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早期;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多不理想。颅脑外伤患者受低氧血症、高血压、多发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积极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有报道显示[1],轻度颅脑损伤者10%会伴有永久残疾,中度、重度则高达60%、100%。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针对性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其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充分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促使护理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4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4-60岁,平均(45.23±5.67)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2-60岁,平均(45.29±5.8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恶性肿瘤者;昏迷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做好病情监护,完善并发症预防措施等。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为:(1)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抗痉挛体位,仰卧位时,将前臂外旋伸直,五指分开,掌心朝上,上臂与患肩间放置软垫,促使髋关节处于微屈内旋状态;健侧位时,掌心朝下,手指分开,按在胸前,上臂与胸前放置软枕,避免肩关节内收。每2小时,协助患者换1次体位。(2)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询问其不适感,对不适情况发生原因进行讲解,同时强调配合的重要性,促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及治疗。与家属沟通,通过肢体语言以及微表情等,对家属实施心理干预,纠正其错误理念,促使其能够给予患者充分尊重与理解,消除负性情绪。
1.3观察指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基线评分>16分,患者可能死亡,<6分,者恢复良好。分值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分级为0-1分正常;1-4分,轻度卒中;5-15分,中度卒中;15-20分为中-重度卒中;21-42分为重度卒中[2]。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14分以上属于正常状态,7分以下为昏迷,昏迷程度越重者的昏迷指数越低分,3分多提示脑死亡或预后极差[3]。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界值为50分、53分,得分越高,抑郁、焦虑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数值变量资料(±s)以及名义变量资料(%),放入SPSS19.0软件中,实施统计学计算,观察对比结果P值,其在0.05以下,说明数据差异较大。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2.2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NIHSS评分为(15.38±3.61)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5.39±3.69)分,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7.25±2.36)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0.58±2.97)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GCS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GCS评分为(10.31±1.61)分;对照组GCS评分为(10.39±1.69)分,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CS评分为(14.25±1.36)分;对照组GCS评分为(12.58±1.97)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较为危及,但同时也是神经功能修复的黄金时期,此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升其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进而改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意识状况以及心理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针对性护理在早期颅脑外伤中有显著应用价值。其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况实施评估,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接解答所提疑问,耐心纾解其负性情绪,促使其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治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体位,提升其舒适度,同时定时翻身,降低压疮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早期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缓解心理压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柴少敏, 章绮红.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1(1):173-175.
[2]陆光莲, 徐孟凡. 早期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186-187.
[3]吴艳红, 周蓉.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理念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22(2):157-158.
论文作者:石红兰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