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研究论文_李兰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研究论文_李兰英

李兰英 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山东 博兴 256500

【摘要】模型与模型建构方法在研究生命科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模型的构建与学习,是学习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相比其他学习研究方法更加简单有效,且从经济方面分析,更加经济“实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具有广阔应用价值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教育者与学生共同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33-02

引言:在科研教育领域,科学思维是一种重要思维方法,而模型构建就是其中一种。对复杂问题进行简化概括描述,这种描述有定性和定量两种表现形式。近年来,模型构建逐渐被重视,成为考试的重点考察对象。高中生物模型构建,目的是让学生系统直观的理解问题,领悟前人研究问题的经验,培养他们动手能力。

1、生物模型构建的优势

1.1模型的建构能够对知识系统进行直观的表述

模型的建构方式有很多种,高中生物课本上多采用的树形建模。将关键词经过分类排列在模型中,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记忆知识。定义的描述可能对于问题的描述更加详细,但是不少学生会感觉生涩难懂,成为学习方面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对此,部分学者会认为:如果借助模型向学生介绍概念类的知识点,极有可能因为模型上简单几个词对于事物描述不准确,从而改变原意。我们可以先采用模型教育,让学生一目了然,在明白大体含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记忆定义,这就方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的必修一中,在学习细胞这节知识的时候,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为个体服务。细胞各结构的介绍如果只是通过文本描述,部分学生立体感不强,很难想象细胞具体构型,它们如何排布,将会使学生困惑不解,甚是是影响后面的学习(比如蛋白质的形成,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的关系)。借助模型,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细胞的不同构造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区别。知识点多、杂、碎,学生在理解记忆上有困难。而试想一下,学生采用建立树状图的方法,把关键词列在主干上,自己回忆对于该知识的理解,即是对与知识的整理又是对于知识的简单复习。

1.2模型的建构能够将系统的本质进行把握

生物学就是对一个生命进行相关的研究,研究它的生存的条件、生活的状态、繁殖的方法、繁殖的规律、死亡的时间、死亡的条件、生命的转化等过程。但在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初中生物大多数是对于植物动物的研究,而高中生物比较抽象。

以人教版必修三神经体液调节为例,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对于该过程能够系统性的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模型的建构能够将知识之间进行联系

建立模型的方式在划分模型建构的时候,能够很准确地指向每一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够用转化的方式将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理顺。当学生描述出整个模型建构的指向图的时候,学生可以轻松联系各知识的关联性。

以人教版必修一从细胞到生态系统构建为例,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个体……最后构成生态系统。

模型构建的构成可以是一个链条,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想到细胞就会有连锁反应,随后想到生态系统。

2、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实践

以制作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例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DAN体验感悟沃森和克里克模型构建的过程,深刻记忆DAN的组成单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第一:分析DNA分子组成单位,合理选择组成材料。

第二:动手实践,根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的模型构建,组建模型。

第三:分组分析讨论,探讨DNA的构建,交流、讨论实践经验,为以后学习做准备。

3.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设计模型

3.1概念模型类

概念模型是概念含义之间的联系。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生物定义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情况是采用集合的形式、用树状图或知识链条呈现给学生。概念模型主要有独立关系、从属关系,使杂碎的概念统一起来。

3.2物理模型类

物理模型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型或者是客观现实的形象显示。有形态结构模型和过程结构模型两类。还是借助于必修一细胞结构来说,利用色彩、图像来反应生物结构构型和生命过程。物理模型往往是大量生物知识信息的高度浓缩概括。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优势,合理选择模型类型,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分析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能够发现一种设题趋势——出题者越来越侧重对模型的考察。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要求的提高,更是对从事生物教育者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生物教学研究中建立模型,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优势很大的。对于老师,可以简便的把知识分析讲解给学生,方便备课;对于学生,提高了主观能动性,成功吸引了学生兴趣;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预习,模型构建比枯燥乏味的定义概念,更利于学生的理解。生物模型成功的使教师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填喂鸭”,而是独立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刘琴.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改实践,2014(5):230-231.

[2]赵俊霞,孙盼盼.关于高中生物复习中模型建构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7):96.

论文作者:李兰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研究论文_李兰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