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_工业文明论文

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_工业文明论文

刍议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体系论文,理论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04)05-0025-04

毋庸置疑,社会文明始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理想。自从人类社会摆脱野蛮,步入文 明社会以来,全部社会发展都是指向更高的文明状态。然而,人类社会始终没有完全解 决野蛮与文明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状况中,固然存在着因生产力发展水平而造成的文明 局限,更内蕴着因剥削制度而酿就的文明障碍。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曾经试图通 过“三权分立”所形成的制约机制改善政治统治,但因其阶级利益的局限,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政治文明,更谈不上社会文明的系统建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无疑在消灭阶 级、消灭剥削的意蕴中,为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状态提供了可能。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逐步确立了物质文明、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 方向,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崭新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志。任何 一种文明都是建立在特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显性表现,因为,“物 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P81从这个 意义上讲,文明并非孤立存在的某种社会要素,而是社会各种文明要素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完整体系。作为社会文明的完整体系,任何一种文明的社会形态都是由政治、经 济、文化三个方面有机组成的,因而,一种完整的社会文明必然在不同的角度上分别表 现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行将胜利之前,毛泽东正是依据 这样的思路,勾画了先进文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他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的 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2]P709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有20多年了 ,而明确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则是近几年的事。在2001年1月,江泽民首先提出这一科学 概念,他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 明。”在2002年“5·31”重要讲话中,他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江泽民在考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 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正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 人完整建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前进的 方向。

所谓文明,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 总和。文明的内涵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以 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但在原始社会解体到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社会制度诞生以前的漫 长岁月中,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一直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 级压迫,文明的发展走着曲折起伏的道路,依然充满着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倒退的斗争 。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总体上讲,是经济、政治 、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现实的人类社会,正是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互相作用的统一 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 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 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 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 文明。毛泽东曾经分析过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他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 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 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2]P663-664在现实的社会生活 中,这三个方面也存在着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的状况。社会在发展,各种文明也在不 断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衡量社会进步的水平时,常常把这三个 方面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标准。

任何一种社会发展,其最终指向都在于追求人类社会的更高级的生存方式,都在于实 现更高层次的文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现代化即社会的现代文明化,而以现 代化为坐标的社会发展则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更新和提高。毫无疑问,深入探讨社会 发展基本趋势,揭示未来社会的文明走向,对于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而言,具有直接 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文明,是指反映着人类社会政治成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总 和的,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换言之,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 进步、积极、合理成分的积淀,文明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

在共时性上,任何一种文明状态首先都表现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总是把观注的视点聚焦于政治文明、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作用与关系上。然而,任何一个社会的既成文明程度不仅是该社会 现代化发展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暗示着该社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趋势。从这个意义上分 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又呈现出一种历时性的特征。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自人类社会摆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最先确立 起来的是以个体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血缘关系和个体人际交往为纽带加以维系的农业 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最初的生存方式,农业文明产生并存在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业社 会,以农耕牧渔的手工生产力为其基本特征。事实上,农业社会那种“田园牧歌”式的 理想追求完全是建立在“靠天吃饭”的基础之上的。在农业文明状态下,人们对于自然 乃至对于人类自身都缺乏必要的了解,表现出一种听天由命的无奈。由此决定,农业文 明仅仅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被动性的自在文明形态。

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生以工业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其基本 特征。工业文明立足于人类的创造力和人类自身的生存需求,以人类征服自然为基本价 值取向。正是在这种人定胜天的价值取向驱动下,工业化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为人类社 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随着以工业生产及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在全世界 范围内的不断扩展,工业文明逐步进入了成熟期,并且取得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真正 构成了现代文明形态。应该说,工业文明是人类摆脱自在状态,步入自主自为发展的标 志,它表现为一种主动性的自主文明形态。大工业生产铸造了以工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 代文明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现代化即工业化。然而。就人类社会发展的底蕴而 言,超越现代恰恰是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工业化的发展不仅铸造了现代工业文明,同时 也在呼唤着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过度的工业 化不仅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使人类自身的社会环境受到了伤害和冲 击。这种异化现象的产生,深刻暴露出了以工业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模式与人类的环境要 求之间的矛盾,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以后现代的方式尖锐地提交给了全人类。由此, 必然会导致人类价值取向的深刻转换,促使人类社会开始超越工业文明,指向人与环境 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未来的文明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中心,将实现人类社会 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表现为一种主动性的自觉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经工业文明而 走向未来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必然性 的趋势中,充分展现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由自在而自主进而自觉的转变,这是与作为社 会发展主体的人的素质逐步趋于优化完善相辅相成的。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正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诸如过度消耗资源、大量制造污染、无节制的人口膨胀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等等阻碍文明进程的消极因素也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滋生蔓延,严重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环境,也使人类社会环境趋于恶化。 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世人的强烈关注,也向世人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 新的趋向。1992年,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和要员云集里约热内卢,共同签发 了“环境与发展宣言”,表达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环境的优化这一共同心声。 显然,人类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人类社会的文明状态必将超越工业文明,指向人与自然 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的新的文明形态——环境文明。

当代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其对工业现代化负面效应的悲观主义思考给人类 敲响了警钟,从而诱发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格外关注。应当充分肯定后现代主义思潮 所具有的这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它使沉湎于工业文明巨大物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之中的 人们得以猛醒。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炬从一种更为积极的意义 上为人类社会照亮了新的文明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始终把在对旧世界的破坏中创建新的世界视为己任,因此,其 理论焦点始终具有高瞻远瞩的超现代意义。事实上,基于对工业现代化负面效应的深刻 认识,马克思主义早已把对环境的关注纳入了自身理论研究的视野。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并非是对工业文明充满敌意的否定,而是更具积 极意义的超越工业文明的思考。

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把握未来环境文明的理论底蕴 :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拘泥于旧 唯物主义所坚持的思辨式哲学思路,而是公开宣告:“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 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P18-19。据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一个不同于一般唯物 主义的命题表达自己的哲学基本立场,即:“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P31。从这样的基本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理论研究的主题定位于人与环境 的关系问题,并且明确主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P43。显然,马克 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基本观点,为我们阐释人类社会的未来文明形态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其针对西方先期工业化进程负面效应的理论研究中,不仅把“人 对自然的关系”纳入了理论的视野,也密切关注了“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研究拓展了环境范畴,使之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环境意蕴,而兼容 了社会环境。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环境包括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自然环境和反映 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环境两个部分。“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 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 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 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 特殊的性质”。[3]P43显然,正是被前人所改变了的自然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社会环 境,构成了任何一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因此它明确主张:“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 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3]P43。正是从这样的立场出发,马克思 主义阐释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社会革命看作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进 而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力量。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以社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历 史发展的全部理论,都向我们昭示着人类自身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即生态环境之间的 辩证互动关系,从而为环境文明研究展开了基本思路。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底蕴,也为社会主义在一种 更高的社会形态基础上,实现文明的进步和超越,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纵观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非同步发展。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囿于 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需要,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比,政治文明往往处 于滞后状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 ,也为真正实现政治文明提供了可能性。事实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内蕴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向。 可以说,只有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文明的实现才是可能的。 反之,只有高度发展的政治文明,才能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令世人惊诧的速度走向了现代化即工业化道路。毫无疑 问,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即工业化,这是中华民族几代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宿愿。 当然,当我们终于冲破了传统农业文明的羁绊,开始步入工业文明之时,先期实现工业 文明的西方却在向世人展示工业社会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物质成果的同时,暴露出了工业 化发展进程中的负面效应及消极意义。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西方工业社会 发展的教训,具有至关重要的警示作用。显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面对因工业化而 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困扰,而环境的恶化又必然妨碍现代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两难抉择。 我们可否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避免再尝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苦果?环境文明研究的现 实意义恰在于此。

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论阐释,还有待于实践的回答。然而,邓小平理论无疑已经给我们 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首先,“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之必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 之必需。我们绝不能面对工业化的负面效应和消极意义就因噎废食裹足不前,放弃发展 是没有出路的。很难设想,一个从未经历现代化进程的民族会产生超越现代的真实动力 。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发展战略,尽力减少乃至于避免西方工业社会发 展所造成的环境恶果。或者可以说,环境的综合治理,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 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予 以格外关注的重大问题。现代化与环境优化并举,这是我们避免片面工业化负面效应, 开创新型社会文明的必由之路。

其次,立足于环境文明的思考,制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对策,无疑还有待于实践作出 回答。然而,邓小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主导思想 ,却已为我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点。我们应该说,我们党关于政治文明 的最初思考是逻辑地蕴涵在关于精神文明的界定之中的。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为社 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 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4]P143所谓环境文明,实际上包含着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内容 。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开创新型的社会关系,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反过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制约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 此,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 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5]P367这正是环境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再次,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把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文明体系。政治文明的提出与强调,是对邓小平理论内涵的深刻阐释。早在改革开放 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5]P163显然,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充分肯定,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建 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 政管理、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高度的政治文明,又必须在与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方能得以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形态,必然表现为政治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鉴于社会文明的综合发展思路,对于正在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文明意识是当务之急。换言之,社会主义 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适宜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若就这一任务 内含的人学基蕴而言,其本身即是现代文明的创建。

最后,我们关于未来文明形态所作出的环境文明诠释,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 取向的。换言之,所谓环境文明,即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 境。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论及了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综合要求,他明确指出 :“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 守纪律的人民。”[5]P408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实际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在社会主 义建设新时期的具体规定,也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逐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道德、文化方面的具体要求。毫无疑问,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取 向,“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条 件下,着重“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环境文明,则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历史任 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理路,党中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制定了可持 续发展战略。诚如江泽民所说:“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环境问题已涉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 领域。”显然,立足于环境文明而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 其深刻理论底蕴的。正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综上所述,邓小平理论不仅为中华民族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立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则明确展示为社 会主义各项事业追求的价值理想。显然,只有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协调发展中,我们才能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只有在这三个文明的综合作 用下,中国社会才有可能步入现代化,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收稿日期:2004-06-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_工业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