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266000
摘要: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AD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0周,以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71%,且治疗后2、6、10周末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BPSD疗效好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奥氮平;临床疗效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olanzapine in patients with BPSD. Methods 140 patients with A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7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lanzapine and additional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The course was 10 weeks. PANS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ESS was used to assess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7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NSS at the end of 2, 6 and 10 week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Olanzap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BPSD; Olanzapine; Clinical efficacy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能记忆力减退,常伴发精神行为,概率达到了老年痴呆患者的60%-98%[1]。为探讨奥氮平的疗效,特选取14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1到2013.12来我院诊治的140例A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有男37例,女33例,年龄在65-90岁,平均年龄为(74.32±3.22)岁。对照组有男36例,女34例,年龄在64-89岁,平均年龄为(73.56±3.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上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
1.2治疗手段
实验组给予患者奥氮平治疗,每日一次,起始剂量为2.5mg,温水送服,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适量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20mg/d。对照组给予患者利培酮治疗,每日一次,起始剂量为0.5mg,温水送服,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适量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4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周。
1.3疗效评定方法
治疗前与治疗后2、6、10周均选择PANSS及 TESS进行评定。疗效分为基本痊愈、显著效果、有效及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采用t检验,均以(x±s)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分别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AD患者进行治疗10周后对比发现,奥氮平总有效率95.71%,而利培酮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PANSS量表与TES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6、10周进行了PANSS与TESS评定。两组PANSS量表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而两组的TESS量表评分比较则是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常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
临床上,BPSD患者常会应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奥氮平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疾病的药物,对组胺、5-羟色胺、多巴胺D等受体有着非常高的亲和力,治疗AD患者精神障碍疗效确切[2]。针对BPSD患者应用小剂量的奥氮平,一般不会出现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AD患者用药前我们需要注意,药品说明书指出AD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可能增加死亡风险,而临床实践也证明,AD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会加速患者认知功能衰退速度。因此在对BPSD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治疗可能获得的收益及风险,知情同意后再开始用药[3]。在精神症状稳定后应及时减量或停药,若症状反弹可再次使用。
总之,对BPSD患者的治疗,奥氮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但在临床推广应用中,建议小剂量起始,个体化用药。
参考文献:
[1]段芙蓉,鲁晓亮.六味地黄丸和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作用的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4,12(10):58-59.
[2]刘顺兰,邹志礼.国产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6,42(29):3548-3550.
[3]康慧敏.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014,12(3):320-322.
论文作者:衣磊 李吉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精神论文; 两组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