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诱导期血透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陈日喜,敖梅,谭碧月

(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诱导期血透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诱导期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诱导期血透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顺利过渡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干预;诱导期血液透析;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诱导期血透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由保守治疗向稳定的维持性血透过渡的一段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障碍[1]。改变病人的身心状况及错误认知、减轻血透时负性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2]。本研究通过对4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顺利过渡到维持性血透治疗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2 年6月- 2014 年6月收治的80例诱导期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51±6.2)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平均(50±5.8岁)。入组条件:①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KD 5期),均为诱导期透析病人;②教育程度均为小学及以上;③意识清晰,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④无精神病史和药物依赖史;④知情同意。入组前均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3]、治疗依从性量表[4]进行评分,HAMA得分≥14分、HAMD得分≥14分、治疗依从性≥5分入组。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和一般性健康教育。护士评估、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了解患者家庭支持系统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和透析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支持性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口述、图片、宣传手册等形式为患者提供一般性的健康教育。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在科内成立心理干预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并对组员进行诱导期血透的相关知识、心理干预方法、相关量表的使用等知识培训。

1.3 调查方法 患者出院当天前由心理干预小组成员向患者发放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治疗依从性量表,并说明此量表的调查目的及填写方法,共发放量表各80份,有效回收率100%。 收集结果与入院内天的量表资料进行汇总、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3. 0 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 t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A评价比较 入院当天,两组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当天,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个性化访谈式健康教育与情绪舒缓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平稳过渡到维持期。本研究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程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与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通过有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在认知、情绪和态度等方面更好地适应环境,消除了因认识不足而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放松训练,借助深吸气及深呼气,能够减轻交感神经张力,对患者情绪的改善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也使病人主动配合,这对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诱导期透析的顺利过渡到维持期透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跃萍,阳桂锋,陆秀荣,等.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 2012,28(16):2509-2510.

[2] 刘丽,矫健梅,安丽伟,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5(27):1230-1232.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507-511.

[4] 刘凤芹,肖俊南,叶白云.舒适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43-45.

收稿日期:2015-11-11

论文作者:陈日喜,敖梅,谭碧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诱导期血透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陈日喜,敖梅,谭碧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