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对策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论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政策论文,经济效益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合理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合理的产业政策会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经历了由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到妨碍经济效益提高,再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过程。目前产业政策的导向仍不合理,制约着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为此,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正确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战略产业政策体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现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确保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经济效益 战略产业政策体系 专项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相并列,被称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三大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甚少,经济决策部门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中很少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致使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导向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拟就产业政策影响经济效益的一般理论及我国的实践与对策,谈点看法。

一、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产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调整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引导经济运行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国家对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进行干预、调控、引导的各项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考察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

(一)产业结构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产业结构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而制定的处理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政策,它是调整产业之间资源配置的行为规则。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是调整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资源配置过程的干预来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不足及失误,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以下积极促进作用:

1.通过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能带来最佳的产业结构效益。具体表现为:在供求关系的剧烈变化中,有实现供给与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平衡的应变能力和转换能力;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有适时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适应能力。只有产业结构合理化才能适应客观需求的变化,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2.通过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依次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标志着代表现代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的比重增大,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生产要素的重组,使产业系统内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推动经济不断增长,效益不断提高。

3.通过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它具有市场潜力大、技术进步快、生产效率高和产业关联度大的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有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过密环境基准、劳动内容基准等。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主导产业一旦选定,就基本上确定了产业结构模式。国家根据产业结构模式的发展要求,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提高经济效益。第二,主导产业自身具有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功能,如按“生产率上升基准”选择的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快、单位产品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按“产业关联度基准”选择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4.通过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正确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合理化是按目前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它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高度化是按发展趋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合理化是实现高度化的基础,而高度化的实现又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二者相辅相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既能取得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能保证未来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是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还经常有另外一种情况出现,即由于产业结构政策不合理,会妨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妨碍主导产业的成长,不利于正确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产业组织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产业组织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而制定的调整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行为准则,它是处理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政策。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规范,以及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产业组织政策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确保经济效益的提高。政府为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产业组织政策弥补市场机制调节的缺陷,对社会公害等外部经济领域进行干预;对具有规模经济的公用事业(如电力、煤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自来水等行业)进行干预,鼓励这些行业实行企业改组合并,扩大投资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2.利用产业组织政策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表现在:通过产业组织政策的引导,鼓励企业之间发展经济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组织大批量生产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横向联合,组织专业集团(公司),合理利用资源。

3.利用产业组织政策推动竞争,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国家利用产业组织政策,取消各种限制,维护和扩大竞争范围;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给予扶持;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重新设计,促进合并、改组和集中,形成规模经济;放宽政府限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外资源,提高本国的经济效益。

当然,如果产业组织政策不合理,也会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我国产业政策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经历了由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到妨碍经济效益提高,再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过程。

1.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产业政策时期(1953~1957年)。

有人说我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是从80年代才开始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实际上,在建国初我国就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目标,力争以重工业为中心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根据这一产业政策,我国在“一五”时期进行了156 个重点项目及其700多个配套项目的建设,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从总体上看, 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基本合理,实施措施比较有力,劳动消耗少,经济效益比较理想。如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业净产值绝对值增长142 亿元,其中靠增加劳动者人数取得13亿元,占9%; 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129亿元,占91%。

2.妨碍经济效益提高的产业政策时期(1958~1980年)。

1958~1980年,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采取了一种妨碍经济效益提高的产业政策。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单纯追求产量和速度,靠增加物质消耗和劳动者人数来发展经济,使经济效益下降。如从净产值同劳动者人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看,1962年与1957年相比,靠增加劳动者人数形成的工业净产值增长了107亿元,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工业净产值减少61 亿元,工业净产值绝对值实际只增长了46亿元。以后的情况更糟,仅1975年因劳动生产率下降就减少净产值108亿元。从物质消耗看,1981 年同1952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加了7.8倍,而国民收入只增加了4.3倍,其中1958年至1980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低于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1980年与1957年相比,国民收入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58%下降到43.6%,而物耗由42%上升到56.4%,每百元国民收入的物耗由72元增加到129元,增长了79.2%。

其次,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使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一方面重工业超常发展,如重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1952年为12.2%,1957年为19.7%,而1965年上升到25.2%,1975年上升到32.5%。另一方面,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忽视对农业的技术改造,致使其经济效益下降。如每个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净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一五”时期为1.9%, “二五”时期为-7.5%,“三五”时期为-0.5%,1953~1981年平均为0.4 %,远远低于“一五”时期。

再次,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忽视企业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高度集中,使企业无自主权;大、中、小型企业比例失调,中小企业比重大,大型企业寥寥无几,规模经济效益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体系,使企业负担加重。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导致了企业素质低下,经济效益不佳。据联合国1980年统计,国外企业每实现1 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折合标准煤),日本为3.92吨,美国为9.02吨,印度为10.2吨,我国却高达21.12吨,高出日本4倍多。

从总体上看,建国以来除“一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经济效益较好外,其余年份我国的经济效益都不理想。就反映综合经济效益状况的全要素生产率来看,改革前的26年间仅平均递增0.4%, 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经济效益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7%, 不仅与发达国家50%左右的贡献率相差甚远,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30%左右的平均水平。

3.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政策时期(1981年至今)。

80年代以来,我国确定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政策。根据新的产业结构政策,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整,加快了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上升为1994年的33%。在产业组织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注意培育市场体系,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与联合;调整企业规模结构,发展企业集团;改革企业组织体系,减轻企业负担。具体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开创阶段(1981~1987年):其特点是运用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当时,随着农村改革的起步,计划机制开始向市场机制转化,传统的产业政策受到了挑战,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主要问题。为此,经济部门开始制定新的产业结构政策,并用来调整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取得了一些成绩。如重工业产值在整个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5年的32.5%,下降到1981年的27.8%,1985年的26.7%。

初步形成阶段(1988~1992年):其特点是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并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在此期间出现的两件大事直接推动了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与实施。一是1988年国务院授权国家计委成立了产业政策司,统一组织全国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二是1989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从生产、投资、技改、外贸等四个方面明确了国家支持和限制的产业;提出利用差别利率、差别利率、优先贷款、行政手段等10个产业政策手段发展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上述两件事标志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如1989年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百元产值利税达到了22.86元,百元产值利润达9.58元,百元销售利税达15.97元,百元销售税金达9.28元,百元销售利润达6.69元;其中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上述指标分别达到26.25元,12.54元,20.35元,10.63元,9.72元。

力争上档次阶段(从1992年开始):重点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现代化。1992年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我国面临复关,要求同国际经济惯例接轨;二是企业改革步伐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三是经过13年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我国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与力量,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这种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针对我国产业政策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还很不完善的实际,有关部门提出了产业结构上档次的任务,力争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现代化。高度化是指我国产业结构政策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现代化是指通过产业组织政策的引导,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企业微观基础的重塑,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但是,由于时间短等原因,这个阶段的收效不很理想。

总之,1980年以来,由于采取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政策,我国的经济效益逐渐有所好转。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宏观经济管理》1995年第3期。

(二)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采取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政策,我国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产业政策的合理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时间短,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产业政策仍不完善,远未达到合理化的程度,因而对经济效益提高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效益仍不理想,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大。具体情况见下表:

年 份1980 1983 1984 1985 1990 1992 1994

亏损面(%)

19.2 12.8 10.2 9.6

27.6 23.4 30.4

亏损额(亿元)34.3 32.1 26.6 324

348.8 369.3 452.6

资料来源:《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第133页。

我们认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仍不合理的产业政策,不但对经济效益提高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制约了我国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因产业结构政策导向不合理和产业组织政策导向不合理对经济效益提高的制约方面。

1.产业结构政策导向不合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首先,对农业的基础作用导向不突出,影响了农业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农业,但没能把农业放在基础产业的地位,没能处理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特别是重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技术改造和应有的服务,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技术基础仍然薄弱,致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一是粮食生产与需求缺口每年以1500万吨的速度增大,预计到2000年将扩大到1亿吨;二是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微弱; 三是国家调控乏力,耕地以年均1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四是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不力,加之农产品价格低,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积累及再投入。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发展滞后,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其次,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乏力,结构严重失衡,突出表现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从能源工业看,一方面能源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为14.1%, 1984年为10.9%,1988年以后下降到9%;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家用电器、电话、煤气灶的普遍使用,使生产和居民生活用能逐年增大。因此,能源供应紧张,生产与生活争夺能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原材料工业看,既存在总量供不应求的问题,又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一方面急需用的钢材品种严重短缺,每年需进口2000万吨;另一方面因质量、规格不合要求而积压的钢材已达2100万吨。从制造业来看,一方面是一般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达23%;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约短缺30%左右。

最后,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不够, 使其处于严重的滞后状态。1980~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处于23%~30%之间,而同期美国处于65.5%~71.3%之间,日本处于60.1 %~62.8%之间,其他发达国家大都在55%~65%之间。交通运输业不仅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偏低,而且呈下降趋势,1952年为3.5%,1989 年下降为2.9%,目前仍不足3%。交通运输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产业组织政策导向不合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首先,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长期积压与严重短缺并存。如钢材中粗加工产品过剩,而深加工、精加工产品不足;服装中质量差、低劣品多,而优质名牌少;电子产品中不合格的多,高质量的少。

其次,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化,原材料浪费严重。自1985年推行地方财政包干以来,各地区竞相发展短期利润高的产品,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使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化。其结果是,在国内市场上争原料、争能源、争市场,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出口产品“撞车”现象严重,各企业之间竞相降价,自己人打自己人,互相抵销力量,给国家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再次,缺乏分工基础上的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分散化和小型化严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如我国年生产的汽车总量还不及国外一家大公司的年产量,但却有120多家汽车制造厂,600多家汽车配件厂。年产量上10万辆的仅有一汽和二汽,其余都是小厂, 年产不足1000 辆的有100家左右。企业生产规模小,专业化协作差,经济效益必然低。

最后,企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其问题是:技术设备严重老化的企业多于技术设备先进的企业;缺乏自主权与创新能力的国有企业多于具有灵活多样经营机制的企业;中小企业比重大,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少;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难以实行破产制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整体素质低,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我国产业政策的现状

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为中心,形成了90年代中期的产业政策。具体情况如下:

1.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已经确定。主要内容有:第一,稳定农业。从中国国情出发,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引导人们重视农业,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充实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通过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使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解决“瓶颈”问题,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提供条件,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扶持支柱产业。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把机电、汽车、石化、建筑作为四大支柱产业,通过国家扶持政策来振兴这四大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第四,调整贸易结构。根据对未来若干年我国国际收支可能失衡的预测,国家制定了同国际市场接轨、调整贸易结构的产业政策,以改善国际贸易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2.专项产业政策基本制定。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已制定了汽车、电子、建筑、钢铁、石化工业及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等一系列专项产业政策。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制定的汽车工业发展的专项产业政策是:第一,限制汽车工业盲目设厂铺点,避免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第二,引导汽车工业联合协作,优化组合,扩大规模;第三,建立一个少厂点、高质量、大批量的汽车生产体系,降低生产成本;第四,引进国外汽车生产的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工作制度正在完善。产业政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定与实施的制度是否完善。为此,我国正在研究如何在产业政策领域形成完善的工作制度。其重点是:(1 )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实施的相互协调制度;(2)产业政策的决策民主化、 科学化制度;(3)专项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审批制度;(4 )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相互配套制度。

三、制定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规划,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现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制定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一)制定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应当遵循的原则

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应该是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供给,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产业政策。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与我国社会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相协调。目前我国社会消费需求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这将会引起消费资料需求结构及与此相关的生产资料需求结构的变化,并进而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预测到这一变化,考虑到小康型生活需求的产业结构,以超前的眼光主动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避免因产品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2.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商品化的进程;调整采掘、能源、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缓解能源不足的矛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科技教育,改变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的“瓶颈”状况,发挥科技优势,扭转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协调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按照客观规律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产业结构运行体系。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市场机制在我国已开始发挥作用,并将会成为最基本的调节机制。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产业政策目标。

4.与技术发展趋势相一致。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行。只有按照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调整,才能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彻底改变粗放型增长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产业政策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世界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在最新技术基础上,走集约型增长的道路,提高经济效益。

5.与国际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相衔接。应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作为制定产业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搞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衔接。

(二)制定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产业政策体系

战略产业政策体系是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制定的一系列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主导产业政策、重点产业政策和先导产业政策。

1.关于主导产业政策的选择。主导产业是指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并决定着未来产业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的产业。根据选择主导产业的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关联度基准等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当选择机械、冶金、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为主导产业。理由是:第一,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抓住了这些产业就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二,我国社会消费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对汽车、建筑、化工等产品产生极大的需求,这些产业将会有大的发展。今后应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上述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使之与基础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提高经济效益。

2.关于重点产业政策的选择。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并急需发展的产业。根据我国的实际,应把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重要原材料工业及轻工业作为我国的重点产业予以发展。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又比较薄弱,严重制约着与此相关的产业发展。只有农业迅速实现现代化,才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第二,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以及重要原材料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今后在确定产业政策时应把它们作为重点产业给予扶持,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第三,轻工业虽不具有战略产业的地位,但发展很不充分。今后随着大多数家庭小康生活的实现,人们的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多样化,轻工业会有大的发展;而且纺织、工艺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作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格局,在近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今后,应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使轻工业向深加工、高档次、高质量方向发展。

3.关于先导产业政策的选择。先导产业是指在短期内还不成熟,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从中长期看将会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考虑到电子工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部门并代表着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我国应将它作为先导产业来抓。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加强对电子工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电子工业向其他部门的渗透度,推动其他部门的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三)积极推进我国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

为了保证我国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当前应采取以下积极有效的措施:

1.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新的特征:一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要素市场的发展,企业间生产要素的无偿调拨转变为有偿调拨;二是投资体制的改革使企业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得资金;三是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因此,在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第一,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企业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施的。因此,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间竞争。对有些企业可通过股份制改造进行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对有些企业可以实行破产,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第二,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优化部门结构。与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相配套,国家应采取措施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产权市场,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公平竞争的政策和法律,优化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环境。利用平均利润率规律,放手让部门之间展开竞争,通过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产存量的调整,优化部门结构。

2.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体系不合理,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因此,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战略产业政策体系有一定的困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通过税收、利率、信贷、价格等各种经济参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保护主导产业,支持重点产业,扶持先导产业,限制长线产业。目前加强宏观调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把注意力集中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产业政策体系上来;(2)通过法律手段理顺和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敏度;(3)严格税收政策,完善投资政策,增强国家财政实力;(4)加速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调控手段,增加国家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能力;(5)加强经济立法,实行企业破产制度, 运用法律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要以技术进步为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产业政策对技术进步重视不够,使技术贡献率低。1952~1982年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仅为27.8%,而发达国家则为50%~80%。技术水平低导致了高消耗的局面,如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耗能是法国的5倍,日本的4.4倍,美国的2.1倍。因此, 在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体系时,必须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通过全面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把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

4.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要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以粗放型为主的。我国现有工业窑炉40多万台(座),数量多,消耗高,效益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窑炉能耗高出40%~50%,而热效率低35%~40%。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基础,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以技术进步为龙头,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道路,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产业组织政策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原则,并相应在投资、项目管理、折旧、信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协调各种政策;二是通过财政、金融、产业三大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套,造成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政策环境;三是在产权制度、市场体系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鼓励集约型增长的市场机制。

5.战略产业政策体系的实施要注意把国内产业结构与国际产业结构相衔接。首先,要明确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以确定产业升级的目标、结构转换对策及措施。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效益很差。今后,一方面应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利用科技优势,逐渐提高产业结构的档次。其次,根据国内产业与国际产业接轨的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今后要从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来考虑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不能只从弥补资金、技术不足方面考虑;在政策上,要从产业升级、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改善程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分别确定对外商投资的不同优惠政策。最后,建立与产业结构转换相适应的外贸结构。今后应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并把对外贸易同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联系起来,使外贸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标签:;  ;  ;  ;  ;  ;  ;  ;  ;  ;  

产业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对策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