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论文_郭庆玲,邸双,李淑芹,门慧慧,张淑丽

浅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论文_郭庆玲,邸双,李淑芹,门慧慧,张淑丽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测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脑梗塞;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erebral infarction car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from March 2013 since March 2014,50 cases with hemiplegia treated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wo of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miplegic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muscle strength test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nursing car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s significant,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hemiplegia;limb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nursing methods;cerebral infarction;application;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病,老年人是多发群体。该病具有起病速度快、致残率高的特点。尽管及时抢救患者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症状。因此,有效恢复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力至关重要。本文为了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科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发病到住院时间均在1~3d;将伴有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在2w以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8.23±11.5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43~81岁,平均年龄为(65.69±11.5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患肢训练

若脑梗塞患者具有稳定的病情,则可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分阶段训练,先卧位,再坐位,再立位,再站位,最后行走,在此过程中对急于求成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避免,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让患者对训练计划进行有效的过渡和施行[1]。

1.2.2坐位训练

当患者肌力测验结果达到Ⅱ级,同时健侧能够对患肢活动进行有效的协助,患者对正确的方法进行熟练的掌握后,可以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具体步骤为责任护士首先将患者的病床床头摇高,帮助患者坐起,然后让患者慢慢下地,轮椅配合,定时训练,开始时约5min,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对每天的训练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整,逐渐增加到30min~1h/d。

1.2.3站立训练

当患者肌力测验结果达到Ⅲ级时,可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首先,患者的站立训练需要在旁人的搀扶下完成,以对跌倒进行有效的防止,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决定患者的站立时间,开始时1min左右[2],之后逐渐增加,直到15min左右,搀扶着应该将自身对患者的支撑力逐渐减少。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其自己从轮椅中站立起来。

1.2.4步行训练

当患者肌力测验结果达到Ⅳ级或能够坚持30min的独立徒手站立时,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进行正确的步行训练。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患侧搀扶患者,患者行走过程中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内侧推将患者的患侧下肢拖带起来向前行走,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的中心偏移向健侧这一现象以充分的重视,尤其应该对跌倒进行有效的防止。

1.3疗效评定

若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则评定为基本康复;如果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Ⅰ-Ⅱ级,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甚至有增加的迹象,则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肌力测验标准及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Ⅳ级、Ⅴ级所占比率40%(10/25)、44%(11/25)均明显比对照组8%(2/25)、0高(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8%(22/25)明显比对照组60%(15/25)高(P<0.05)。

3 讨论

由于脑梗塞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脑梗塞,那么常规的用药治疗将只是可靠的防治措施中的一种。临床经验表明,患者的患肢功能残缺能够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作用下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认为,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就能够将脑梗塞治愈,从而没有给予康复训练以充分的重视,甚至有的患者在悲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还会不愿意接受康复训练,或者对训练持消极的配合态度[3]。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积极对患者进行指导宣教,使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相关医学文献报道[4],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使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最低限度地恢复过来,同时使大脑皮层功能在感受器管接收的传入行冲动的作用下得到可塑性发展,从而重新恢复患者丧失的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测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和上述相关医学文献报道结果相似,充分说明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59-1960.

[2]李娜.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48-149.

[3]张华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8):160-160.

[4]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论文作者:郭庆玲,邸双,李淑芹,门慧慧,张淑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浅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论文_郭庆玲,邸双,李淑芹,门慧慧,张淑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