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过去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科学教材体系_大学论文

发扬过去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科学教材体系_大学论文

继往开来 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理科教材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往开来论文,理科论文,中国论文,体系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值此本世纪最后5年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行将来临之际,我国高等学校理科教材建设工作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下面我就八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面临的形势及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八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

“八五”期间,在国家教委领导下,理科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推动和指导了学科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工作,在各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理科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教材水平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基本上满足了理科人才培养和理科教学发展的需要,初步建立了高等理科教材体系,并且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电子出版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八五”规划执行情况良好

“八五”期间,理科各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下属的教材建设组,在高教司的领导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协助和参与下,积极开展理科教材建设工作,编制和审定了高等学校理科1991—1995年教材建设规划。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属的教材建设组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开展课程和专业教材的编审、研究和评介等工作。

“八五”期间,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了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理科“八五”教材建设规划中数学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与电子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的321种教材的出版任务。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了适当调整,规划数改为279种。截止到1995年12月,规划内教材已有210种完成编写任务,完成了任务的75%,其中159种教材已正式出版,另外51种教材正在编辑过程之中。此外还出版了与之配套的规划外教学用书261种,八五期间共出版理科类教学用书420种。“八五”期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已经达到平均每门课程有3种教材,理科教学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

2.初步建立适应理科教学需要的理科教材体系

“八五”期间,高校理科教材体系初步建立,并基本适应了理科人才培养和理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理科本科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所列48个专业的课程设计,包括不同专业开设的内容相同的课程在内,理科课程总数共有2241种,其中有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为759种,没有教学基本要求的选修课为1370种。“八五”期间,数学、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与电子科学、教育技术学等13个大的学科教材系列已经形成,心理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等教材系列也在逐步形成,这些学科教材系列大约覆盖48个专业。其中一些大的学科,还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要对象,建立了品种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完整的课程教材系列。“八五”期间平均每门课程至少有一种教材,如果不计选修课,则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平均每门课程有3种教材,理科教学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还承担了研制、推广各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已经开始为高校理科教学手段现代化服务。

二、“八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的主要特征

“八五”期间,首届理科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下属各教材建设组积极开展工作,教学改革力度加大、教学研究继续深化、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成绩显著。

1.教学研究深入开展、教材建设取得突破

“八五”期间,国家教委自1992年开始进行“理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试点,1994年出台了“高等理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我社大力配合高教司开展这一研究计划,积极筹措资金,1995年起开始拨付研究经费。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在教材建设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物理学科为例,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普通物理教材建设组,多年来,坚持把基础物理学教学和教材的改革作为研究重点,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并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1991年由赵凯华教授牵头通过多年的研究,深刻总结了我国自己几十年的、特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几代人的普通物理教学经验,广泛吸收外国基础物理学教材的长处,结合科研实践,先后编写、出版了《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和《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力学》。《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力学》是我国第一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的出版在物理教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开拓“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他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中,也作了大量工作,不断涌现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总之,这些工作和成果,使理科教材建设朝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理科教材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跟踪高新技术,开创电子出版物的建设

“八五”期间,国家教委积极倡导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软件和试题库的研制工作,以促使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推动这一工作的展开,我社每年投资50万元,并与高教司成立了“教学软件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理科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十分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建设电子出版物。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软件建设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开了一个好头,在高教司理科处的直接指导下,由高等学校化学教学研究中心研制的《高等学校化学CAI软件》在全国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中产生重大影响,现在这个软件已经进入第二期工程,他们还率先建成《高等学校化学试题库》,在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出版中起了带头作用。由国家教委高教司立项,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了全国20多所高等学校、约上百名教师,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研制,高水平地完成了《计算机大学物理辅助教学系列软件》第一期工作,于1994年5月8日通过了国家教委科技管理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这些工作突出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校际协作优势,集中人力、财力,进行高起点的研制,是可以作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成果的。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对其他学科也有借鉴价值。

现在,CAI和试题库的建设已经进入规模研制阶段,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已有8个项目立项,研制工作已经全面开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生物学自身的特点,正在开展生物多媒体CAI探索。电子媒体教学出版物的建设,从长远来看,是带有全局意义的事业,高等教育出版社将一如既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

3.新兴学科教材建设在较高的水平上解决有无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学科人才培养的日益增大的需要,新兴学科教材建设越来越紧迫。为适应这种形势发展,“八五”期间,本着积极跟踪学科发展,力求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成熟一本出版一本的方针,出版了一批新兴学科的教材,因此起点较高,发展较快,部分教材质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如环境科学中的《水环境化学》、《环境保护概论》等品种已向境外出版社转让版权。

4.外系教材建设摆脱困境,有所突破

外系教材的建设长期以来是一大难题,理科各专业既有本专业为外系开设的课程,也有别的专业为本系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教材虽已有一批,有的甚至还有好几种。但是,真正适用的不多,有的因内容陈旧直接影响课程设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了重点部署,以此作为专题开展深入研究,本着“你们不要砍,我们要改”的务实态度,坚持数年,开始得到解决。例如于1993年出版了周公度编著的《结构与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为物理系解决“有理无物”的问题提供一个模式。作为外系化学课程的教材,这本书比较好地解决了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因而对其他外系教材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经验。又如最近由北京大学陆果教授编写的《物理学》通过审议,可以作为第二本物理学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是一本非物理类专业用的外系教材,比较成功地吸取了上述经验,体现了“立足于物理学,服务于外系各学科”的编写指导思想。

八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的制定延续计划经济的传统方式,没有活力,以致有些教材水平不高,有些内容雷同,重复品种过多,浪费人力、财力资源,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缺乏出高水平、高质量教材的机制。这是九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面临的形势

九五期间,是迈向21世纪的最后5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才。教材建设工作必须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改革制定教材建设办法,提高教材水平和质量。

“九五”期间,教材建设要遵照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重印、修订、编写出版质量更高、品种齐全、各具特色、适用性更强的教材。

“九五”期间,高等学校理科教材出版还要贯彻执行新闻出版署关于出版工作要“从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的决定,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出版工作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指示精神,正确处理繁荣发展与总量控制的关系。突出重点、突出优质、突出高效,全方位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效益。

“九五”期间,高等学校理科教材建设还面临着以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理科教材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理科教材建设虽然历经三轮教材规划,不断进行革新,但总的来讲仍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发展与进步也将对“九五”期间高等学校理科教材建设带来重大影响,要求教材体系、内容和教材的表现形式与之相适应,教材形式要向着更高层次的多种媒体方向发展。

这些新的形势变化对高等理科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以及教材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里,我主要讲以下3个问题:

1.理科教材建设中的渐变到突变的问题

20世纪最后的四分之一时间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在学科继续分化的同时,新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因此新的学科体系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间,先进的科学前沿理论与陈旧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矛盾加剧,造成部分理科教材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局面。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广大教师的严重关注,一部分学科已经着手对教材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八五”期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而言,教材改革从更新内容开始,有的在知识发展较快的部分章节,删节陈旧的内容、添加新的成果;有的在书末整段、整章增添学科新进展的内容。这是一种渐变过程,是局部的改革,往往通过教材的修订、再版来进行。但是,这一过程处理不好,会产生负面效应,致使有的教材内容越来越庞大,书也越来越厚,有人形容“像块砖头”,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反而有违于教学改革的初衷。因此,教材改革发展到高级阶段,一定是紧密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开展的,其结果必定带来教材体系结构的变化,将学科发展的新鲜成果融合到新的体系之中。这是一种突变过程,是教材的全局性的改革,“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就是这种突变过程的产物。教材改革从局部性的渐变到全局性的突变的过程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部分有条件的教材,成为改革的、体系内容创新的教材,而更多的教材还处于渐变阶段,成为在原有体系上加上新内容的教材,在一段时期内将呈现出这两种教材并存的局面。因此,“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要处理好这两种教材的关系。

2.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和市场经济的风险

“八五”期间,我国出版业发展非常迅速,出现繁荣景象。出版社增加到580多家,年出书品种接近10万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1993年全国出版物的总码洋达100个亿。但是,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迷信、黄色甚至反动的图书充斥市场,库存积压严重,图书质量严重滑坡。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出版工作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根据中央精神,新闻出版署于1994年提出新闻出版业要“从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因此,“九五”期间,理科教材的建设要遵照上述精神,正确处理繁荣发展与总量控制的关系,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努力出版工作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

多年来出版业一直在探讨图书出版如何进入市场经济,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如何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适应市场机制,承受市场经济的考验。1995年的纸张价格暴涨、纸张十分短缺的形势,对出版社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一次严峻的考验。不少出版社没有纸张,教材停印。我们高教社在这个风险面前,凭借自己作为国家大型出版企业的实力和多年来在出版市场建立的信誉,以及近几年培养起来的市场应变能力,克服了上述困难,全部教材按时进站,又一次实现了中央关于“课前到手,人手一册”的要求。应该说,高教社在纸张危机面前,为稳定高校教材供应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否则,后果难于逆料。

3.理科教材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带来的问题

据统计,理科现有48个专业,课程总数共有2241种,其中有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为759种,没有教学基本要求的选修课为1370种。由此可以看出,理科各学科课程设置具有多样化和分散性特点。经过3轮规划,特别是八五教材建设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有教学基本要求的384种理科课程中的139种课程配备了348种教材,每年供应520种左右,八五期间累计供应达750种左右。据我们了解,全国理科教材品种更多。但是重复出版的现象比较严重,并没有真正全面覆盖2241种课程。“九五”期间教材建设是否要部署力量,全面覆盖这2241种课程,我们认为,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从宏观上来说,理科课程多样化、分散性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理科教材势必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的局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出版社是作为事业的需要承担着这样多品种、小批量重任的,即使像天文学这样的小学科,全国学生才100多,基础课教材3年印数也不足500册,我们照样出版。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已经出版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是重复出版,没有特色,没有重印的价值;有一部分是为了解决选修课的有无问题出版的,但因征订数太少,无法重印。造成征订数少的原因是,或者其课程设置只适应个别需要,由此编写的教材没有普遍适应性;或者是这部分内容仍在发展中,相应的教材不成熟;更有甚者,水平不高,编写比较粗糙,没有共享价值等等。出版物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承担着知识共享作用,一旦失去共享性,就难以传播。教材的知识传代作用更加明显,对知识内容的成熟性、共享性要求更高。因此,对选修课教材如何部署出版,是需要研究的。在研究中要处理好需要、水平和财力几个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材改革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意见是“九五”期间我们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改革上面。因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目标由专才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人才素质影响大、而有决定性意义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但是,不等于选修课教材不出,而要挑选那些学科内容比较成熟,课程建设迫切需要,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编写水平高的品种,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择优出版。

四、“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本世纪最后5年,制订好“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规划,是关系到深化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高等理科人才重要举措之一。“九五”期间高等理科教材建设规划是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理科教材建设规划,应把握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的趋势,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体制和出版体制及阶段变化的特点,更新观念,立足改革,高起点、上水平。制定规划时不再因袭传统的模式,要有较大的改革,要突出规划的战略性、改革性和指导性。

八十年代以来,高等理科教材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至初步建立理科教材体系的阶段,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不断深化,特别是理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经过试点、成批立项研究阶段,发展到“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规模研究阶段,为高等理科教材建设面向21世纪、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九五”期间,高等理科教材建设要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原有的高等理科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于向21世纪过渡,加大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力度,使高等理科教材的水平和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朝着建立适应高质量的理科人才培养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理科教材体系”迈出一大步。

为此“九五”期间高等理科教材建设规划应贯彻“更新观念,立足改革,起点要高,水平上档,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化配套,重在精品”的指导方针。

五、立足于改革,制订“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规划

“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要立足于改革,首先要与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要与“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密切结合;其次,要改革制订教材规划的办法,制订规划时,不再因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模式,突出规划的战略性、改革性和指导性,要引进竞争机制。“九五”期间的理科教材规划应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理科教材体系”作为总目标,教材建设要朝高质量、上档次、出精品、与国际水平接轨方向发展。

“九五”期间理科教材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编写出版一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理科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的教材,为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高等理科教材体系打下良好基础。“九五”期间要出版100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重印一批符合跨世纪高等理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教材,精选一批影响广泛、而内容因学科发展或教学目标调整显得不适应的品种予以修订;在教材建设中也要执行开放政策,有步骤、有计划地引进水平高、确有借鉴价值的外国教材,影印或翻译出版;全面推进和大力抓好8个已经立项和若干个将要立项的国家试题库和国家级CAI项目的研制、出版工作,进一步探索电子媒体教材建设的规律和思路。

九五规划制订中根据教材建设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列出选题,不事先具体规定承担编写的作者,而是在执行和落实规划过程中,一般选题的作者通过个人申报、参与竞争、评议审定、择优批准的办法确定;一般教材选题的作者通过招标、评审、中标的程序确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通过教学研究立项、鉴定、验收,宁缺勿滥,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总之,九五规划的制订要体现改革、体现竞争、体现高标准、严要求、重精品的精神。

标签:;  ;  ;  

发扬过去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科学教材体系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