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87(2009)03-0047-03
成人转化学习理论是成人教育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就世界范围看,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代表人物及论文、著作等,其研究已经从基本理论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
一、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的源起
成人转化学习理论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成人学习理论,在西方国家中已经获得了相当的发展。早在1963年,George Kelly观察到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构件系统,每个理论或概念都有它自身有限的“优势范围”,在一个有限的经验范围内正确,超出该范围之后就不一定正确,进而提出了转化理论。转化理论寻求阐明在语言能力或人类发展中固有的普遍适用的条件和规则。具体而言,它寻求解释成人学习被构件和被参考系决定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观察和解释我们的经验是转变或转化的。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萌芽,之后受到建构主义、批判理论、认知心理学等的影响,至1978年,麦基罗开始清楚定义该理论的框架,更加投入到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领域的影响研究,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美国1998年专门召开了成人转化学习的国际会议,自此形成惯例,每年召开一次转化学习国际会议,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成人转化学习的发展与未来,促进了转化学习理论的重大发展,并出现了相当多的代表人物及相关的理论成果,如麦基罗、弗莱雷、德克斯等。目前,国内关于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柳士彬的《成人转换学习及其教学策略》、高志敏的《转化学习理论及其发展述略》、惠芳的《成人转化学习理论之研究》等三篇论文中,转化学习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从理论到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的内涵
关于成人转化学习的理解有很多,这里仅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解释:
麦基罗(Mezirow)将转化学习定义为“使用先前的解释,分析一个新的或者修订某一经验意义的解释并作为未来行动向导的过程”。个体从一系列新的期望的角度,重新解释一个已有经验或者一个新的经验,从而对已有的经验产生一种新的意义或看法。他认为转化学习是在一个参照系内不断影响变化的过程。成人已经拥有一系列的交际、思想、价值观、情感等等,这些生活经历构成了他们看待事物的参照标准,限定了他们的生活世界。当一个人反省其生命中所经历的事件背后的假设或期待,当发现这些假设有错误或不周时就会去修订它们,转变学习者们才会转向一种更全面的、有差别的、自我反思性的、具有经验整合的全新的意义观念的体系。
克拉克(Clark)在1993年将转化学习广泛地定义为:学习结果促使学习者产生影响未来经验的重大改变之历程。依据此定义,若不是导致学习者在个人发展上的重大改变,该学习即不属于转化学习。克拉克认为转化学习对个人有形塑作用,可能是逐渐发生的,也可能是突然的改变,可能发生在结构性的教育情景,或是一般的生活情境中,为生活的一部分,与个人发展密切联结,也为成人教育所关切,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
科瑞森(Crantion)也认为: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透过对自己既存的假设、信念和价值提出质疑,才能有真正的改变;而批判思考是转化学习的核心过程,此种转化学习是一种解放的学习(emancipatory learning)历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挣脱了过去他认为理所当然或超越个人所能掌控的种种限制,并尝试发现他从前从未想过的另类思考或选择。
关于成人转化学习是什么的问题,很多研究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尽管关于转化学习的解释并不一致,但是综观这些描述性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道出了转化学习的实质性特征,即成人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检视、质疑和修正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价值观,以适应新情境,学习新经验。这是转化学习的实质内涵,也是成人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
弗莱雷教育思想对成人转化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弗莱雷关于自觉的主张、解放教育的概念以及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分别促进了成人转化学习在观点转化的过程、解放学习的主张、对话式教学的部分理论内容的发展。具体而言:
1.弗莱雷关于自觉的主张
弗莱雷认为个体认知与意识形成的过程,深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人具有认知客观事实的能力,也具有觉知自己认知历程的能力,经过不断地自我觉察、反省与行动,进而发展出具有批判能力的认知能力。转化学习理论正是将这一观点应用到观点转化历程的描述上,形成了独立思考、批判性反思等观念,并将其看做是转化学习得以发生的关键因素。
2.解放教育的概念
解放教育是弗莱雷用来开展人性化社会的重要教育理念,它认为传统的教育过程,使人失去认知人的主体性与批判反省能力,使人陷入不合理的社会结构中。为使人从不合理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其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应在自由平等开放的环境中共同学习,才能发展人类的自主性与创造能力。转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要能使成人从不合理的意义观点中解放出来,进而发展出更具包容力、批判力与经验整合的意义观点,进而产生转化社会结构的行动。
3.对话式的教学方法
弗莱雷主张以提问的方式作为引发学习者思考其生活情景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可以促进学习者意识的觉醒,进而逐渐理解其生活情境及生命意义。转化学习理论将此概念应用到转化学习中,认为学习情景有助于学习者反省既有的意义观点,重新构建出新的意义观点,因此把理性的交谈作为实现解放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哈贝马斯的社会学理论
转化学习理论还深受哈贝马斯(Habermas)的社会学理论影响,尤其是他有关人类兴趣、知识以及沟通的理论对转化学习的很多理论观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哈贝马斯的知识论
哈贝马斯通过对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知识进行反省,以人的存在的结构作为人类知识建构的过程与内涵依据,将人类的知识类型分为三类:技术性或工具性知识、实践的知识和解放的知识。受到哈贝马斯知识论的影响,转化学习理论中将人类的学习类型分成工具性学习、沟通性学习和解放性学习。工具性学习主要是以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为主,其学习模式通常是“假设——观察——预测或评价”,它的核心是因果关系的决定与经由任务趋向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学习;沟通性学习包括所有以了解他人或表白自己为目的的学习,通过透过任何分享概念的活动进行。在沟通活动中,自主的成人以参与对话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检验与校正自我经验意义中发现错误并从中学习,进而修正过去的意义基模和观点;解放的学习则是通过批判性的自我反思达成,解脱限制个体发展的各项控制势力,而这种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也是建构在对环境、他人与自我有效转化学习之中的。
2.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人如何经由合理的沟通方式,得以从身处的社会情境中解放出来。它对转化学习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世界与系统和理想的言谈情景这两个概念上。
在生活世界与系统方面,哈贝马斯认为在社会合理化的历程中,包含了生活世界的合理化与系统的合理化二重形式。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表现在文化的延续、社会整合及个人社会化三大结构上。系统的合理化则是表现在系统的分化和复杂上,在观点转化学习理论中,将哈贝马斯社会合理化过程产生不合理化问题的概念用于个人意义观点形成的过程。
在理想的言谈情境方面,哈贝马斯主张只有通过理想的言谈情境,才能确保社会合理化的产生不至于遭受扭曲或破坏。而转化学习理论认为,在教育的情境中,为学习者营造这样的学习环境,即对话情境,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对自身现存的意义观点进行批判与反省,也有助于学习者发展出更具批判力、洞察力与整合经验的意义观点。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转化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对转化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意义的解释或是对知识本质的主张。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结果,深受社会情境的影响。受这一观点影响,转化学习理论把知识看作是由知觉世界的个人主观建构的一组主观的意义和假设,即知识是由人和社会主动建构而成的。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个体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的特质,而并非是被动的接受刺激和信息而做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因而在学习中也特别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强调新的学习概念必须以旧的概念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受此影响,转化学习理论主张成人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原有生活经验有所了解,将有助于为成人学习者设计更适当的教学环境。
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倾向于“发现式”或“问题解决式”的教学理念,是一种过程导向的教学观,它主张要尊重学习者在学习成果上的个体差异,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式的教育理念。受这一思潮的影响,转化学习理论在对师生角色的主张与教学情境的设计等方面,都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有密切的关系。
四、成人转化学习的基本过程
成人都是有一定的经验的,这是成人区别于儿童的根本特征,因此在成人转化学习发生的一个基础就是成人的已有经验。成人转化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巩固自己已有经验的过程中,发现不一致或矛盾,然后通过不断的质疑、批判性的反思,从而接受新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暂时的更全面的、更正确的观点的过程。成人转化学习的发生过程是成人已有经验与外部经验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更高层次的平衡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一个具体的转化学习的发生、发展都要经历四个过程。
(一)精心制作一个现有的观点
这个观点是成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因为受到个人经验的影响,这种观点是不容易改变的,并且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成人个体总会寻求更多、更深层次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在证明中,不断地扩大我们已有观点的范围和强度,使其更不容易被推翻。这个阶段是成人经验与外部经验的一个暂时的平衡阶段。当某个冲突出现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因而便进入转化学习的第二个过程。
(二)出现新的观点
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某个触发事件使得成人个体开始对自己的现有观点进行质疑。在个体不断地寻求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已有观点的正确性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与自己已有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个体经验与外部经验或他人经验出现了矛盾和不平衡的现象,这时个体就会对自己的已有观点进行质疑。
(三)转化现有的观点
当个体在生活经历中出现很多与自己已有观点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对自己已有观点进行反思,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个体观点的转变。当越来越多的不一致的观点出现时,个体通过不断的反思也许会发现自己已有观点的不足,也更能够接受这些新的观点。如果这种现象在许多的地方重复地发生,它将会在个体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中不断地增长,最终导致转化的发生。
(四)转化的完成
个体通过在遇到的新观点上,不断意识和批判性反思自己已有观点不适应环境的地方,最终将转变个体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旦个体的思维习惯发生了改变,便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个人经验与外部经验的平衡,从而改变个体的行为。至此,便完成了转化学习的一个具体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过程。因此,转化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正因为这样,个人才有进步,社会才得以发展。
收稿日期:2009-01-16
标签:学习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