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机制研究_银行论文

银行利率机制研究_银行论文

银行利率机制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银行利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银行利率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机制的运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根本要求相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率的确定没有体现行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如工业企业,在信贷政策上作了充分体现,而在利率政策上,对国营、集体以及私营企业在产业产品上,目前并未根据合理配置的要求体现出优先扶持和限制的区别;农、工、商及第三产业不分行业利润率的高低,在贷款上享受同一个利率档次,从而造成了行业间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在农业方面,虽然对粮食、油料等流通所需资金占用(如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在利率上体现了一定的区别,但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上并没有得到体现;在工业方面,煤炭业的资金利润率约为2%,石油业的资金利润率约为70%,但贷款利率却一样。如此结果,在负利率和价格体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势必造成企业利息负担苦乐不均,一些特殊行业即便努力提高劳动效率也获利丰厚。这种忽视“行业性、产业性差别”的利率。造成了我国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资金的不合理流动和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二是利率的确定没有体现合理配置市场要求,违背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市场经济要求各个行业和生产单位之间(包括多事业和专业银行这样的特殊企业)通过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运行,实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从而达到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然而,现行利率机制并未体现这一要求。如人民银行1987年组织的对全国10个省(市)976家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表明,1987年全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润只有8.6%,而企业资金利润率为25.37%,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是平均贷款利率的295%。其中:一、二、三类企业分别是410%、167%和29%。经济效益越好,这一比例越高,其发展趋势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上升。由于社会资金的不同组合引起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不同,导致了资金盈利水平的悬殊差别。金融业作为整个社会资金的一个行业,信贷资金作为整个社会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和社会其它行业和企业生产资金一样获得等额利润,无疑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专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倒挂未解决的情况下,问题尤其突出。三是现行利率的确定,没有体现出合理发挥资源资金作用、减少资源和资金浪费的市场经济要求。本来,利率应以其固有的差别弹性体系来制约企业利润,企业视差别弹性的利率水平高低,适度调整投资规模和生产速度。但由于目前利率差别跨度小、弹性不大,既不能引导资金流向,也不能发挥调控经济的作用,反倒促使企业无所顾忌地向政府争项目、向银行争资金。以楼堂馆所贷款为例,调整后的现行利率水平,不分年限一律为10.152%,而五年期的基本建设贷款年利率为9.2%,两者率差不到1%,显然不能起到限制楼堂馆所的作用。其结果是大量成本高、效益差、竞争能力低的项目投资上马,使投资膨胀、资源和资金浪费问题在相当的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二)现行利率机制,违背了市场经济是调节供求的自动机制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利率机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构造和运行,是以计划经济的要求为标准的。其突出的表现是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并不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未能体现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准则——价值规律。目前,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和资金供不应求状况的不同,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但从现实情况看,“一刀切”的存贷款利率,不论银根松紧和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不论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大小和社会的需求程度,利率是一定的。由此,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相反加大了资金结构的失衡和区域性资金供求的矛盾。加之长期以来我国货币发行量大于商品供应量,造成利率既不能起到促进资金的积累、调节资金的供求,使资金在社会范围内合理分配、流动和使用的作用;也不能起到改善和调节社会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结构作用的局面,从而导致我国利率对市场信号反映迟钝,在资金需求猛增、通货膨胀、经济出现困境时,不能迅速通过利率的升降来增加货币回笼,抑制资金需求,达到促进商品生产和稳定经济的目的。

(三)现行利率机制的运行,背离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强制手段要求。现行利率水平低,差别小,不仅没有在企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产生明显的调节效应,反而使企业的利息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小,降低了利率对企业的“动力”和“压力”作用,致使企业日益轻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节约使用资金,却进一步增加了对银行资金的依赖性,导致产品库存的大量积压和结算资金的大量占用,造成更多的资金浪费和更严重的潜在危机。

(四)现行利率机制的运行,违背了市场经济是价值评估客观标准的要求。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也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讲求自身经营效益的好坏,运用利率作为调节信贷资金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杠杆,对企业的经营和产品的生产在资金贷放收回上有所区别,通过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自身经营的效益。然而,由于现行利率机制不能有效调节信贷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导致大量贷款用于支持亏损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垫付财政性支出,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日趋低下。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下降,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大量呆滞沉淀,甚至按期收回利息也难以为继,从而造成相当部分专业银行的基层银行经营亏损的局面。

二、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的客观要求

(一)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是完善市场机制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由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构成的。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货币资金供求双方的利益起着调节作用,从而反映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健全的市场机制使利率调节经济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目标需要借助于利率这个调节手段来实现。所以,利率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基于完善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的。

(二)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是健全中央银行宏观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力度。利率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调节方式,在调节社会供需方面起着较其它经济手段更直接、更敏锐的功效。因此,重新构造利率机制使其高效能地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是当前金融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

(三)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是银行、企业独立化经营的需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提出和实施,迫使银行和企业向具有独立权益、经营自主、盈亏自负的真正企业转化。银行将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同时获取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逐下加强同业竞争,而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率,利率将成为银行选择成本费用最小,资金来源稳定的负债结构,以及确定盈利水平相对提高、风险性最小、流动性较大的资产结构的“调节器”。当银、企双方真正实现企业化经营后,利率才能无差别地影响所有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企业基于本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促使其按时还贷或提前还贷。所有微观经济主体都追求盈利,就会出现一个相互制约和激烈竞争的局面,全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高。

(四)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需要。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利率机制的功效,必须体现出合理发挥配置资金资源作用,减少资金资源的浪费。而现行利率机制由于受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控制,导致资金的不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重新构造利率机制是发挥利率合理配置资源的客观需要。

(五)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是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市场的需要。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国内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在国内间的移动,对本国的国际收入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当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际利率水平时,外国货币就会向国内流动,有利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外资流入过多,国内信贷资金供应量增加,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所以在确定我国利率利率水平时,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因素,便利于国内利率同国际利率水平波动直接挂钩。

三、重新构造银行利率机制的设想

笔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机制应当是一种以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为主而又并非完全意义上自发调节为主而又并非完全意义上自发调节的机制,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为轴心的利率机制。它既能灵活调节货币需求,又能控制货币供给;既具有国家宏观调节的功能,又具有市场自发调节的功能。这种银行利率机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这种重新构造的银行利率机制模式包括以下内容:

(一)改革利率管理体制,放开利率统管,实行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利率体制。利率机制功能作用发挥如何,与利率管理体制高度相关。在我国,由于整个经济管理体制决定了利率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国家控制型,利率变动权不在直接经营金融业务的基层银行,也不在管理国家金融事业的中央银行,而在统管全国全局的国务院。中央银行只享有20%的利率浮动权,专业银行虽然在名义上也享有这种权力,但实际上图有虚名,只有执行的义务。利率虽几经改革,却始终难以跳出固定利率的圈子,利率管理体制仍然处于一种相对僵化的状态。这自然限制了各级银行灵活利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利率管理体制的核心是管理权问题。笔者认为,放开利率统管,实行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利率管理体制,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划分出两个管理层次,即宏观管理层次和微观管理层次。宏观层次管理交中央银行,由中面银行运用再贴现率来控制金融,根据市银根松紧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适时升降,及时调节,引导资金流向,防止需求膨胀和结构失衡。微观层次管理则应由“货币商品”的经营者——金融企业掌握。实行利率市场化,让其存、贷款利率遵循价值规律和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来调整升降幅度,以正确反映、调节市场货币供求关系。同时,上述管理模式的设计,还应考虑是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率管理体制,不应当是一般意义上的调节机制,而是同时兼宏观调节功能和市场功能于一身的管理机制,它一方面包含了有意识的、自觉的和主动的社会计划,对盲目运动着的市场进行改造、调节和引导,另一方面又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并依据供求规律对市场进行自发调节,其综合作用使市场输出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的市场信号,引导和规范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实行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利率管理体制模式则符合上述要求。

(二)建立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体的新型的利率体系。所谓基准利率是一种基础性的,对其它利率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利率。在这里我们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定为基准利率,它是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具有调节宏观经济的职能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使之朝着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方向运转,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在利率体系中居核心地位。所谓市场利率是随资金供求关系变化而不断变动,其利率水平由供求决定的利率。市场利率容纳了所有质和量不同的利率,并以取得盈利为基本目标,在利率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对整个市场利率起着核心领导作用,作为基准利率的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具有“成本效果”和“通告效果”的作用。成本效果是指再贴现率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发迹了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使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证券投资行为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通告效果是指再贴现率变化,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都会参照过去的经验,在预测再贴现率变化会对经济产生何种程度影响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正是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效果”作用,在传导国家经济政策目标时发挥着经济计划指导功能,当政策重点目标放在经济发展上时,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就会相对调低。反之,当政策重点目标放在稳定货币上时,就会调高基准利率。通过基准利率即再贴现货币供求,引导资金流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而对经济起自发调节作用的市场利率,其目标则是追逐市场资金供求的均衡点。当市场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供求便会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达到均衡,当市场资金供给小于需求时,供求便会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达到均衡。若资金的需求超过原先均衡的那个利率水平上的供给,利率就会上升,反之,若市场资金的供给超过原先均衡的那个利率水平上的需求,利率就会下降。从而调节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发挥着市场调节功能。将“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新的利率体系,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这是因为:首先,要通过价值手段对经济进行间接控制,政府就必须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资金的价格——利率,而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其变动体现着国家经济政策意图,中央银行必须牢牢掌握着“基准利率”。其次,为了使利率调节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消费者的行为,又不让它完全脱离市场,偏离供求的平衡,金融机构也就必须依据市场供求来制定利率,实行利率市场化。

标签:;  ;  ;  ;  ;  ;  ;  ;  ;  ;  ;  

银行利率机制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