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林业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与纽带,这已是当前人们的共识。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一方面是自然界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林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作用,即通常所说的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职能。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我国,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比较严重。解放后,林区经过了开发和天然林的过伐,尽管通过人工造林,林地面积有所增加,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但其前景堪忧,有不少林分(注:林分即森林经营的最小单位。)是不可持续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如何保护和恢复森林才能达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且又快又省?迄今人们对持续发展的讨论,多限于理论上,真正谈到实践的为数甚少。本文试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森林资源和林地应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要。这些需要是指对森林产品和森林服务功能的需要,如木材、木质产品、水、食物、饲料、燃料、保护功能、就业、游憩、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多样性、碳的减少和贮存及其它林产品。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保护森林免受污染(包括空气污染)、火炭和病虫害的危害,以充分维持森林的多用途价值。”
显然,要实际衡量森林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需要有一套标准和指标。国际上已分别在“亚马逊行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行动”、“赫尔辛基行动”、“蒙特利尔行动”中分别提出了七大类标准和52项指标。我国参加了“蒙特利尔行动”关于温带和北方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这些标准和指标目的是向公众提供关于可持续经营的共识,而不是为直接评价经营单位而用的。一般说来,它涉及到三个层次,即全球水平、国家级水平和单一林区水平。目前,我国林学界也正在研究这些标准和指标的应用范围和可行性。
当前,国际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许多国家正进行着实践性的研究。它们是:
(一)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意味着在国有森林和草地代表多样性的、健康的、多产的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前提下,结合人的需要和环境价值,通过生态途径,达到国有林地和草地的多用途经营。经营中要遵循4条原则:①保持土地良好状态,实现持续的生态系统;②在地力可持续的范围内,满足人们依赖自然资源得到的食物、燃料、住所、生活的需要;③对社区、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做出贡献;④使土地和资源间的平衡和和谐,通过平等地兼顾地区之间、世代之间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不仅满足这代人的资源需求,而且为满足将来后代人的需求提供选择。其经营目标是:①维护所有当地物种的生存;②维护在保护区内所有生态系统类型;③维持和促进化学和生态过程;④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维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潜力。这也是“蒙特利尔行动”的要求。
(二)近自然林业
近自然林业也可叫生态经营森林,是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实践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方式。它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其目标是使森林接近自然状态,即适合立地条件,把森林培育到相应的立地水平,并相应地发挥其功能。近自然林的经营活动包括:适地适树,优先考虑天然树种;小面积或单株采伐;避免皆伐;营建全龄混交林分;促进保护珍稀树种;保护稀有群落生境;天然设置林缘。波兰在已确立的在生态基础上尽可能接近自然林业经营的长期目标中,为林业规定的任务是:“保持森林,恢复生态,稳定物种丰富和层次尽可能多的混交林,以保证森林的多功能。”正因为这种经营方式的目标是接近自然状态,因此,称其为“近自然林业”、“适应自然的林业”或“生态林业”。
(三)综合森林经营
它是按照与木制品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目标相一致的方法,指导森林的规划过程,其目的是导向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是“全球关注、局部行动”的事情,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部门的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落脚点必然是具体的区域、具体的空间。在区域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下,林业经营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可具体到景观水平和森林生物群落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可持续经营应按下列基本要求进行:①当代人的森林经营不危害后代人对森林的经营;②保持森林长期的健康、活力、更新能力和生产力;③发挥森林的全部价值和效益;④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它又必须以满足生态上可实施(环境上健康),经济上可实现(负担得起)及符合社会需求(政治上可接受)为准则。
就目前为止,除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的实践较久外,其它国家的实践探索还是为时不久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共同进行实践性探索。
二
我国是一个少林、多山、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作为抗灾、减灾重要支柱的森林,不仅历史上破坏严重,所剩无多;而且解放后,我们又走了一条传统林业发展的老路,致使天然林过伐严重,新造林树种单一,耕作方式落后,大大降价了森林抗灾、减灾的能力,而且不少林分又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其它多项生态工程的深入开展,我国政府在确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策的同时,又组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期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为抗灾、减灾和实施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荒山、荒坡宜林地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有林地的经营、利用和更新上,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营道路。
过去,我们过分强调了人工造林。不论荒山、荒坡宜林地,还是有林地伐后更新,一律进行人工造林来恢复森林,形成了大面积的针叶、同龄纯林,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多次重复造林不见林的情况屡见不鲜。新造人工林分抗性差,易发生病虫害,并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单位面积生产量低下。由于整个造林技术(耕作技术)落后(如南方的劈草炼山和全垦造林、抚育),不仅大大丧失了原来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又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森林的环保功能大大下降。为此,在加强天然林保护的同时,必须认真探索恢复森林植被的方式。
天然林保护既应包括已列入规划的大面积国有林区,也应包括南方集体林区在一定坡度上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天然林除了列为绝对禁伐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并不是都不可采伐利用的,只是近期要严格禁止,因为过伐严重,需要一个恢复时期,待其恢复生机以后,即可按科学的经营方式进行采伐利用和更新。南方集体林区的天然次生林更要有一个恢复过程,同时还要根据经营目的进行一定的森林抚育,使其健康生长发育。
三
封山育林是荒山、荒坡宜林地恢复森林植被既经济又有效的一种方式。我国早在解放初期的50年代,就大力号召封山育林,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曾被当时的日本学者誉为“中国的新式造林法”。但是,50年代后期,受“左”的思潮的干扰,这一工作被当作“无能”的表现,既无政策保证,又无经济支持,使封山育林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尽管如此,由于这一方法经济有效,不少山区半山区县的绿化,大部分还是借助于封山育林的。
所谓封山育林,就是把经过人们多次破坏的荒山、荒坡宜林地封闭起来,禁止人和牲畜的破坏,使当地植被沿着进展演替的规律生长发育,并在人工科学抚育的情况下恢复成林的一种方法。由于各地立地条件的差异,其形式有:封山育草、封山造林、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等,这些做法是根据各地的不同具体条件开展起来的。其实质是:始在封,即给植被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自然条件;重在育,即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需求,在植被恢复起来后,给予科学的抚育管理,通过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使其按人们的经营要求发展,以达到其经营目的。
由于封山育林这一工作是林业部门组织的,和人工造林一样,重点放在了乔木上,而忽视了灌木和草。在经过了多次失败后,人们才意识到,要根据各地的封山育林带的立地条件,实行乔、灌、草并举。在南方集体林区,由于产权不落实,封山育林后林木被认为是天然生长的,往往形成土地所有者和租地经营者的纠纷。所以,租地经营者,特别不少国营林场宁愿花钱人工造林,而不愿封山育林。
森林和林地是否达到了可持续经营的要求,要看经营措施是否符合自然规律。一个区域内群落的演替与发展是经过很长的历史过程,循着进展演替的顺序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达到演替顶极的群落,系统稳定性强,生物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恢复能力也强,如中南亚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便是这类林分。
我们之所以强调封山育林,是因为这种自然恢复植被的方式是循着进展演替的方向发展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人工造林很难达到这一点。在中南亚热带砍掉残次阔叶林而人工种针叶树的做法,则走上群落逆行演替的道路,应引以为戒。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水平不高,连适地适树的技术要求都做不好的情况下,封山育林则更显示了其优越性。
综观我们的实践,封山育林具有如下一些优点:首先,通过封山育林,自然生长的植被是乡土优势树种,生长快,生长量高,抗逆能力强;其次,它可以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群落,也解决了中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问题;再次,封山育林本身就是乔、灌、草一起上的,因此加快了绿化的步伐,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控制了水土流失,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封山育林花工少、成本低、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如果规划得好,结合薪炭林建设,更便于近期解决山区经济困难。
当然,这并不排斥选择适当的宜林地段,采取高技术和高投入的方法发展适量的经济林和人工商品林,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林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山区仍处于原始经营状态。我们过去采取的人工造林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失败的,特别是中亚热带地区大量采伐常绿阔叶林而主要种植杉木的做法不仅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造成树种单一、抗逆能力差、单位面积生长量低,而且由于技术落后,还破坏了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森林防灾、减灾的能力。
四
在有林地区如何恢复植被,同样存在两种方式、两种结果。凡是皆伐区进行人工更新的均不如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效果好。德国是林业发达的国家,森林经营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并且是不少有名的森林经营理论的发源地。德国经历了人工造林(针叶纯林)——人工造林、针阔混交林—近自然林业的曲折道路,最后又落到了近自然林业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任何一种经营方式,既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与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美国在实行生态系统经营的问题上就遇到了私有制的严重阻碍。
亚热带地区的植被演替包括进展演替和逆行(退化)演替两个方面。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地区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如不受外界强烈干扰,整个群落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但群落中各种群间的变化经常不断,这是一种群生态适应对策的表现,越是稳定的群落,这种状况越明显。
根据我国林业学家多年来的研究,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的生态功能是非常显著的。一般来说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的功能比其它植被类型显著,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它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相对稳定,同时形成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常规下,常绿阔叶林在这一地区应保持在有林地面积的2/3为适。常绿阔叶林不仅是维护亚热带地区生态平衡的最有效因素,而且也是我国最宝贵的生物资源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国常绿阔叶林面积不断缩小,一方面与当时市场杉木紧俏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阔叶林在当时经济条件下加工技术不过关,除少数几种珍贵林木外,都是低价品,群众称之为“杂木”。常绿阔叶树的造林技术不过关也是一个原因,以致数量锐减,且未引起重视。除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外,真正像样的林子已为数不多了,尽管在面积上还有一定比重,但大部分是非常残破的次生林。即使这样,尽管这些林子生长力不大,但由于我国薪炭林建设未被摆上日程,这些林子倒成了群众砍柴的唯一去处。
这类林子如何恢复?有两种情况:残破的次生林和采伐区域的更新。对于残破的次生林,在划出一定数量的薪炭林以保证群众生活之需外,要进行封山育林,使其休养生息,并在科学抚育管理下,使之提高生长量和增强森林的环境保护功能。在采伐与更新方式上目前认识还不一致,有人主张小块状皆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有人主张择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二者相较,择伐作业技术复杂,难度较大,投入高,择伐后的林分年长量不如小块状皆伐,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但择伐也有其独到的优势:①基本不影响伐前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即使有影响,也是局部的,且能在短时间恢复;②更易于较快培养大径材;③基本上能按人的意愿选择伐后的树种组成,特别对保护伐前林分的珍稀动植物是有利的,即有利于生物多样性,这也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所要求的。正因这样,世界各国的林学家大多主张择伐。
从福建顺昌县的实践看,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比人工造林经济有效,其年生长量还要略高于丰产林的水平。该县在小块状皆伐的林地上,如果伐前林下有3000株/公顷以上分布均匀的幼树,伐后就采取封山育林,1~2年即可郁闭成林,之后再进行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可按培育目标进行定向培育。这种方式投入少、成林快、收益大,能百分之百保存原有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