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价值观时代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_相对主义论文

多元价值观时代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_相对主义论文

价值多元时代的学校德育改革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启示论文,学校德育论文,价值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马克斯·韦伯的一句隐喻:我们正处在一个“祛魅”之后的诸神不和的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更加民主、更加开放,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各种各样的价值主张纷然杂陈却又常常彼此对立、冲突。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现代人包括青少年的道德生存困境,即“价值多元的环境中,个人的道德意义失去锚点,造成一种‘存在的’(existential)不安和焦灼。”[1]所有这些都对我国的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的德育改革必须要致力于解决价值多元社会青少年的价值观混乱和道德生存困境问题。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道德教育改革历程

美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已经进入价值多元时代。为帮助儿童摆脱越来越严重的道德混乱问题,美国教育界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涌现出了众多的道德教育改革和实践模式。下面对这三种道德教育模式加以简要述评,期望为有着类似处境的中国当前的德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价值澄清学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等人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现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充满价值冲突和混乱的世界上,在复杂多样的价值和选择面前,儿童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陷入价值混乱之中。因此,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儿童从众多的价值观中自主选择自己所喜爱并感到满足的部分,从而澄清、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按做出的选择行事。拉思斯等人坚持个人相对主义立场,认为人们赖以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念是个人经验的产物,是个人关心、反省、选择的结果,因而价值从根本上是个人的、相对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认为不存在一套超越个人的、普遍有效的价值准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是按照他自己的价值观行事。”[2]因此他们反对学校、教师向学生传授或者灌输某种特定的价值内容,强调道德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评价的过程,教给他们一些澄清自己价值观的技巧和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不对学生具体的价值主张作出正当与否的分辨和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念仍然是一个是非不明的模糊概念。尽管价值澄清学派的初衷是想解决儿童价值观混乱问题,但事实上它却加重了这种混乱。[3]

应当看到,价值澄清模式在反对传统灌输式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发展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等方面不无积极意义。但是总的来讲它在面对价值多元这一事实时采取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在理论上,它割裂了价值的个人性、相对性与普遍性、绝对性的联系,只承认和接受道德的个人性和相对性,否认人类社会公认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和绝对价值的存在,把道德看成是个人情感和自由意志的表达。在实践上,它片面强调技能、方法等形式特质的培养,否定具体道德内容教育的合理性,走的是一条“无道德的道德教育”歧路。它尊重儿童自由选择和自主判断的权利,却又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自动放弃了学校、教师的价值引导职责,实行的是一种无导向的教育,实际上消解了学校的德育功能。“很难理解一个人如果不事先了解他们要遵守的规则怎么能自发地遵守规则,”[4]也很难想象没有任何内容的价值技巧和方法的教育会产生很好的实际教育效果。可以想见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如果青少年事先没有习得一定的价值规则作为道德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和基础,而教师又不作适当的引导,那么他们的价值选择只会更加盲乱。价值澄清学派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无道德的道德教育”和“无导向”的德育模式,无益于解决青少年的道德困境问题。美国学者A·威尔森在他的《美国道德教育危机的教训》一文中特别指出,“其他国家可以避免美国的错误,即摒弃无效而且失败的价值观净化法(即价值澄清法——笔者注)。”[5]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价值澄清学派在美国慢慢衰落下去,柯尔伯格倡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逐渐取而代之。柯尔伯格试图扭转价值澄清方法的道德相对主义困局,主张道德普遍主义,认为人类文化虽各不相同,却拥有趋向道德成熟的相同步骤、阶段,以及相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道德原则。道德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道德思维能力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但是,柯氏所说的道德原则是指一种普遍性的选择方式或思维方式,以及一种抽象的形式法则——公正原则,并不涉及具体的实质性内容。在具体的道德内容上,他“依然持多元论的中立立场,避免对不同的具体价值观作出善恶正当的判断,而是留给个人自主决定。”[6]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柯尔伯格也反对教儿童具体的道德标准和内容,他的教育方法同样也不作正确与错误的分别,[7]在这两方面他与价值澄清学派并无本质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柯尔伯格还没有完全摆脱相对主义的纠缠,因而他仍然不能事实上也没有解决好青少年的道德迷失问题。

由上可知,作为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际最有影响力的两种道德教育流派,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发展学派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它们试图“悬空”具体的价值标准,转而采用纯粹的形式技能培养的方法以达到既避免道德灌输又解决儿童价值观混乱问题的目的,却适得其反。到了八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更加糟糕,“贪婪和欺诈被大家认为是极其平常的事情。”[8]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美国的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呼吁,学校、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授一些人类共享的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来让学生首先就明白什么是正当的、什么是合理的,从而最终减少他们的道德混乱。为适应这一社会要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以传承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特色的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广泛兴起,至今已日趋成为该国道德教育的主流。因为它是在二十世纪初传统品格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故也称之为新品格教育运动。

新品格教育学派不赞成价值澄清理论否认存在一套公认的社会价值观的看法,他们认为确实存在一些普遍共享的、客观上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例如诚实、责任、礼貌、自律、同情、宽容、尊重他人等等,认为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美德。学校品格教育就是要用这些基本美德和核心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为它们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某些共同本性,拥有这些核心价值观就可以使人们在类似的情境下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动。[9]与前两种模式不同,新品格教育虽然也关心道德推理与评价过程,但更重视道德内容的传授,而且反对在道德教育中保持价值中立,认为在社会道德状况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学校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从上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学校德育改革经历了由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我们认为,这一转变从根本上源于人们对多元社会是否具有普遍性道德或绝对价值的不同认识。新品格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可纳明确指出,“即使在文明冲突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10]而以价值澄清学派为代表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坚持道德的个人性和相对性,否认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否认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的存在(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仅承认抽象层面的公正原则的普遍共享性),因此它们都避免教授某种具体的价值内容,都不对学生的价值观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而是任由学生自由决断。对此,有学者批评道,“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的相对性则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价值等级的存在,事实上是取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奉行的是放任主义的教育策略。这种教育所可能导致的结果恐怕只有混乱和无政府状态。”[11]实践表明,以相对主义的理路来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挑战,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从人学的角度看,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人片刻也不可能走出人与人的关系。[12]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这就决定了人类社会必然要达成基本的价值共识,遵循普遍的道德规范,否则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秩序就难以维系,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崩溃。而且,人类道德发展史也证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大家普遍认可与遵守的核心价值观。自古以来,像诚实、守信、正直、仁爱、友善等基本价值规范具有超越文化、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也就是说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卢梭曾言,“看一看世界上的各民族,并浏览古今的历史,在千差万别的风俗和习惯中,你到处都可以发现相同的善恶观。”[13]“在任何地方人们都把遵守自己的信念、为人慈善和慷慨看作美德,把不仁不义和不忠不信看作邪恶。”[14]此外,从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来看,道德教育并不能抽象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而必须建立在人类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彼特斯曾指出,“无论从社会安全还是自我保护来说,都要求我们必须向年幼儿童教授一套基本的道德准则,当准则内化以后,他才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调节他自己的行为。”[15]特别是在一个价值多元混杂的时代,青少年如果事先不掌握一些基本的、核心的价值准则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基础,那么,他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价值现象时就不可能做出明确、理智的选择。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社会问题,当前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经历‘价值中立’、‘价值虚无’的思潮后,均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面对价值观渐趋多元的现状,各国都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若干共通的、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16]

综上所述,考虑到六七十年代相对主义价值论曾经给学校德育带来的不良后果,考虑到人类普遍道德和绝对价值存在的重要性和实然性,考虑到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我们认为,新品格教育虽然本身还有待完善,但是它纠正了相对主义、形式主义德育拒斥任何实质内容教育的极端性,适应了当今社会对加强基本价值规范教育的紧迫要求,反映了人们对道德本质和道德教育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当前德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

A·威尔森先生指出,“正当中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文化与社会变迁现象横扫全国而竭尽全力,以便有效果地教导下一代良好的道德标准时,或许可以从美国过去的经验里,从他们的错误与成功中学习到有益于中国的教训。”[17]我们目前的德育改革与美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德育改革在所面临的处境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教训吸收他们的经验,使我国的德育改革少走弯路。

其一,自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人们对灌输式德育的不断责难和批判,以及对价值理解的个人性和多元性高度张扬,不少教师不敢大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师的价值导向作用也正在削弱,一种“怎么都行”的德育观正以改革的面目出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虽然我们不敢断言相对主义已在我国学校大肆蔓延,但是说它潜滋暗长也许不过分。国内有学者指出,随着存在主义、价值澄清模式及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强势影响,道德相对主义一时蔚为大观,大有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时尚之势;[18]“在价值多元社会中,学校德育面临着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19]从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育改革经历可以看出,这种相对主义的德育模式只会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更加模糊和混乱。因此,我国现今的德育改革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努力排除道德相对主义的干扰,从而保证它健康顺利地开展。

其二,如前面所述,我国当前的德育改革要致力于解决价值多元社会青少年的价值混乱和道德困境问题,而相对主义的理路又不济于事,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近些年来,美国、新西兰等国纷纷由道德相对主义向“核心价值观”回归的改革趋势启示我们,一要加强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二要强调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前者主要是为了避免德育内容的空洞化和形式化,把加强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而后者意在加强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免放任自流。

1.所谓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社会中居于基础地位,被普遍认同、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具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的特点。它不仅是人们分辨是非判别善恶的基本标准和尺度,也是人们据以行动的基本价值规范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他有怎样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这些基本的价值规范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否则整个社会就会走向崩溃。

对于青少年来说,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处于价值忙乱中的青少年构建一个人生价值坐标。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并存,致使原来的绝对价值或价值共识丧失,这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价值混乱和价值迷失,所谓“找不着北”很好地勾画了他们的价值生活困境,他们仿佛是“被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原始森林而丧失了方向感。而基本价值观的学习不仅使他们获得了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从而据以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也可使他们找准人生的价值航向从而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有资格“是其所当是”。

所以,在新课改中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自由,另一方面又要大胆地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规范,因为后者是价值选择不致于盲目错乱的前提和基础。

2.鼓励学生对价值现象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基本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对学生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和分辨。因为各种价值之间具有等级差别,各种价值理解之间、价值判断之间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事实上,青少年学生的多元价值解读也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也就是要对学生的价值理解和价值选择进行合理性分辨与反思,要对学生的价值判断进行再判断、再评价。相对主义德育否认各种道德或价值判断之间的等级差别,以及在它们之间进行任何比较和评判的可能性,[20]因而它们主张在各种道德及价值判断与选择之间保持价值中立,放弃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给学校德育带来过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标签:;  ;  ;  ;  ;  ;  ;  

多元价值观时代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_相对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