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200例于我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阳性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组内相比较,P<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自我保健、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精神状态及生活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满意度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健康意识,获得患者好评。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临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85-02
据WHO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达3.33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患者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为顺应国际潮流,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多种健康教育模式,推进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发展[2]。目前国内外尚无糖尿病统一健康教育模式,且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尚存部分问题,如缺乏对患者需求的评估和教育缺乏针对性等,从而致效果不理想,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的职责是帮助患者意识到期内在潜在力量,协助患者向更高层次意识扩展。我院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200例于我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6个月且正在接受治疗、年龄18~70岁、意识清楚且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表达流利、性别不限。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认知障碍、年龄≥70岁或<18岁、精神疾病。观察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1~69岁,平均为(56.8±4.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及中专58例、大专及以上17例。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0~68岁,平均为(57.1±4.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及中专60例、大专及以上16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和性别及年龄相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做好入院宣教,加强糖尿病知识讲解和宣传,如在走廊等处张贴糖尿病知识宣传画册,做好安全教育和用药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等。观察组于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成立健康教育团队,成员为科室护士长1名、2名主治医师、2名专科护士组成,均具有5年以上糖尿病治疗经验。建立微信群,由科室护士长为负责人,医师和专科护士负责编辑和发送消息,并组织患者加入微信群,专科护士指导患者学习和掌握群聊和群视频功能,保证每位患者能熟练使用。制订健康教育方案。实施前,组织患者集体测量血糖,并发放个人健康教育计划表,指导患者于课后进行相应勾选,并说出未选课的原因,及时了解并给予督导,确保所有患者能进行系统化、完整的健康教育。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授课,每周2课时,于周六上午9:00~11:00开展,家属可陪同,护理人员积极与家属沟通以取得其配合。课程结束后,由患者在计划表中勾选,并积极在群里发言讨论,主治医师负责在群里答疑。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完成,主要内容: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疾病管理3个维度,10个条目,分别以1~3分表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9,得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该量由医院自制,包含焦虑、抑郁两个亚量表,各7个条目,以8分为判断点,阳性:可疑或存在症状者,≥8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于干预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意识指数和满意度;健康意识采用医院自制量表完成,内容:自我保健、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精神状态及生活技能,每个维度分5个条目,每个条目有7个选项,分别以0~6分表示,得分越高说明健康意识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为(20.55±1.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6.96±1.05)分,P<0.05;两组干预后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
2.2 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阳性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组内相比较,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阳性情况比较
3.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院自实施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实施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与其他健康教育应用单纯集体授课模式不同,后者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健康知识,降低学习效率[3]。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抓住患者意识为干预重点,实施前通过访谈来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预,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干预,更好的改善患者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常规健康教育多数为机械般执行医嘱和完成任务,患者被动接受教育,效果不理想。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则组织患者在群里发言讨论,提高大家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助于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知识转化,做到因材施教[3]。
综上所述,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谭玉婷,黄颖,罗志娟,等.思维导图用于0级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6,31(11):92-95.
[2]崔建蓉.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3):4197-4199.
[3]戴莉敏,马慧,崔庆庆,等.表格式健康教育记录单在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1):50-55.
论文作者:韦金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健康教育论文; 患者论文; 意识论文; 模式论文; 健康论文; 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