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青

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青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 探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 在2012年11月~2016年09月出生于本院的极低体重出生儿中随机抽选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7例,均施以一般护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100.00%)、并发症率(3.509%)高于对照组(92.98%、14.03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脐静脉插管和拔管的综合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的安全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护理体会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抢救及换血治疗上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在近年来被逐渐推广应用与低出生体重及早产类高危新生儿的初始静脉通路的构建上[1]。由于出生后一定时间内无法经由胃肠吸收足够营养,因此静脉置管是早产儿,特别是早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获取营养的重要途径,其中脐静脉置管是最适用的给养途径[2],但随着该方式的推广和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置管方式下患儿易有脐炎或脐血管出血等情况出现,因此改变护理方略,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安全率成为主要课题。本研究对2012年11月~2016年09月出生于本院的114例极低体重出生儿采取了不同护理,护理结果差异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11月~2016年09月出生于本院的极低体重出生儿中随机抽选114例,根据随即原则分组,其中观察组57例,男女比例为33:24,胎龄最大值为34周,最小胎龄值为28周,平均胎龄(29.4±3.8)周,出生体重最大值为1498g,最小体重值为933g,平均体重(1108.2±48.7)g,顺产、剖宫产比率39:18,早产儿、足月儿比例46:11;对照组57例,男女比例为37:20,胎龄最大值为35周,最小胎龄值为27周,平均胎龄(29.7±3.1)周,出生体重最大值为1490g,最小体重值为936g,平均体重(1107.5±48.9)g,顺产、剖宫产比率40:17,早产儿、足月儿比例48:9;胎龄、体重等组间资料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实施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做一般护理:做好每日、每班的检查工作,仔细观察导管外露部分的实际长度,并予以记录,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导管打折或移位情况,抽回血,未见回血不得治疗,同时通知医生,保证无菌操作,以无菌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1次/8h),以肝素盐水对封闭导管进行冲洗(1次/24h),如药物不同,也须生理盐水冲管,以避免不同药剂间存在配伍禁忌,造成沉淀和导管堵塞。在行一般护理的同时,对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主要内容为管道通畅、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护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并发症(败血症、肺水肿、脐炎及栓塞)和置管成功率,加以对比。

1.4 数据处理

研究所用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均为`x±s型,比较两组独立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为百分比型,比较两组独立数据用c2检验,并且皆采用P<0.05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脐炎1例,栓塞1例,并发症共发生3.509%(2/57);对照组:脐炎3例,肺水肿1例,败血症2例,栓塞2例,并发症共发生14.035%(8/57);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2 =3.946,P=0.047,差异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置管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成功57例(100.00%),对照组成功53例(92.98%),对比检验显示观察组显要显著高于对照组(c2 =4.15,P=0.04),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高危新生儿中,极低出生体重儿是主要群体之一,高危新生儿可发生种类繁多的出生后并发症,并且发生率较高[3],休克、窒息以及早产儿等均为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为抢救治疗极低出生儿等病情危重患儿的常用手段,并且多采用外周静脉输液法来治疗,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质量较低、胎龄较小,在出生后早期无法经口喂养,因此通常需依靠静脉通路持续输注营养液和治疗药剂,但由于各器官及系统发育成熟度不足,其外周静脉相比正常出生体重儿过于表浅,加之血管壁过薄,静脉留置针在其周围静脉处长时间保留通常很难实现。同时在一般情况下,患儿入院后常常由于体温、血压较低和外周血管收缩等原因出现外周循环不良情况,加之小静脉不够充盈,致使周围静脉处留置针的临床穿刺成功率较低下,同时由于外周静脉穿刺难以做到长期性保留,要求反复穿刺,使患儿痛苦更加深重,而且经外周静脉实施穿刺进行输液,实际输液速率较低,静脉炎的出现几率很高。脐静脉置管术的出现,为危重新生患儿的成功抢救提供了关键性支持,它不但可快速建立起给药和高渗营养液的静脉输注通路,而且其保留时间相对较长,有效避免了新生患儿静脉的反复治疗穿刺,减轻患儿痛苦。

综合护理:①预防感染[4]。脐静脉置管期间需密切观察脐周围是否存在异味、红肿以及渗液等情况,每日对脐带进行安尔碘消毒和辅料更换;尽量避免辅料为排泄物所浸湿或污染,及时更换掉已被污染的辅料;定时更换输液管(连接脐静脉);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末梢反应是否较差,四肢自主活动是否明显减少,皮肤是否灰暗发花,除此之外,患儿体温等体征均应给予密切观测,并维持其体温正常;如呼吸暂停,则须查找暂停原因,遵医嘱对症处理;如腹胀明显或胃内残留量明显增多等现象,则遵医嘱做胃肠减压处理并予以禁食,在禁食期间,要据医嘱内容提供静脉营养;关注CRP及患儿血常规等指标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各种系统感染,随后再及时拔管。此外,医护人员也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控制查看患儿的人数,避免交叉感染。②预防并发症。如导管异位甚至脱落,则对脐根部进行常规消毒与包扎,若出血较多则缝合止血;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插管及拔管操作,谨防脐静脉出血或损伤;观察患者面色及意识,如输液过程中症状异常则立即吸入氧气。③管道通畅: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管道通畅,避免堵管,每天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妥善固定,是否存在松脱、移动和打折的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对患者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进行了解,保证患者的静脉时刻通畅,做到及时冲管。每间隔8小时冲管一次,使用5毫升稀释肝素液(1U/mL),冲管的过程中要轻微转动导管的外露部分,冲走导管下方沉积的脂肪乳,不同的药物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药物配伍禁忌而形成沉淀物,进而形成导管堵塞。

脐静脉同患儿的下腔静脉相连接,该静脉血管较大,相比外周静脉输液更为快速[5],因此是换血等治疗的首选。脐静脉置管后,成功置管一般可留置约2周,这极大地减轻了穿刺痛苦,也有效减少了静脉炎或肺水肿等并发生的出现。同时,脐静脉插管治疗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其综合护理可降低栓塞、败血症等并发症的产生,促使插管成功率显著增长,如本研究所示,行脐静脉插管治疗与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安全情况及置管成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对行脐静脉置管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展综合护理,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结语:

总之,脐静脉置管对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内的危重患儿有积极的抢救作用,静脉给药、给养通路迅速建立后,可长时间留置使用,但必须重视插管、拔管以及日常护理,研究显示,做好脐静脉插管和拔管的综合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的安全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珍.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234-235.

[2]陈卫红,陈梅,陈秀华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8):119-120.

[3]刘丹,李秋芳,章哲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67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6):554-556.

[4]孙晓荣,古雷.脐静脉置管术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33):205-206.

[5]许晓静.脐静脉置管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3):129-131.

论文作者:王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