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吴家园小学 730030
本人是一名教龄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师,经历了几次的课堂教学改革,回想起传统的数学课,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教法较单一,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参与的比较少,既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学习过程枯燥无味。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几乎是每个学校都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近年来各校有了班班通,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了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彩的导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更多的体现了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当然不是说每堂数学课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下面就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见解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那些学生感觉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加之音响、动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以往的我们的数学课堂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说教式的教学,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有多媒体的动画,声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如在这学期我的教学中,教学射线具有可以无限延伸这一特点时,由于在我们身边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所以,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理解不透。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在设计多媒体时,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形成一条彩线,线越来越长,逐渐延伸。我一边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伸下去,线将无止境地延长。”通过演示,学生脑海里出现了“无限长”的情景,学生对“无限长”一词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拓展时空,发展学生能力。
多媒体网络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如:让学生亲自到网上查阅有关数学资料,这样既增长知识,又使学生兴趣盎然,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的作用,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在学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先天不足,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长期下去,学生不动脑筋了,不会动脑筋了,不愿动脑筋了,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能害了我们的孩子。因此,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因地制宜,不能追求花俏,应遵循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服务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
论文作者:刘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学生论文; 多媒体教学论文; 多媒体论文; 数学课论文; 有效地论文; 传统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