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车底完小 541500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需从读、写、听、说全方位切入,促使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融会贯通。笔者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怎么进行综合性学习作认真浅议,并制定一些科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综合性学习 教学策略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部分,应当融合多种知识与多项能力,像全面整合语文理论知识、全面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等。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意识,展现其个性特点,帮助他们有机融合汉语文化知识,并养成良好的文化品质和人格品质,这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与主要依据,现行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在编排内容时,充分考虑到综合性学习的需要,而且素材新颖、内容丰富,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和仔细研究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积极组织与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语文知识学习方式,以及更多的综合性学习机会。不过教师需明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个渠道和途径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文中的故事背景有所了解,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他们运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述,带着问题“楚王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习课文,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组合成立小组,将课文编排成小品、话剧或短剧,分别扮演文中晏子、楚王等角色,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历史情境,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从他的机智回答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
如此,以完成课文基础学习为前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活动,他们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将会很高,使其在身心愉悦中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意识等。
二、利用阅读教学契机,引导学生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重要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利用阅读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课堂上鼓励他们认真阅读,主动提出疑问,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疑释惑,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
在课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帮助他们增长见识、扩大学习范围,不断提升自我修养,通过阅读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三、结合实际生活资源,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中又存在着大量的语文元素,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资源丰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为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应该努力寻求语文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增添部分和生活相关的特殊专题,利用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读、写、听、说各个方面均有所发展。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语文现象,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渠道。
诸如,在进行《怀念母亲》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母亲节开设“感恩母亲”的学习专题,让学生认真整理文中有关作者生身母亲的事件,包括:“六岁离开生母”、“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母亲去世,作者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等,通过分析和交流使他们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接着,带领学生一起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以“感恩母亲”为话题进行自由讨论,使其谈论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深刻意识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在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以“感恩母亲”为题目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描述母亲,将个人真情实感融入其中。采用这样的专题式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
四、总结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贯彻落实综合性学习,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有机统一,强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相互整合,引领高年级小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渠道对语文知识进行综合性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洪霞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18):54-55。
[2]冯蓓蓓 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中的开展[J].课外语文,2016,(18):94。
[3]仁青曲珍 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探析[J].考试周刊,2016,(54):55。
论文作者:陆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综合性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论文; 母亲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