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青年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省深入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
□ 刘天东
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去年5月,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单位联合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重点做好选树、培养、联系、带动四篇文章,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注入了青春力量,为乡村组织振兴培育了骨干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持。
增权模式主要包括“个体主动模式”与“外力推动模式”(范斌,2004);个体主动模式强调个人在增权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假设前提是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张时飞,2001),外力推动模式则强调外部力量在激活弱势群体方面的推动作用(范斌,2004)。这个理论既相信权力存在于服务使用者本身,也深知外部力量在促进服务使用者具备权能过程中的重要性。
以“选”为基础,扎实做好选树文章。“选”是“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的第一步,能不能选得出、选得好,关系到此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级层面成立选培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全省选培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和督促检查。市县层面分别组建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地活动组织实施,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好青年”选培工作3年实施方案。二是突出青年参与。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动员,调动起广大青年参与的积极性。在具体人选上,既注重创新创业带头人、优秀退役军人等传统领域青年,又把在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年纳入选培范围,真正做到了青年广泛参与、高度认可。三是严格评选标准。突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作用发挥、群众口碑等标准,严格推荐、评审、公示等程序,及时征求公安、计生、信访等单位意见,确保选树的“好青年”品德好、能力强、素质硬。去年5月份以来,全省共选树各级乡村“好青年”65081名,其中省级“好青年”100名,市级2261名,县级5176名。
以“培”为重点,切实提供有效支持。选培计划搞得好不好,得看选树的“好青年”发展得好不好。为此,全省各级齐心协力搞培训、融资源、强培养,确保乡村“好青年”能够得到最大实惠,实现最大发展。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各级通过开展学习交流,组建成长导师队伍等途径,构建起各有侧重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二是多方整合资源。省级层面侧重顶层设计、争取政策、作出示范,基层侧重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各地结合实际,纷纷为乡村“好青年”推出一批好的政策。三是加大组织培养。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好青年”入团、入党;优先把乡村“好青年”党团员列为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选拔到基层团干部岗位。目前,全省共有1153名“好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者党员发展对象,447名“好青年”进入乡镇(街道)团组织班子。
以“联”为桥梁,着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乡村“好青年”彼此之间相互联系,推动内部资源跨地域、跨领域配置和使用,才能激发乡村“好青年”活力,为本乡本土留下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立人才数据库。省级统筹、分层分类建立乡村“好青年”台账,全面掌握各类乡村“好青年”队伍数量、年龄结构、行业分布、发展意愿等信息,逐步探索构建乡村“好青年”内部交流、共享、互助机制。二是分层搭建平台体系。省级层面成立山东省乡村“好青年”联盟,为省级乡村“好青年”搭建起了相互学习、共赢发展的平台。各地建立的协会、联盟等交流平台,已逐渐成为各级乡村“好青年”延伸产业链条、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抱团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是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各级借助新媒体工具,实时组织乡村“好青年”开展学习交流、考察培训、建言献策、青春建功、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今年抗击台风“利奇马”过程中,各级组织乡村“好青年”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充分展现了“好青年”的良好形象和责任担当。
统计并记录所有患者诊断结果,比较CT扫描,增强MRI的诊断效能,计算CT扫描和增强MRI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
以“带”为目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乡村“好青年”典型带动作用,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服务农村,是“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最根本的目的。一是广泛开展宣传。省级层面,积极协调省级各大媒体平台对选培计划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组织50名省级乡村“好青年”参加山东省学习贯彻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市县层面,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乡村广播、悬挂荣誉牌等传统阵地和方式,对乡村“好青年”进行宣传。二是带动本地青年共同发展。各级乡村“好青年”通过发挥在农村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以经验传授、信息共享、项目帮扶、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返乡青年、本地青年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发展。各地通过组织乡村“好青年”参与“我为家乡代言”等活动,面向在外青年人才、在校大学生、退伍士兵、创业青年等,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展望家乡美好未来。
(作者为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