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罗涛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罗涛

(国网安徽省电力安庆供电公司 安徽安庆 246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些新的技术正逐步应用到国家电网的发展建设中去,特别是变电检修技术在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我国电网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阐述我国目前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现状,并结合变电检修技术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和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具体措施,以供供电单位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发展现状;对策

1、我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研究

1.1电网发展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关系

在电网建设发展初期,受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只能采取非常被动的事后检修模式,即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之后,再安排维护人员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模式效率低、成本高,使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可预见性的隐患。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技术、管理手段、思想方法也逐渐应用到电力行业中,状态检修模式便是其一。可以说,对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基本手段。

1.2状态检修概念及特点

状态检修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检修方式,通过对变电设备的历史运行参数和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现状做出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价,并对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为制定出详细的定期、不定期的检修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状态检修主要包括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变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处理两个方面。其中,故障诊断是变电设备检修技术的核心,通常采用的诊断方法有综合诊断法和比较诊断法两种。综合诊断法即对收集到的整个变电系统的数据参数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预先建立好的数据库进行参数的运算对比,从而得到一个能够衡量变电系统运行状况的结果;比较诊断法则是借助先进的诊断技术,诸如噪音诊断、射线诊断等,将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历史结果相对比,进而得出结论。两种诊断方式各有利弊,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还要依据电力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

2、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2.1状态监测技术

电力企业需要时刻防范电力系统的突发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状态监测技术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状态监测技术的主要方法是在线监测技术,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系统来对变电设备的信息管理、分散控制等系统进行全程监测,将设备现实运行的参数与参考参数进行对照,从而发现是否存在异常,达到监控的目的。除了在线监测之外,定期解体也是状态监测的主要方法。具体是指在变电设备停止使用的状态下将其解体,将设备拆卸之后检查零部件的状态,找到异常的原因并解决。

2.2状态预测技术

状态预测技术所指的是在变电设备发生异常之前,根据设备既往的运行状态,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对设备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报,设置合理的报警阈值,从而达到状态预测的效果。

2.3故障诊断技术

综合法和比较法是故障诊断中应用较多的两种方法,在电力系统故障的诊断中,多采用综合法进行诊断,采集相关的数据,实时了解变压器的绝缘状态、运行温度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负荷状况,收集设备开关检测数据和离线数据、系统传输数据、各个节点的运行数据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判断整体运行状态,初步判断之后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现有的认证系统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故障的位置和范围等。比较诊断法的原理在于通过振动、射线等诊断方式获得数据结果,将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说明设备出现运行异常,及时排除故障或进行维修与更换。不同的变电设备诊断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机电设备等通过人工神经互联网诊断系统开展,而变电设备则一般利用智能系统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检修技术结构

变电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包含感知层、应用层以及网络层。在检修期间,对设备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状态检修技术感知设备的结构信息,将传感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即感知层的主要工作;应用层可通过传感器以及监测装置获得相关数据,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价后编制检修对策。例如振动传感装置属于一次侧或者二次侧传感器,此时环境不稳定可能导致外部接线振动继而发生引线振动,应用层能够结合其他设备的振动状态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网络层的构成部分包括光端、光缆等,实现分级控制,由于不同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方法有所差异,故而主站可以对多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处理,网络层的功能包含数据的存储和提取等,在变电设备检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若操作的环境不稳定,那么设备的外部接线可能出现松动现象,进而导致变电设备的传感器作用丧失,此时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振动状况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和故障;第二,配合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设备获得变电设备检修必要数据,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获得相应的检修对策。若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大,传感器的作用也会受到较大的干扰,需要反复进行取值和比较,有时候还需选择多个传感器进行比较,防止使用同一种传感器法治结果发生偏差。而技术人员则需结合人工神经互联网智能体系等诊断,并结合历史参数对比,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结果。

3、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对策

3.1深化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认识

对变电设备进行状态维修的程序较为复杂,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熟悉每一种变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从而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设备的问题。这就需要全体工作人员提高对于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认识,如果检修人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或者经验,而是通过延长检修周期减少机械故障工作时间,从表面上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电力系统输送安全性,但实际上违背了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长时间不检修,将无法发现潜在的问题,最终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单位应当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技术锻炼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做好思想教育,强化检修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强调检修技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要结合电力企业的管理现状制定健全的制度,强化监管工作。

3.2收集变电设备的信息

变电设备的信息收集包括运行前和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运行前的数据主要包括设备的基础信息,例如机型、运行参数、出厂参数和指标等,为日常检修工作提供基础的数据指导。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即使用在线检测技术了解各项信息,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的同时分析安全隐患。

3.3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准则

检修准则是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尤其是在遇到检修问题之后,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科学检修。对现有的检修准则和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注意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对变电设备检测手段进行革新。采取合理的培训,就设备检修准则的内容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正确引导员工安全作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确保整个检修过程认真、严谨,提高工作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发展良好,但不乏有缺漏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电力单位要高度重视起来,切实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以用电用户的利益为企业盈利的终极目标,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肩负起国家电网健康、良好发展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成林,王克英.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与展望[J].供用电,2006,06:1-3+18.

[2]杜伟伟.当前我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57.

[3]丁柏林.变电设备检修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安徽电力,2007,02:60-63.

论文作者:罗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罗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