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徒手心肺复苏;复苏;心肺复苏机;效果;急诊科
在急诊科中,心脏骤停患者病情危急,应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1]。徒手心肺复苏现阶段在急诊科中为十分普遍的一种复苏方法,但是,其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加之急诊科中危重患者较多,大多会发生人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心肺复苏机得到了更多的使用[2]。文章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7年12月直至2019年7月我院的72例患者,并对其实施分组,进一步研究了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治疗此病的价值,现将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1.对象、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72例心脏骤停病例,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7年12月直至2019年7月,36例仅接受徒手心肺复苏为A组,36例接受心肺复苏机为B组。A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23例、13例;年龄主要分布于43岁-87岁之间,平均(65.99±6.82)岁。2组患者及其(或其)家人对此研究一律知情且同意;2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一律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B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24例、12例;年龄主要分布于44岁-88岁之间,平均(66.06±7.41)岁。2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作比较,P>0.05。
1.2方式
所有患者在住院后,马上对其进行气管插管,以辅助呼吸,氧气总浓度设定成100%。
A组:对患者施予徒手心肺复苏:由专门的医师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应处于4cn-5cm,间歇5min换置一次操作人员。
B组:对患者施予心脏复苏机:辅助患者处于仰卧位,接着,打开心肺复苏机(型号即为1007型),把按压深度设定成5cm-6cm,按压频率设定成每分钟105次,按压与通气间的比例设定成30:2,复苏通气量设定成单次500ml-1000ml。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45min的胸外按压。
1.3观察指标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复苏后其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复苏后其复苏的总成功率:成功即为患者得到苏醒,且在72h中没有发生任何异常。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复苏后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在这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就包括了气胸、内脏损伤、胸肋骨骨折。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复苏后各项泵血功能,在这其中,各项泵血功能主要就包括了心排血量、每搏量、心脏指数、LEVF。
1.4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在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19.0这一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2组患者复苏后的复苏总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一律用[例(%)] 表示,选择χ2进行检验;而复苏后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各项泵血功能一律以()表示,选择t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则无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复苏的总成功率
在复苏后,B组复苏的总成功率对比A组更高,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复苏的总成功率(n/%)
2.2比较2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在复苏后,B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对比A组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min)
2.3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在复苏后,B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n)
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有抽泣样呼吸或呼吸停止、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对于这类患者而言,立即发现并施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3],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徒手心肺复苏需要多于两位医护人员来交替进行操作,因为各个医护人员进行按压的频率、深度等都具有区别,所以,会发生按压总频率与位置改变等方面的问题,如此,就无法保障复苏的效果与质量[4]。现阶段,心肺复苏机在临床中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其借助胸泵原理,以清除徒手心肺复苏所带来的问题,并持续性地促进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增多心输出量,让缺血性损伤程度最大限度地得到下降,保障心肺脑中的血流灌注得到恢复[5]。另外,心肺复苏机还可以让患者心跳恢复所需的时间得到减短,同时,还能够节约更多的人力,增强抢救总的成功率。
在本研究中,B组患者在复苏后,其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对比A组患者更短,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更低,复苏的总成功率、各项泵血功能对比A组患者更高。由此证实了,心肺复苏机能够提升复苏的总成功率,让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循环与泵血功能,且不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
综上,心肺复苏机对比徒手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能够在保障其复苏效果与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其复苏总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闯.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28-130.
[2]李松.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7):10-11.
[3]王炳今.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疗效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6,(23):97-99.
[4]刘鋆.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72-74.
[5]梁昌芬,朱勇德,林保冠,等.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2):239-243.
论文作者:刘文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心肺论文; 患者论文; 总成论文; 时间论文; 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心脏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