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论文_杨昆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论文_杨昆

河南省卢氏县城关镇中学 杨昆

[内容摘要]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综合与实践”的载体,有利于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运用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那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呢?结合我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理解,对对初中数学活动课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 数学活动课的内涵、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彻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因此,它具有强烈的生活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开展要点

(一)制定可行性强、细致完善的活动方案

在数学活动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出发,制定可行性强、细致完善的活动方案.要充分考虑到活动方案的实际操作性,做好活动可以良好开展基础,不要让教学活动课流于形式。

(二)数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活动课上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开展数学活动课时,教师要将活动和学习的主导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思考。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负责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组织活动和指导学生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重视活动评价环节

数学活动结束后的活动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表现做出评价、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完善 自我学习能力。

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课程活动性

数学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培养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开展数学活动课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课程的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思考。

(一) 重视活动课程趣味性

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课时要充分做到脱离课本理论知识的束缚,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不能局限于以往的复习、讲课、练习、总结、作业的流程。要充分保障数学活动课的趣味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包括游戏、讨论会、故事讲座、数学竞赛、知识辩论赛等。

(二)重视活动课程自主性

数学活动课的一个特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教师在规划数学活动课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尽可能的结合理论知识设立合理的动手环节,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实践掌握理论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思维,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理解、掌握知识,并自主的提出疑问,并利用实践解决疑问。

(三)重视活动课程愉悦性

数学活动课要是生动的、愉悦的、灵活的,数学活动的内容要充实有趣,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是愉悦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设计能勾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寓教于乐,在快乐的心态中掌握知识。

四、搭建学生能力展示平台

数学活动课的重点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汇报、个人展示、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能主动探索和展示。并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几点做法:(1)小组合作讨论汇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准确性、逻辑性及合作意识;(2)个人展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肯定和鼓励;(3)调查问卷。有一例车轮做成圆形的数学活动。教学中首先分成小组,用自带的硬纸板制作圆、正方形等,并让其沿直尺在桌面上滚动,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大家展示结论。加深对圆的认识,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汇总,拓宽学生思维和想象力。

总之,我们在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托《数学课程标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题编号:JCJYC19031212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

论文作者:杨昆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论文_杨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