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现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4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成实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进行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抑郁症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15%,经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X2=11.8837,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1%,经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实验组,组间没有差异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3768,P>0.050结论 在脑卒中治疗后患者抑郁症治疗中,可采取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西酞普兰;米氮平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1],本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属于急性的脑血管类的疾病,脑部血管阻塞或因脑部血管破裂而致使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脑组织损伤疾病[2],其中包括出血性卒中以及缺血性卒中,是老年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是危害人类健康三大疾病之一[3],本病的临床表现为流涎语謇、半身不遂、不省人世、突然昏倒等[4],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本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病具有变化快、起病急、恢复慢等特点,严重的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特殊,导致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心理状况,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抑郁、焦虑、暴躁等,因此在常规的西酞普兰药物治疗中联合了小剂量米氮平进行治疗,并分析单纯的给予患者西酞普兰治疗以及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现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为50-71岁,平均(60.5±1.3)岁,病程为4个月-5年,平均(2.7±1.32)年,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为50-72岁,平均(61±1.1)岁,病程为4个月-5年,平均(2.7±1.32)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除本病外不患有血液、糖尿病等疾病,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西酞普兰(生产厂家:科伦(四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397)治疗,于每天晨起进行口服用药,每天20mg,每两星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实验组进行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其西酞普兰生产厂家:科伦(四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397)治疗为,于每天晨起进行口服用药,每天20mg,每两星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其小剂量米氮平(生产厂家:康宝(山西)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101)治疗为,于每日晚睡前进行口服用药,每天一次每次7.5mg,每两星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抑郁症治愈情况。我院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对患者抑郁症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结果分为:显著为:减分率高于75%;显效为:减分率≦75%,>50%;有效为:减分率≦50%,>25%;无效为:减分率≦25%,治疗有效率=显著+显效+有效。
1.3.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失眠、头晕。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中涉及104例患者的实验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x士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抑郁症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抑郁症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实验组,组间没有差异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本病变化快、起病急、恢复慢等特点,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有关资料表明,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涨,发病年龄呈年轻化[5],由于病情的特殊,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情况,而抑郁症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本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没有明确的证实,但认为主要的发病原因为患者脑内5-羟色胺受体功能以及去甲肾上腺素降低有关,而出现抑郁情况的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生活能力下降、人格变化、精神障碍等,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出现自杀或自残的现象,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舒缓、放松情绪,从而达到促进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的目的,在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西酞普兰为常见的药物之一,西酞普兰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HT的摄取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增加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的作用,本药为选择性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是治疗老年抑郁的药物,但见效时间较慢,因此我院为了探讨更加适合的治疗药物,特此在常规治疗药物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联合了小剂量米氮平进行治疗,米氮平具有双重抗抑郁作用的药物,米氮平可以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活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见效时间,且治疗效果显著。在本次治疗中发现,实验组抑郁症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15%,经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X2=11.8837,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1%,经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实验组,组间没有差异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3768,P>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治疗后患者抑郁症治疗中,可采取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卓.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0):71-72.
[2]程雪峰.尼莫地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4):85-86.
[3]马飞云,李文燕,任辉等.脑卒中后抑郁症160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6,40(6):521-522.
[4]李小州,袁勇贵.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5(9):45-47.
[5]马金芳,陈永新.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03):134-136.
论文作者:何柳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普兰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脑卒中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