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耀的“苏州攻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州论文,攻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2月,当李耀与施振荣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在苏州共同揭开明基集团的新LOGO---Benq的时候,有人发现李耀的脸上瞬间闪现出了"怪异"表情。让人说不清是得偿所愿开始品牌经营的兴奋,还是彻底"单飞"后面对不确定未来的敬畏。
11年前,作为宏电脑(Acer)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职业经理人,并且参与了宏PC的规划以及战略发展的李耀,毅然抛开了在宏发展的阳关道,选择了当时还是宏配套工厂之一的明基。而今天这个配套厂,已经成为了营业收入260多亿元人民币,产品线涵盖了通信、输入存储元件、影像以及视讯设备等6大领域的明基集团,这让李耀自然也带上了几分神奇。
今天在台湾业界,李耀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战略家。11年来他一直在带领明基走着不一样的道路:刚接掌明基就顶着内外阻力把明基从宏所属的外围制造厂转型为计算机配件制造商;7年前在台商中第一个跑到苏州这个小城市设厂;1995年投入巨资进入手机生产时被别人批评"脑袋有问题"……这些当年非常前瞻性的战略选择,现在都已经开花结果。在台湾业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时,就看李耀的。
而李耀也确实有着自己环环相扣的宏伟计划,或许这个计划很快就会在台资企业中带动一波新的浪潮。李耀应该不仅仅是"发现苏州"的哥伦布,恐怕还会成为台资企业实施"苏州攻略"的领头人。
"发现苏州"的背后
李耀是一个个性执著,还有点"独断专行"的人。做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是他的座右铭。据说他最看重的就是效率和带来效率的果断,甚至每次打高尔夫球的时候都从来不像职业选手那样"瞄来瞄去"。选择苏州恐怕也是李耀这种性格的体现。1993年准备在苏州建立生产基地的时候,不仅仅企业内外没有什么支持者,甚至当时连苏州市政府都还在犹豫是不是要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园区。
在所有非大陆投资中,台资似乎永远是风向标。近20年来,每当大陆经济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同文同种的台资必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人说,台资在大陆的发展轨迹就是一部外资进入大陆的编年史,特别是在地缘经济的发展上,台资更是有着极强的阶段性。
在80年代的时候,绝大部分第一代外资进入中国都是通过贸易形式进来的。这主要是由于外资担心当时的国家风险。那时候的中外合资企业,并不是公司化意义上的外资,而是一种契约化的外资合作,换句话说都是临时的。于是第一次进入中国的外资,绝大部分都是以做贸易为主的。而贸易的大规模开展,直接导致了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口岸城市通过建立物流系统迅速发达起来。
第二代外资是随着第一代外资稳定以后,出于获得更大利益的考虑而汹涌而来的。在这个阶段中,台商无疑是最中坚的力量。靠OEM发家的台资看到了大陆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开始大规模地把零配件制造业搬到祖国大陆来,这样就形成了以东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制造中心。像台达这样早期就来到大陆的台资企业,大幅度的制造成本下降让其竞争力变得很强。
但是无论是第一代还第二代,它的主要资金来源、核心技术,以及管理人员都是来自本部,并没有真正的本地化。而到了1996年以后,第三代外资(当然首先是台资)逐渐出现。他们的兴奋点从单纯的成本下降转移到了高速发展的中国大陆市场,甚至也开始把触角伸入到中国金融市场,希望在大陆融资,在大陆贷款,在大陆发债券、发股票。显然,当第三代投资者把目标定位为进入大陆主流市场的时候,从制造、技术、管理直到资金的本地化已经不可回避。这个时候,拥有极大市场纵深并且拥有金融中心---上海---的长江三角洲当然迅速成为了热点。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李耀选择苏州是由于喜欢那里的民风和环境,不过更有可能的是李耀在嗅觉最灵敏的台商中第一个看到了长江三角洲的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了第三代投资者中的领跑者。
李耀曾经表示:国际大企业进入中国,必然首先进入作为国际大城市的上海。而在产业链条化明显的今天,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也必然希望到上海去,于是苏州、昆山必然会成为中小企业进入大上海的"后门"。事实证明,对明基到今天也仍然占很大比重的OEM业务来说,选择苏州的确是明智的。
更重要的是,李耀在1993年的时候就已经把大陆市场看作了自己未来的立命之本。在他的头脑中,选择苏州建厂并不是出于当时台商流行的"成本下降"原则,而是在寻找一个真正的战略基地。在他的"苏州攻略"的第二步中,明基将通过这样一个基地来实现其在大陆的本地化,然后再依托大陆这个根据地实现他长久以来的世界级品牌梦想。"开放的、巨大的和高度膨胀的大陆市场让原本没有本土市场依托的台湾企业,有了一个难得的建立世界级品牌的机会。"李耀曾经这样说道。
今天,苏州(含昆山、吴江等地在内)已经吸引了江苏2/3的台资,其中投资额1亿美元的企业比比皆是,仅是苏州工业园区就有73家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落户。显然,苏州等地正在逐渐变成上海的制造基地,而上海作为为周边地区服务的营销体系核心以及强大的投融资平台已经被看好将要超过香港。
7年前李耀是不是清晰地看到了今天这个局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李耀很自信地说:"我相信我是台资企业最早认定了祖国大陆在未来世界经济中领导地位那批人中的一个。"而与此同时,李耀的"苏州攻略"也马不停蹄地进入了第二章。
海阔天空
如果你问李耀事业的目标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是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知名品牌。也许是施振荣对建立Acer这个品牌的执著在最开始就深深影响了李耀,就算是靠代工发了家,多年来李耀对跳出单纯的制造、进行品牌经营一直割舍不下。实际上,明基在多年前就曾经自创品牌---VUEGO来经营监视器、键盘等外围产品。出于种种原因,在3年前该品牌即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然而李耀一直认为,包括明基在内,台湾的信息产业过去一直以制造为导向,但是未来的产业格局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将让台湾厂商必须要走向经营品牌的路线。如果说台湾IT企业的群体特征与台湾没有市场纵深有直接关系,那么在今天不少已经根据地域特点,通过大制造完成原始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台湾企业已经到了一个成长的临界点。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该会有企业有机会从产业后台走到产业的前台,通过品牌经营实现继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大陆后一次质的改变---从成本下降到利润率的提升。
近年来,Sony通过娱乐来整合和包装IT的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相比较之下,拥有几乎同样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其他日本厂商在利润率上却"惨不忍睹"。这恐怕也就是李耀害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远景"。
台湾地区的IT企业原本已经很国际化了,只不过"肉"都长在了制造上,而没有长在营销、品牌这种可以营造大市场的领域上。多年来台湾很少有厂家想自己创品牌,认为这样太辛苦。就算广达这种全世界笔记本电脑生产第一名的企业,虽然全世界前10个品牌有9个是它代工生产的,但是前几年尝试打品牌,也只是迈了"半步"就缩了回来。
李耀想要自己做品牌,当然会盘算自己有多大的成功机会。从传统上来看,Acer是以制造见长,但多年来认真经营品牌,国际化行销能力、国际化品牌管理能力已经变成了Acer的核心竞争力,制造反而变成了基本功。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趋势下,企业的行销、品牌管理、国际化能力的高低,在决定胜负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多年来明基通过Acer渠道进行的全球化销售,让明基在这方面也拥有了深厚的积累。至少与国内众多IT企业比,明基在上述这些方面是具备优势的。
至于在技术上,虽然与国际大企业还有差距,但是明基这些年来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移动通信方面的持续投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相比之下,一直最让李耀着急的就是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根据地的市场。当年他已经亲眼目睹了Acer由于没有一个这样的基地,曾经走得多么艰难。显然,这个时候苏州对于明基的意义就变得非同寻常。因为明基不仅仅把苏州作为重要的制造基地,同时还把行销总部也放在了那里。一个非常贴近市场的世界级制造基地,一下子让李耀有了一个"海阔天空"的施展空间。
1993年李耀到苏州设厂的时候,恐怕谁也看不出苏州与他的思考"如何经营全球市场"有多大联系。然而到了2001年,苏州明基,在大陆已经拥有了1500个行销据点,同时,明基在大陆经营品牌产品近两年成果卓著,虽然产品上挂的还是Acer4个字母,但是见诸宣传材料和广告上的则是斗大的"明基"二字,而在几项外围产品,如液晶显示器、光驱上,明基都赢得大陆市场前3名的成绩。
作为开发大陆市场相当早的计算机外设大厂,明基上半年的营收比重中,大陆已经占到了33%。而由于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相当大,未来大陆方面的收入比重将很有可能迅速超越台湾地区的比重。
更重要的是苏州明基旗下的几个厂,几乎都各有其擅长,已经有能力针对不同市场的客户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已经拥有了200多人的技术研发队伍。这时候,大陆显然已经成了未来明基研发与市场营销的重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李耀一个月最少要飞一次苏州。在到祖国大陆发展的台商中,你大概找不到这么常去大陆市场视察的大老板。
实际上,与其说是李耀对建立自有品牌的执著让他发现了苏州,还不如说是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危机意识牵引着他把企业重心移植到大陆。李耀很早就预估,由于全球劳动力密集产业持续向低工资地区移动,台湾未来只能做制造业中的服务部分,因此,长期来看,明基集团的大陆产值占集团的营运比重将直接决定企业的未来。
此外,由于大陆市场潜在的商业机会,今后必然对全球投资形成强大的引力效应,特别是对其他亚洲经济体造成资金排挤,将使这些经济体成长趋缓。因此,他认为,台湾IT企业在大陆的布局,将是自身产业升级和全球化过程成败的关键。
2001年10月3日,李耀向媒体发布,依宏集团董事长施振荣的规划,为了让宏集团中的3个顶梁柱---宏、明基、纬创各自有独立的发挥空间,宏大举降低对明基的持股比重,计划由31.7%降至19.5%,透过宏策略性降低持股,让明基运作未来更趋独立。实际上,过去宏不仅是明基最大法人股东,宏对明基的发展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地位,甚至可以说是足以左右或掌控明基的未来发展,此次宏决定策略性降低持股,显然给了明基一个更为独立的运作空间。当李耀用7年时间把苏州变成了自己坚实的根据地之后,他终于要开始动手打造自己的全球品牌了。
2001年12月,明基终于推出了自己新的品牌---Benq,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提供可以"享受科技"的电子消费品厂商。开始与Sony和三星第一次在品牌经营上进行交锋。
与此同时,明基正在逐步将专业制造和专业行销完全分开,以避免品牌经营后对OEM的影响。李耀说:"你可以把明基看成两个大公司,一个是专业制造,一个是专业行销。行销部分在未来甚至有可能销售别人的产品。"看来李耀很清楚自己的技术实力还无法与国际大企业进行正面交锋。他正在一边继续自己还在赚钱的制造生意,同时还没有忘记提前在大陆甚至全球编织自己的销售体系---一个其他中国企业还不具备的战略资源。
而在经营自有品牌方面,李耀也有自己的王牌---通讯。明基今天已经是台湾最大的手机生产厂商,在大陆也一直是在为其他厂商做OEM。不过,明基争取了许久的生产自有品牌手机的"准生证"今年很有可能到手。这样一来,明基希望通过无线技术建立自己的核心产品群的计划将很快付诸实施。另外,已经花费巨资、历时6年全力发展通讯上下游事业的明基,也将透过公司内的网络系统事业本部、自己的通讯组件生产商"达方",以及进行3G机站研发制造的"达宙",来参与中国电信营运商局端设备的提供,积极参与中国第三代移动电话标准TDS-CDMA的制定工作。
应该说,没有在苏州7年的本地化,李耀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王牌。
李耀的"苏州攻略"也许就是未来几年中外资在中国内地投资模式的主流。在单一贸易---低成本生产---争取本地市场---寻求全方位本地化---成为企业全球中心这几个层次上,明基也许是走得最快的。不过,在它的身后已经有了一大批跃跃欲试的后来者。
如果说李耀的"苏州攻略"已经渐入佳境,那么外资的"苏州攻略"恐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