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产业投资体制与运行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美国论文,体制论文,模式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荒芜之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除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人所具有的开拓精神等因素外,美国政府在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资料表明,1929—1969年的40年间,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增长了40倍,美国的国民收入增加部分中的33%是依靠教育资本实现的。
一、美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
美国高等教育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教育制度,多年来一直沿着教育机会均等化和教育民主化的思路来加强和完善公共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美国高等教育投资采取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的投资体制来维系公共教育制度的施行。美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经历了几个大的转变。
1、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逐步制度化
1848年,佛蒙特州国会议员莫雷尔建议取消美国学院中“几个世纪以前建立的欧洲学术为特点的那部分学习,以较新的更有实用价值的学习来填补空白。”1857年,莫雷尔正式提出了法案,明确说明其目的是: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和实用教育。因种种原因,直到南北战争爆发后,《英雷尔土地赠予法》才于1862年正式由美国国会通过。该法规定联邦向各州提供联邦土地,并由各州将新获土地出售,用所得经费购买联邦、州政府债券或其他可靠债券,以赢利建立和扩大永久性基金。而永久性基金经费的10%可用来购买土地建立学院或实验农场。
莫雷尔法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首开了政府投资办教育之风,将原来单一的私人教育投资渠道拓展到政府、私人共同投资办高等教育,促进了美国高等院校的迅速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历史以来以宗教神学为重心的高等教育体制,使高校转向为社会经济培养运用型人才。当时办起来的公立大学,几乎是清一色的农业技术学院,这就适应了当时美国所处的农业经济社会急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的要求。1890年,美国国会顺利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案,该法案使得联邦对土地蹭予学院的年度拨款制度化了。此时,美国大学中已开设了畜牧学、兽医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等近10个应用学科课程。到1922年,美国共建立了69所土地赠予学院,这些土地赠予学院都是当今美国各州立大学的前身。
2、战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
在美国,州和地方资助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代,但为数不多。莫雷尔法案的实施,使美国各州都办起了州立大学,这是政府大量介入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国之间的竞争由热战转为冷战。在二战中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为进一步取得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优势,把战略目光放在了经济。军事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为此,从1945年到1974年,美国投入了极大的资源发展高等教育,美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联邦政府大规模拨款资助高等教育,一是体现在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二是体现在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方面。
总之,在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美国高等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既与国家安全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又将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成大众高等级育,并全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展了大学科研,使美国在科研和创造知识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更趋多样化
本世纪70年代初,联邦和州政府就通过制定专门的税收法律,鼓励和促进非政府机构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以弥补政府经费的不足。到了1974年和1975年间。由于受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规律的支配,美国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和国际竞争力急剧衰退和下降。联邦政府为减少经费开支的压力,开始逐年减少对高等教育的资助,这对二战以来依赖政府投资的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无疑构成了威胁。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萧条又使得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开始重视研究高等教育的问题。因为自二战以来,美国高校对社会要求提供的各种服务都做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而美国各界也习惯于依靠高等教育来解决社会问题乃至克服经济危机。因此,联邦政府资助发表了《国家处在经济危机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报告,就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影响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这时,企业界及社会其他各界也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加高教改革的探讨,并且拿出经费支持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更趋多样化。
二、美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的管理和效益
在教育资源中,教育经费是制约其他资源扩展和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对高等教育投资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则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必要措施。在这方面,美国的主要做法有:
1、优化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包括门类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美国高等教育结构能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来确定,而且随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动。如美国高校的分布就充分考虑到人口的分布,校点适度分散,比较合理。
2、扩大学校平均规模。美国从宏观上提高高教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扩大高校的平均规模。在美国的3501所正规高校中,在校生规模超过3万人的33所,超过2万人的121所,超过1万人的384所,这384所高校中的在校生占全美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1%。
3、提高生/师比和生/职比。美国的教育经费比较富裕,但其高校的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48∶1,学生与教师之比为157∶1。
三、美国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高等教育是产业,学生是消费者,这在美国是被普遍接受的观念。从经济学观点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居于第三产业,各个高等院校则是这个产业中从事服务性商品生产的公司企业,它们生产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并以一定的价格销售给学生。产品受技术的约束,成本和收入控制生产的规模并决定高等院校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高等教育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通过市场竞争合理地配置备种教育资源。但高等教育又不单纯是一种产业,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她的产品是特殊的,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它所追求的一般不是经济价值而主要是社会价值。因此,高等教育是一个特别的产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用我们熟知的经济学理论,有时并不能解释高等院校的经济行为。
这里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对美国高等教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揭示高等教育作为产业的一些独有特征。
1、高等教育的生产模式
与一般性产业不同,高等教育的生产模式是消费者输入型的。消费者为学生。高等院校向她的消费者以一定的价格,即学费,出售教育产品。但消费者付出价格后并没有交换到需要的产品,而是本身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输入,并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教育生产的过程。高校与消费者是双向选择,高校只把自己的产品卖给自己选择的同时作为生产输入的消费者。高等教育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学生本身人力资本的增值部分,学生本身的质量以及参与生产的方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即使同校同班同学,到毕业时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增值都可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因消费者而异。这样一来,如果说学校出售的是最终产品,则消费者以相同的价格购买了质量不同的同类产品,理论上无法解释。事实上,学生所购买的是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因此可以说,学费是高校提供这种教育服务的价格。
高等教育生产模式的另一特点是同伴效应,即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质量要受其他同伴消费者的质量和参与生产过程的质量的影响。作为实施教育服务的教师的存在,师生的接触交流程度,教师的质量以及教师的社会和科学研究活动,对学生的消费质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正是这种同伴效应和师生交互影响的总体体现。
2、资本运行方式
下面再从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行的方式来进行考察分析:如果P表示一个公司企业出售产品的年度收入,A为年度捐赠收入,C为年度生产成本消耗,v为年度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D为年度红利,则年度总收入为P+.A,年度总支出为C+V+D。因年度总收入和总支出平衡,我们有公式
P+A=C+V+D(1)
对于一般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企业,通常情况下有A=o,D>0,能够实现和维持正常再生产的条件是P>C.虽然美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美国的绝大多致高等院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非盈利性机构。因此公式(1)中有D=0而P则是学费净收入,即学费毛收入中减去以助学金形式返还给学生的部分。于是对高等院校有公式
P+A=C+V(2)
从本文后面的讨论可以看到,成本以及成本与学费收入之差S=C-P是解释高等教育产业许多特殊行为表征的重要经济指标。一般来说,我们总有S>0,即高等教育产业的一个独特现象是消费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购买商等教育服务产品。一个高等院校得以生存和维持正常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P+A>c,从而必有A>0。所以高等院校必领有非学费的、稳定的资金来源A。那么A由谁来出?美国的公立院校主要是政府拨款投资,私立院校主要是靠民间力量,如企业和个人的捐赠。不少私立院校也从政府那里得到稳定的年度拨款或紧急的专项拨款,以补充办学经费的不足。A的大小对高校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每个高等院校千方百计地努力追求教育资源的扩大。
3、所有制问题
虽然在美国每个高等院校都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不受政府及社会上任何个人和团体的干扰,但从所有制来讲,人们普通认为私立院校是私有制。公立院校是公有制。然而据笔者考察,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除建校基金和年度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有所不同外,似乎任何团体(包括政府)、个人都不是高等院校的拥有者。公立院校不是政府财产,私立院校也不是私人财产,捐赠者已不是他所捐给学校的那部分财产的所有者。诚然学校董事会对学校财产有处决权。但董事会的成员并不拥有学校任何部分的财产,而且董事会的结构和成员也是经常变更的。因此有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高等院校本身是自己的拥有者,即高校自己拥有自己。事实上,这正好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性。
4、成本与价格
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费多年来一直增长很快,大大高于物价的平均上涨速度。因此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费问题常是社会上的争论焦点,甚至引起国会的极大关注,社会的舆论,学生对学费太高的不满,教职员对薪水过低的抱怨,常使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们感到大为头痛:学费的增加似乎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一般来说高等院校并不愿意学费增长这么快。然而物价上涨,教职员薪水提高,教学和科研技术升级与更新都大大提高了教育成本,社会上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则相对缓慢,有的资源甚至有所紧缩(如政府拨款),所以要满足公式(2),只好以增加P部分的值来弥补。而且由于教育成本的提高不仅仅是单由物价增长因素引起的,故学费的增长当然高于物价增长。
但是,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在美国,无论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学费只占生均教育成本的很小部分。也就是说,高等院校用远远低于其成本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年度生均成本与年度生均净学费之间的反差,是高校每年给她的每个消费者的倒贴。美国高校对学生的倒贴额很不平衡,如果按照1994—1995年度生均成本与年度人生均学费差额的大小为序。把高等院校分成10个等级档次,处于最后一档的学校平均只有1800美元,而处于第一档的却平均高达22800美元。所以用价格与成本比来说,在处于较低档次学校就学的学生要比在处于档次较高的学校就学的学生付更高的学费。而且如果按此等级档次分类把所有高等院校的名字列出来的话,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这种等级分类与高等院校实际的社会名望和地位基本相符。
由此可见,教育成本及成本与价格的反差是反映教育质量的两个有用标尺。教育成本较高的院校通常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如果每个高校在教育生产过程中都同等地发挥每个美元的效率,转化为同量的人力资本增值,则教育成本可以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量化标准。教育成本较高且对学生倒贴额较大的高等院校往往意味着该校拥有较大的校园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多较先进的科研和教学仪器设备,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成果较多的知名度较高的教师队伍,有较雄厚的资金来源,有经过严格挑选的高素质学生,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声望。成本及成本与价格的反差几乎可以作为判定美国高校质量高低及声望高低的量化指标。
5、高等院校的双重性
高等院校是事业还是企业,在美国也是一个令人困惑且常会引起冲突的问题。既然高等教育是产业,那么毫无疑问高等院校就是这个产业的公司企业,学生就是消费者。学生应当以不低于成本的价格购买高教产品,社会和政府应把高等院校与其他产业的公司企业同等看待,不应当对高校进行无偿捐赠和投入。资本要增值,高校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高等院校既有企业性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视其公共产品的一面。高等院校的两种不同资金来源,即学费收入部分和社会捐赠及政府拨款部分,正好是高等院校企业性和事业性兼顾一身的重要表征。高等院校的职能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其功效主要是社会性的。对社会来说,高等院校的产品是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各种人才,是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值,但是,用人单位是在人才市场上以薪水的形式向劳动者本人购买劳动力,而不是出价向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购买毕业生。教育使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增值,在公民还无力完全负担自己接受教育所需的花费的情况下,市场无法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社会必须向教育进行投资和补偿,这是天经地义的。培养人才要花成本,而学费低于教育成本,因此政府应当代表社会向高等教育进行投入,弥补其差额并保障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还应当鼓励民间个人或团体出资兴办高校或为高等教育捐资捐物,支持高等教育事业。而且高等院校通常追求的主要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一般都是非盈利机构,故而又是事业性质的单位。因此,高等教育是产业但又是事业,不能与普通意义下的产业混为一谈。
高等教育的这一双重特性常使高等院校陷于进退两难、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一方面要面对严酷的市场经济规律,像公司一样务实地进行操作管理,常常要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摇摆,艰难地寻找合适的平衡点。高校的表现行为,有时像慷慨的慈善家,为家境困难的学生豁免学费或提供助学金,有时又像势利的商人,有利必争,斤斤计较。对于高校的行为,社会的反映也没有统一尺度,有的按事业性单位的标准对其褒贬,有的又按公司企业的标准对其奖惩,这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过去,包括哈佛和麻省在内的二十多所美国一流私立高等院校每年守道德、诚信规范。了解能力,能够和下属充分沟通,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好的成绩实现要求;第三,现代化理财方法。对竞争对手确立自身条件,考虑价值最大化和成本预算;第四,现代化物资方法。增强职业化意识,建立适合市场经济报酬制度,确保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第五,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敬业合群,团结进步,以整体利益大的谋略方针为重,冷静忍耐、豁达大度地去化解问题等。
建立现代化人缘企业管理体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人缘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人”,要充分认识“修己”与“安人”,“人为”与“为人”的意义。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如果人人都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行为的约束,管理成效无疑会得到提高。而大家推己及人,以正当的行为来参与或从事管理,这样的管理活动自然成功,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管理”。
2、人缘企业管理的精神在于“中庸”,即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实质是讲求合理与适度。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一个合理的范围,不偏不倚。而人缘企业管理的目的本来就是力求使事物处于合理的最佳和谐状态,以发挥出最佳效益。这种追求事物的合理性,也就是中庸,是人缘企业管理的标准之一。
3.人缘企业管理的最佳原则是“情、理、法”三者有机结合。在过程中,首先要动之以情,用感情、语言去打动对方,如若不行,则要严肃地晓之以理,向对方把道理说透;若再不行,决不姑息手软,要毫不留情地依照规章制度加以处理。
4、人缘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自动化管理。一个企业或组织的成员都能自觉地按照规范和要求办事,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组织的宗旨和荣誉,亦即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5、人缘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权威。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函数,古往今来,权威是普遍存在的。在人们相互依赖的联合活动中,没有权威就无法组织起来,现代人缘企业管理者如果没有权威,就无法完成历史使命。作为一种人缘企业管理的文化,必然反映着其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我国有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只有根据我国的特定情况,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人缘企业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