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关注伦理道德研究的热点问题——评《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道德论文,脉搏论文,伦理论文,热点问题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魏英敏教授撰著的《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已于2001年8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
《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是作者在其原著《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一书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调整、补充而完成的一部新著。原书于1990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直是北京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限制性选修课《伦理学问题研究》的教学用书,全国其他一些高校伦理学硕士研究生也曾将此书作为其参考书目。原书仅10章,现又删去了最后一章,余皆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并增加了6章,现该书共计15章。分别论述了伦理学研究方法;道德的结构和伦理学的类型;哲学上唯物论同唯心论的对立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两种对立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价值、人的价值和伦理价值;经济改革与道德;家庭伦理及其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国民伦理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实事求是与伦理学研究等问题。综观全书,窃以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方法论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伦理道德问题。该书涉及的问题都是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重大伦理与道德的热点问题。作者在研究这些热点问题时,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指导,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作者强调,研究方法,是揭示一门学科本质特征、内在规律的途径;方法正确与否,涉及本学科的科学性问题;方法的改进与突破,必定带来内容的革新和进步。而伦理学研究方法,则是伦理学体系构成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把唯物史观应用于伦理学,使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科学,从此宣告一切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道德学说的破产,揭示了道德发生、发展的规律。尽管唯物史观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但作者也反对将这一原则机械地、教条主义地到处套用。他说:“须知,唯物史观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研究问题的向导。它将指导我们怎样去研究,而不是把它当成现成的结论到处套用。”因此,作者在强调唯物史观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具有决定性的方法论原则外,还应坚持并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方法等。
第二,从使命感上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关注伦理道德研究的热点问题。伦理道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的民族地区、不同的环境里,伦理道德的规范性要求都是有所不同的。而本书作者在书中所关注的是当代中国的伦理与道德问题,且这些问题并非是一般的伦理道德问题,乃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体现了时代特点,反映了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人民所关注的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热点问题。通观全书,作者着力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而又堪称热点的伦理道德问题。其中既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从理论层面看,作者对伦理学界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如道德的结构;道德的本质与功能;伦理和道德的基本问题究竟是什么;人性与人道主义应如何区分;个性与人道主义应如何区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价值观,二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作者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实践的层面看,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迫于解决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应如何构建;经济改革所引发的人们道德价值观的种种变革;当代中国家庭关系的伦理道德现状及对未来家庭伦理道德状况的展望;职业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及其作用;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等等,均作了周全的思考与阐述。
第三,以学无止境和不断反省的心态体现对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的精神。作者坦陈,他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重大热点问题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个过程。譬如在关于道德定义的问题上,作者于若干年前曾认定: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领先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解人们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借鉴了国内外同行专家们关于道德定义见解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来的反思和再思考,作者在本书中对道德定义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正,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这个定义较全面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方面、特征、评价的手段、职能和作用。再如在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国内外同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主要是“研究什么是善”的问题;有的认为主要是研究“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有的认为主要是研究“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有的认为主要是研究“道德的性质、起源和标准”问题。而作者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研究“善与恶的矛盾”问题。其理由是:善与恶的问题是道德领域中的特殊的矛盾;善恶问题是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学家和伦理学派普遍注意研究的中心或重心问题;善恶矛盾是道德发展的动力,全部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史,就是善恶矛盾斗争史;善恶矛盾贯穿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并贯穿于道德生活的始终;善与恶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诚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始终贯穿对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的精神,反省以往、关注现实、展望未来。不囿于先贤圣哲固有的观念与结论,实事求是地研究、阐述问题,坦陈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古今中外的伦理学知识、道德文化遗产,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厚今薄古、推陈出新,简言之,综合创新的精神,去研究、探讨、解释与说明,用以丰富、充实、完善我们的伦理与道德。”
第四,在许多重大热点问题上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阐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时,作者在引经据典、进行了横向和纵向考察后,指出集体主义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一项基本原则,并认为这项基本原则的关键是主张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统筹兼顾。作者进一步解释说,他所定义的集体主义,其要点有三:(一)集体、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关心、保护和帮助人民群众发展他们正当的个人利益;(二)在集体利益优先的基础上,实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三)谴责一切侵犯集体、国家、社会或个人正当利益的非法的和反道德的行为。这就既避免了片面性和绝对性地看待和认识这一问题,又辩证地指出了三者利益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同时,作者还针对社会生活实际,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层次性作了区分,认为该项原则从低到高的层次性区分应该是:(一)追求与现实个人利益时,不能侵犯、妨碍群众(包括他人)或社会的公共利益;(二)追求与实现个人利益时,兼顾群众(包括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他人、群众、社会公共利益不是作为手段,而是作为目的加以兼顾的;(三)把群众的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前,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作者还认为,如果以私与公的关系代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那么集体主义从低到高的关系便是:(一)公私分明,不因私犯公;(二)公私兼顾;(三)先公后私,或因公弃私,或大公无私。作者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作层次上的区分,既符合生活实际,又从理论上作了说明。此外,作者在书中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利己主义问题、人性问题、人道主义问题、人的价值问题等作了深入思考,透彻分析,或肯定,或否定,或批判,或辨析,或正名,独出己见,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