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二元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解释--网络经济与生产方式关系系列研究之一_网络经济论文

网络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解——网络经济与生产方式关系研究系列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方式论文,网络经济论文,资本主义论文,新解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8)07-0008-05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网络经济,使21世纪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这个网络社会“不是未来学,它分析的是正在浮现的新社会结构。……此社会结构为网络社会……它以全球经济为力量,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或所有组织的既有形式”,“国家的新形式与社会的新形式也必须重新开始摸索”①,网络社会结构不仅呈现出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特点,而且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信息技术革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伟大的变革。经济全球化要求资源、资本在全世界内流动,谁走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前列,谁就占据了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已经显现出带领整个世界由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进军景象。处在新旧经济时代交界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问题,首先必须从网络二重性说起。

一、网络的二重性与生产方式的涵义

(一)网络二重性与生产方式二重性

网络(network)是由节点(nodes)和链路(links)组成的系统,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节点是一条或几条线路互连的交叉点,链路是连接节点的线路,网络经济中的“网络”是以计算机物理网络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经济网络。与经济一样,“网络”也具有二重性,它既有物理网,也有经济网;既有实体网,也有虚拟网;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按照网络所承载的内容看,它既有技术内容,也有经济内容。本文从内容来界定网络二重性——技术网络②和经济网络,二者的相互作用与连接形成了网络经济。

技术网络是以自主计算机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实体网络。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计算机网络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后来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到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商业化运作。尽管使用方向发生改变,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固有技术性质却没有改变,它作为一种网络结构符合发明者的需要:“无法由任何中心控制,而是由好几千个自主的电脑网络组成,可以绕过电子障碍,以无数种方式连接”③,在这个网络结构中,所有的节点都同等重要。20世纪70年代苹果公司首部商品化的“微电脑”产生,1981年IBM把自己的微电脑称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成为微电脑的专属名词④,这都意味着自主计算机的产生。所以,技术网络是自主计算机互联互通的集合,从它产生起就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网、城域网、区域网、国家网、国际网,甚至形成了全球网络。这种全球性网络技术创新“包含了一组在不同空间层级上和层级间运行的复杂的网络和过程,从全球到国家,再到区域和地方。”⑤因此,技术网络是20世纪9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信息传递与处理技术,它把所有的计算机联结成互联网并与旧传媒共同组成庞大的信息网络,为信息交换活动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也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行为奠定了技术基础。

“经济网络”最早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理论。在技术基础之上,网络系统内部各种不同的构成要素纵横交错构成了网络结构,从而形成社会化的经济网络。恩格斯早就在其著作中提出过,生产和交换就是经济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和纵坐标通俗地讲就是“一横一竖一点”,若干个“一横一竖一点”经纬交错便形成了经济网络。事实上,经济网络从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经济网络所涵盖的经济关系、建立的技术基础不同而已。

技术网络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经济网络则是生产关系的网络化表现,技术网络对经济网络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马克思说:“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生产关系”⑥。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方式,是连接社会(即人与人)和技术(人与自然)的介质。作为媒介的网络,必然表现出亦彼亦此、非彼即此的二重性。

(二)生产方式二重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制造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的方式。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过程中就涉及到了基本的经济制度、劳资关系、生产的方式以及科学技术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渗透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表现形式不同。因此,生产方式既反映了某一特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反映了这一社会的生产关系及该社会的劳动方式。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广义的),既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广义的生产方式同样采取二重形态,即生产要素的人文结合方式与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即生产方式的社会结合方式和技术结合方式。其中,表现生产关系性质的人文结合方式中,既包含着狭义的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也包含着经济活动的联结方式——经济活动的交换方式(见图1)。

图1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纵坐标⑦

很显然,生产方式二重性与网络二重性具有一致性,正是因为生产方式具有了二重属性,才赋予了作为生产方式载体的“网络”(网络经济中的范畴)也具有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典型,其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考察。从狭义的角度上理解,是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结合为制度基础的、以市场为运行机制、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生产过程,以及决定其过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联的形式;从广义上理解,资本的生产方式还应该包括资本的运营方式和资本的分配方式。狭义的资本生产方式是广义的资本生产方式的基础。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在属于它自己的资本本性上来——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本性。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最主要的后果,就是资本把科学技术引进直接生产过程,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从此以后,资本生产方式就站在一个能够适应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的物质基础之上;并且由此之后资本生产方式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有了客观的基础。资本生产方式内在具有追求价值增殖的动力,外在具有市场竞争压力,同时还具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价值张力。因此,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二、基于网络二重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技术网络

21世纪的今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丧钟已经敲响,反而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网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继续发展,这得益于它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对经济整体有广泛的影响,改变整个系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这种技术变革不仅带来新的产品、服务、系统和行业,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经济系统的几乎所有方面……变革超出了具体的产品或生产技术,而影响到了整个系统的投入成本结构、生产和流通。”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技术网络,这是推动它走向新经济的根本物质力量。

计算机网络(即物理网络)是自主计算机的互联集合,不能把它同于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或具有主从关系的从属系统,它是自主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某种链路互联的集合,只有自主计算机出现后才能形成真正的计算机网络。从大多数计算机文献中可以发现,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通用定义是,依靠通信手段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自主计算机本身是网络不可缺少的硬件元素,是被连接的对象,各个自主计算机互联互通的实现需要各种技术。计算机网络是几种技术的集合,它包括计算机领域和通信领域的两种技术,具体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软件和硬件)、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光纤技术、通信技术等,除此之外,还有网络协议。解决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数据库)的通信技术先于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与高新技术联系在一起,高新技术有计算机技术(计算和存储)、光纤技术(传播速度每秒钟30万公里)、数字化技术(能把信息压缩和解压)。这些便于信息的压缩、存储、传递和显示的技术总和构成了计算机技术网络。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技术网络,它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可以向全世界(在理论上可以是向全宇宙的)无限伸延的信息交流平台。这就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超功能电子计算机为终端、以光纤光缆为主干、以宽体宽频、以数字化技术为信息载体、以普及化PC机为细枝末端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技术网络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化技术、国际化技术,因而它也为信息共享的社会化、国际化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

“自主计算机的出现排除了主从关系,如果一台计算机可以强制地启动、停止或控制另一台计算机,这就不是‘自主’;一台主控机和多台从属机的系统不能称为网络”⑨。自主计算机与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相呼应,计算机网络十分契合经济网络的本质。这两个网络一对接,网络技术就像给经济主体注入了“几万伏的电压”,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开始前所未有地深化和广化,这反过来又促进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两张网就这样螺旋式地相互推进。因此,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变形,“网络”既是支撑“市场关系”(从而整个经济关系)的技术基础,又是市场关系(从而整个经济关系)的崭新形态,网络的技术性和经济性体现了网络经济的整体性、系统性、交互性。

网络经济中的技术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交往方式、交换方式、市场经济通讯联系方式以及一系列的方式,成为现实经济社会的技术基础。像经济史上的每一次技术变革一样,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所造成的最为深刻的社会影响,一定是在经济社会的形态打上网络的印章。网络经济中的各个市场主体都是自主的,这就相当于计算机的终端,是否与主机联机都自主决定,这就是一种互联,也正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市场经济研究的不是孤立的点、狭隘的范围,而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互联系统,网络经济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站到适合它本性的技术基础之上了。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网络

从经济意义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网络系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中就提出过:“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相互影响,以至于他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⑩因此,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个经济网络。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研究的是人类一般经济规律,而人类的一般规律是由个别构成,一般寓于个别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在这些个别之中选取的一个样本而已。针对杜林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生产和交换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生产和交换的方式不同而已。原始社会,交换的对象是活劳动的交换,如男耕女织,而不是男米女布。在交换产生的初期,自然经济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是物物交换,早期不计价值量。商品出现后,交换不仅有量的规定,而且还有质的规定,是质和量的统一。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价值经济。恩格斯正是在这个框架内来研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交换的对象不同于其它社会的交换对象——它是等量价值的交换。恩格斯指出,实际上,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生产和交换是经济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经纬交错便形成了经济网络。

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直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1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整体的、系统的、交互的经济网络。广义的生产和交换构成了社会经济网络,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仅仅是以资本雇佣劳动为基础、以等量价值的交换为原则、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经济网络。

在现代市场网络中,每一条链路上必然存在若干个节点——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层级的价值链。这些价值链是由多个生产的横坐标与交换的纵坐标交错而成。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大多数企业是多角化经营,每个消费者也存在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条生产的横坐标可以与多个交换的纵坐标相交,一条交换的纵坐标也可以和多个生产的横坐标相交,构成了复杂的经济网络。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作用下,企业的供应链、客户链等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网络在技术网络的基础上愈加成为一个整体,经济网络与技术网络遥相呼应与对接,形成了当前的新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事实上,企业网络尤其是生产网络“是极端复杂的结构,具有错综复杂的联系(水平的、垂直的和对角线的),形成了经济活动多维、多层的框架结构。”(12)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络经济这张网才真正是市场经济的崭新形态,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崭新形态。市场由于网络的介入而发生变形,获得市场信息的方式由于网络技术的介入而发生革命,市场价格关系、供求关系、结算关系、信用关系将由于网络商务这一形式而发生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所以,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机制、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的监管、调控、法制体系、意识形态,总之,一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因素都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发生变形、变态乃至变迁的过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面临的冲击与变迁

(一)网络经济的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

首先,网络经济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变革。世界经济全球化就是信息化、网络化,没有信息化、网络化就没有全球化。“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流动的现代性。在这里,流动指的是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全球化就是时空压缩,全球化使得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及时互动的社会。”(13)在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共同推动下,将引起现代经济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服务过程、分配过程以及现代产业体系结构、国民经济体系结构发生全面的革命,并将由此而引起生产制度、运营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管理制度、产权制度的内部结构发生革命性的变迁。作为经济形态,既需要研究技术基础的新形式,例如信息化、网络化等问题;也要研究制度形式,例如市场制度、信用制度、资本与雇佣劳动制度的新形式。

其次,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消费资本化。在网络经济中,经济大背景由短缺经济向丰饶经济转变,由供给方规模经济向需求方规模经济转变,卖方市场不再是网络经济市场的特征,买方市场正在形成,而且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与供给者真正形成一种供求的互动,消费日益资本化。网络经济中,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体验的丰富使消费者需求偏好成为一个动态的变量,它不再是被忽视的抽象的理论死角。在此背景下,“消费资本化理论”(14)得以产生,就该理论中阐述的消费和需求的重要性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与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它从不同的视角彰显了消费者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再次,自由、平等、独立、自主和开放的经济特征得以彰显。在工业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具有霸权性质和强权性质的生产方式,到处是不平等、单边主义、强权和霸权指引下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网络经济下的技术基础决定了参与经济活动的所有个体必然是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网络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具有开放的特征,经济主体只有具备此特征,才能融入到今天的网络经济活动之中。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主体的观念、行为乃至制度安排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运作”(15)是必须遵循的原则,维基百科全书的诞生就是例证。

最后,资本本性的变革。世界经济作为一个网络系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仅仅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之间互联互通,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网络外部性,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想真正融入这个网络经济社会中必须改变、发展和扬弃自己,不能再仅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而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利益的得失。从华盛顿共识到联合国共识、从只关心各国自己的发展到关心整个地球家园的共同未来,就显示出未来变化的端倪。在这深刻的变化过程中,资本价值增殖的本性越来越受到约束,即资本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生产资料的资本性质将逐渐被消除,变为如马克思所说的由社会共同的、有计划使用的、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东西。同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拥有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交换方式、不同经济制度的民族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彼此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被看作未来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走向大同的技术基础,这个世界大同并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世界大同,因为在网络二重性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会发生深刻变化和扬弃。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和扬弃

首先,网络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和扬弃的桥梁。网络经济不仅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崭新形态,也是构架在市场经济与未来经济之间的桥梁。由于网络经济植根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决定网络经济在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一个矛盾:网络技术一方面作为一种公开的、透明的、一定要突破各种形式壁垒的、社会化的力量,和它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由产权和经济收益制约的、必须有所垄断、有所保留、有所回报的技术要素之间关系的矛盾,成为网络经济向前发展和演化之动力,网络经济具有动态的性质决定了它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未来经济过渡之桥梁。

其次,网络二重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进的根本动力。网络二重性实质上是代表新生产力的技术网络与资本主义现有经济网络关系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16)那么,在网络经济中,研究生产方式的变革应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起点。《世界是平的》一书指出,世界变平有十大动力(17),其中有七个动力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还包括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甚至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全球化。因此,在网络二重性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化过程中将不断改变、扬弃自己,甚至走向其对立面。

再次,绿色投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中性扬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化过程中,资本在当代出现了新的形态,绿色投资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中性扬弃。在当代研究经济不能不研究两个重要约束:天气变暖问题和后京都时代问题。而天气变暖问题与资本结合的绿色投资即为资本的“中性扬弃”。目前世界经济论坛上的CEO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天气变暖问题和后京都时代的问题,绿色投资已经成为世界大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风险资本开始聚焦到绿色产业上来,节能减排的绿色技术成为继生物技术和软件之后,风险投资涉足的第三大领域。在绿色资本运营过程中,网络成为绿色投资的工作方式,世界领军的企业已经探索出新的资本运作的商业模式。绿色技术风险资本网络(Cleantech Venture Network,http://cleantechnetwork.com)和绿色世界传媒网络(Greener World Media Network,www.greenerworldmedia.com)是通过网络化的工作方式来运作绿色资本的典范(18_。

最后,服务经济、合作经济、互惠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未来走向。资本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它要在内部自我扬弃,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就包含着对它自身的否定,即马克思所说的“扬弃”。自我扬弃一定会同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冲突,即突破市场界限和资本增殖的界限,表现出来的就是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联合国共识——追求人类共同福祉,这将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未来走向。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的预测,未来经济是一种“互惠经济”、“服务经济”、“合作经济”。当前网络经济中出现的长尾经济、维基经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互惠经济、合作经济的特征。在服务经济形态下,产品将会极大丰富,经济主体更多追求的是非货币经济。用长尾理论概括为“需求曲线开始于头部的传统货币经济,终结于尾部的非货币经济。头尾之间则是两者的混合体。”(19)之所以将长尾经济称之为经济,“是因为这个领域中也有一种吸引力毫不亚于金钱的财富——声誉。声誉是用一种产品吸引了多少注意力来衡量的,它可以转化成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工作、头衔、拥趸和各种各样诱人的商机。”(20)

结语:毫无疑义,21世纪,既是“网络”构建新经济形态的世纪,也是“网络”改造传统市场经济的世纪,还是“网络”演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纪。通过以上论述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当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过渡性生产方式,在网络二重性的推动下,它将如马克思所预测那样从资本主义的增殖经济向服务经济、非货币经济过渡。由此可见,以资本扩大再生产为重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着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其二,在网络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现有生产方式同样也会处于不断演进之中。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向人类最高理想的演进,关键取决于对中国公有资本理论的创新与应用,中国公有资本到底如何改革才能离共产主义最近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面对能源问题、节能减排、天气变暖以及后京都时代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背景下经济主体在资本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共同约束,资本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才能找到出路和方向。

注释:

①③④曼德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版。中文版译者序,第3、7,8,50页。

②这里强调一点:一般而言,技术网络包括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即“三网”。其中计算机网络起核心作用,因此,一提到技术网络,本文特指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网络又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后面有介绍。

⑤⑧(12)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6月版,第100,76,14-1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7页。

⑦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54页。

⑨[美]Andrew S.Tanenbaum,熊桂喜、王小虎等译:《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6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8页。

(13)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现代性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页。

(14)该理论的提出参见《互联网周刊》,2000年1月17日,张述冠:《“消费资本化”的倡导者—记王庆强和他的理论》;而对该理论的具体阐述参见陈瑜教授的著作:《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5)唐·泰昔斯科特、安东尼·D·威廉姆斯著,何帆、林季红译:《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6)《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页。

(17)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8)陈硕颖:《资本、绿色、网络的联姻——新领军企业的新商机》,企业研究,2007年10月。

(19)(20)克里斯·安德森著,《长尾理论》,中信出版社,2006年12月,第86-8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网络二元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解释--网络经济与生产方式关系系列研究之一_网络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