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教育观念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 (2000)03—0078—04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传播手段的革命性跃进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是凭借一定的传播手段,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人类进行教育传播活动所凭借的媒体形式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凭借体态姿势和咦呀之语进行信息交流;人类在经历了六万年之久的呀呀学语之后,慢慢学会借助音节来表情达意,口头语言在人类交往中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大约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左右,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19世纪末,随着幻灯、无声电影、有声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投影等视听媒体的发展,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视听技术设备的组合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使人类信息的交流进入到立体传播阶段。
教育传播媒体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没有教育传播媒体,教育教学活动就不能开展。人们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总是随着教育传播媒体的变革而发生着变化。人类传播媒体经过了五次变革,每次变革都深深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更。实践表明,当人类凭借体态语言和口语进行传播和交流的时候,教育的方式只能是口耳相传。随着口头语言的不断完善和文字的出现,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小组教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才得以发展。到了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无线电广播、幻灯、投影、电视等为标志的视听媒体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直观和高效率,远距离教育成为一种可能。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化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于此同时,教育传播方式也实现了革命性跃进。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家用电器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度综合的新技术。它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对信息进行统一的综合处理。“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通讯线路、有线或无线将多台地理位置分散且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达到通讯和资源共享目的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分为室内网络、地方网络、局域网络三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特点是:第一,信息存储量更大,质量更好,检索更方便。第二,信息处理、创造和呈现技术更高。第三,信息交互性更强。第四,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果更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网络化,第二是多媒体化。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的各种教育传播媒体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些教育媒体已经并将越来越多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媒体技术将呈现声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综合化、教学信息组织非线性化、信号处理数字化、信息储存光盘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的趋势。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将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和信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利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时都具有了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教育资源的可能。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已经和正在引发一场人类教育行为方式的革命。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体,使我们对未来世界教育的图景越来越感到依稀可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的载体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文字课本、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拷贝、电脑软件等应有尽有;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自学、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教学、远距离教学等形式将根据实际需要而发挥各自的作用。现代教育传播媒体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教育的推动力也是巨大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当前信息技术浪潮不断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所凭借的根本手段。为此,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制定策略和措施。
1995年,在美国有75所大学经授权可以提供网上学位;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 ucationalTechnology Initiative),即到2000 年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一个孩子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中受教育。该行动提出这次挑战的四大支柱是:(1)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2)每个教室都连上internet。(3)能够整合到课程中的优秀教育软件。 (4)鼓励愿意和善于使用技术进行教育的教师。1994 年法国多媒体专家热拉尔·泰里应前总理巴拉迪尔的要求,经过8 个月的研究撰写了一份长达130页的爆炸性报告,称法国在信息高速公路方面落后于美、 德等国,如果政府不改变现行政策,2015年建成信息高速公路,那就会降为第三世界水平。这份报告已经得到了回应,希拉克总统于1997年3 月提出要在2000年全国所有学校实现联网。1995年七国集团召开全球信息大会,专门讨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问题,以求在经济、信息、知识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最近,英国政府在“信息政策”中提出,在2000年成立网上大学,到2002年,所有小学、中学、图书馆、学院、大学全部接入全国学习网。 德国也正在实施“学校联网计划”,拟三年内在1000所学校实现计算机联网。
目前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在马来西亚,新兴的信息技术被总合到一项名为“多媒体超级走廓”(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的国家计划。这项MSC 计划被认为是将马来西亚的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台阶,发展高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尤其是信息和电子通讯产业的战略计划。作为MSC计划的一部分, 全国所有地区高等学校、研究和发展中心将广泛合作并与设立在MSC 中的一个主持大学(马来西亚未来的开放大学)建立联系,使主持大学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中心。所有高等学校将实行课程、学分转换,按标准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并在成员院校间发展广泛合作关系,分享资源和设施,发挥新通讯技术的优势,使整个系统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行,共同利用远距离学习技术培养世界一流的大学毕业生。在印度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国家,仍然表示要力争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上与美国并驾齐驱。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预言印度将是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准备与印度商谈在孟买搞一项引人注目的教育合作项目。新加坡提出投资12.5亿建设“智能岛”,现已启动兴建覆盖全岛的“新加坡一号”计算机网络工程。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世界Internet网的发展进入到全盛时期,发展最快的是欧美地区,其次是亚太地区。我国的Internet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自我国步入网络时代以来,相继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科技网(CSTNET)、邮电部中国Internet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电子工业部的金桥网(CHI-NAGBN)等等。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约300所大学的30万台计算机成为网上用户,全国的WWW站点数也在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也与国内外建立了互联网,校园网的建设更是许多高等学校加速学校现代化建设所关注的最基础设施。这些网络的建设为我国高等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了基本的条件。有些学校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199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利用Internet由美国Syracuse大学开设了四门课程,本校6名博士生选读这所大学的课程,成功地实现了远程教学。1997 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远程多媒体教室——“21世纪教室”,它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建成的全球知识交互网,采用双向、互动、声像俱全的方式,教室可与全国及全世界各地的此类教室相联,学生可在自己的电脑面前听老师在远方的教室讲课, 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998年由西安讯业金网通讯有限公司与陕西财经学院共同创办的国内第一所网上大学——“金网成人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网正式开通。在我国的重点大学及部分一般院校中,那些极富远见的管理者们普遍把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学校实现现代化和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来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部不断加紧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育部副部长韦玉亲自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998年《中国教育报》专门开辟了以“制高点”为题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版,从而加大了我国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力度。现代教育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预示着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未来教育的图景是由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编织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技术是加快高等学校迅速发展的“特别快车”。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大学教育教学思想的变革
现在的高等教育与过去的高等教育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差别,然而就其基本模式而言,那种黑板之下,师生面对面教学的方式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这一切如今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而且这一次挑战是过去其它任何一次挑战都无法相比的。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介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等带来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大学的概念将被赋予新的含义,大学将更多的和多媒体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等联系在一起。人们看一所大学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标准之外,特别要看其是否拥有获取现代信息的各种设备和技术,学校的教师是否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先进的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能力。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有效利用将成为一所大学不断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条件。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它只是世界大学网上的一个点,任何围墙、地域都不会再对其有限制意义。每一所大学都在网上参与着竞争,每一个学生都在网上进行着学习。高等学校的发展将呈现出时间上的终身化、空间上的国际化。所谓时间上的终身化,是指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学制教育将受到挑战,学分制学籍管理和继续教育将获得真正的发展与完善。所谓空间上的国际化,是指各个学校由于加入了计算机网络而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大学的距离,每一所大学都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大学将真正成为为人们提供终身教育的机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未来高等教育的图景将是全新的。纽约大学校长赫伯特·兰道曾预言,在未来的大学校园中,在大学中度过四年的传统将要死亡。这个预言是否会实现,何时实现,目前还难以确定。但是这种基于网络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真正开放式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则是确定无疑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随时地、不间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对于已经完成了一定阶段的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他们仍然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经常地与高等学校保持联系,从而保证知识的常新。大学将为营造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社会发挥作用,这将是一场彻底而无声的教育革命。大学将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填充力量、增强竞争力的根本凭借,过去那种上大学只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的时代将彻底结束。
大学教师的工作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过去的高等教育是教师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尽可能地传递给自己的学生,那么今后教师的责任则是将学生从信息的洪水中拉上岸来,吐出呛入口内的污水,教他如何在这随时可使人遭受灭顶之灾的信息洪涛中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那一点点东西。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辨别,教会学生在不同文化思想交流中产生自己健康的思想。在并不遥远的将来,高等教育所重视的已不是信息本身,而是筛选、精炼出来确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未来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能将发生质的变化。大学教师不仅应是本专业的行家,还必须是一个通才,不仅要能回答学生的提问,还要求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因为远距离或超远距离网上教学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可以随时把世界上最新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和信息收集、整理能力,才能把最新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课程中去。
此外,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确立,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育,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占有将具有更大的主动权。他们既能够得到本校优秀教师的精心指导,也能够从网上身临其境般聆听外校知名教授的讲学并向他们请教问题。学生们既能够从本校的图书馆获取希望查询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查询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对于学生来说,上大学再也不是局限在自己就读的学校进行学习了,而是凭借着自己就读学校的网络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占有世界上的一切网上学习资源。因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可以说计算机的网上操作技能就如同今天的大学生会提笔写字、会进图书馆翻阅资料一样必不可少。对于未来的大学教师来说,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同样,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来说,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就难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总之,未来大学培育人才的职能将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发挥出来的。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和要求,因而这一技术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特点。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图象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应用中勾勒出来的。虽然现在看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应用仍然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但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教育方式都将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难以估量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代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昭示着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学的教育观念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终身教育、终生学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现代教育观念将最终得到确立。
收稿日期:200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