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季冻害及防御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冻害论文,小麦论文,冬季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麦越冬至早春萌动初期,由于强寒潮入侵,出现大风、降温常引起严重冻害。黄淮地区出现危害小麦的强寒潮,年均约有3~4次,首次在11月上中旬;其次在12月中下旬;小麦正处在越冬锻炼期,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8~-10℃;第三次在1月中下旬或2月上旬,小麦正处在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10~-15℃或更低;第四次在3月中下旬,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3~-5℃,此时小麦越冬期已过,先后进入返青拔节初期,常造成晚霜冻害。本区小麦安全越冬温度指标为-16~-1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在-10~-15℃之间,虽偶有10年一遇-20℃以下强低温出现,但由于该年冬季均有瑞雪覆盖麦田,雪下温度仍在-10℃以上,所以并不造成冻害。
但是,在秋冬持续晴暖,隆冬冬深干寒或早春异常回暖后诱发大寒潮的年份,则会出现小麦越冬期严重冻害。其主要类型有:①初冬温度骤变型:晚秋或初冬连续晴暖,寒潮突袭温度骤降幅度达10~15℃,极端最低气温达-4~-6℃,小麦苗情过旺或晚弱苗,未经充分越冬锻炼而遭致冻害;②冬季长寒型:隆冬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降温后持续干寒,日均温持续在-5℃以下,出现越冬冻害,秋冬连旱则冻害加剧;③冻融交替型:冬末早春异常回暖,麦苗提前打破休眠而萌动生长,尔后天气骤然转寒,麦田反复冻融引发冻害或根拔死苗。此外,某些年份小麦受冻后并未出现死苗,但体内生理机能已遭受损伤,群体素质下降,有效茎蘖数减少,最终酿成减产。
防冻保苗的技术措施是:一、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麦田小气候:冬灌能改善麦田水肥气热状况,是越冬保苗增产的重要和有效措施,镇压可碎土保墒保温,对麦苗控上促下、御寒防倒、增蘖成穗有明显效果;二、施用化学药剂:矮壮素、氯化钙等化学药剂浸种或苗期喷洒以及喷施微肥,能提高氮磷的利用率而显著增强抗寒性;三、受冻后的补救措施:对受冻死苗较少而青枯严重的麦田要及时加强管理,疏松土壤搂去枯叶,促使小蘖伸出,返青后早浇水、重追肥,提高分蘖成穗率,以减轻越冬冻害的损失。
标签:小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