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辖区内进入康复期的脑卒中伴后遗症患者作为研对象,截止2016年7月,共入组对象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干预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更积极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持续6个月。结果:干预后,组内比较观察组FMA运动评分、ADL评分、MMSE、语言功能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对照组FMA运动评分评分、ADL评分、语言功能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
【关键词】脑卒中;后遗症;社区护理;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71-02
脑卒中是缺血性以及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我国年发病率约为157~160/万,脑卒中是居民死亡、残障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卒中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发生率高达70%,主要表现为运动、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的自理能力,增加照料负担,后遗症与肺炎、90日内死亡、卒中后抑郁关系密切,积极做好卒中后遗症的防治非常必要[2]。有报道显示,有无康复是卒中患者90日死亡、2年内机能严重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内卒中后遗症的管理水平,医院尝试开展“强化社区康复护理活动”,成效斐然。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辖区内进入康复期的脑卒中伴后遗症患者作为研对象。纳入标准:①度过急性期,进入康复期,在家中接收康复;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瘫痪,康复希望较低;②拒绝参与研究;③合并其他严重的致死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④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未获得控制。截至2016年7月,共入组对象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56~80岁,平均(70.4±10.3)岁。缺血性脑卒中62例,出血性脑卒中28例。左半球病变55例,右半球30例,伴脑干损伤11例。发病时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1.5±3.2)分,返回社区NIHSS评分(5.1±1.4)分。合并高血压70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8例,伴肺功能减退26例,营养不良20例。院内接受过高压氧、康复机器人康复治疗35例。此时后遗症表现:行走不稳42例、偏瘫21例、认知功能障碍25例。受教育年限(5.6±3.1)年。有子女照料52例,主要为配偶照料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干预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卒中病情、合并症、住院康复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不给与主动的积极的康复护理指导,主要提供答疑服务,针对患者关心度康复训练方法、康复训练计划安排,给予简单的指导,帮助制定以运动康复为主的训练计划。
1.2.2干预组 给予更积极主动、内容更丰富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增加认知相关康复训练,包括记忆训练、语言训练等,有条件者可配合虚拟现实、脑力训练APP开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廉价的虚拟显示行头戴式设备,大众化的脑力训练APP,可由家属指导开展,对于语言训练,也更重视主动训练,如喜欢喜剧的老年人可跟读,鼓励多读、多听,重视日常训练,鼓励通过社交、与家人沟通等方式锻炼语言功能;②加强督导,重视保证足够量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每日采用短信督导提醒,每月至少1次随访,了解患者过去一个月运动功能训练情况,分析训练量不足的原因;③加强健康教育,进行3-4次的健康教育,详细阐述康复训练的必要性,邀请康复效果较好患者现身说法;④做好家属的沟通,组建互助小组,为患者开展社交创造条件。持续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对象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量表评分(ADL)、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语言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x-±s)反映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组内比较观察组FMA运动评分、ADL评分、MMSE、语言功能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对照组FMA运动评分评分、ADL评分、语言功能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卒中的康复方法较多,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下肢机器人辅助训练、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作业疗法等,循证研究显示这些疗法确有效果[2-3]。目前困扰卒中后遗症康复的问题不是缺乏康复的方法,而是康复训练无法得到落实,训练科学性不足。社区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持续性的干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训练的重视程度,掌握更多的易于开展的训练策略,加强监督,督促完成足够的训练量,为训练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今后需要将社区护理干预制度化,构建简单易行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高一鸾,王文志.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34(4):337-340.
[2]杨雨洁,岳雨珊,郭佳宝,等.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性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8):710-711.
[3]保平,郭霞,刘晨,等.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医学,2014,34(22):6349-6350.
论文作者:郑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后遗症论文; 功能论文; 脑卒中论文; 高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