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宁县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2300)
摘要:电力供应不仅要考虑到供电稳定性问题,还要确保供电安全,为此,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均提出了用电检测的相关标准与要求,以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然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窃电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收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随着窃电技术和手段的提升,窃电行为的隐蔽性不断提高,传统用电检查难以发现,加强反窃电技术研究极为必要。
关键字:用电检查;窃电问题;反窃电技术
1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用电检查是指供电企业为了贯彻《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障正常供用电秩序和公共安全,以供用双方签订的供用电合同及相关协议为依据,对用电客户的受(送)电设备运行及电力使用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的工作。
通过用电检查可以了解掌握客户执行国家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规、政策、标准、制度情况,客户受(送)电装置中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情况及事故预防措施,客户电工的资质和安全作业情况,有关供用电协议的执行情况,供电电能质量以及客户有无窃电和违约用电等情况。
用电检查不仅是为了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企业合法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结合,是确保供用电双方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供电企业要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依法加强用电安全与用电检查,防范和及时发现危害电网运行的各种行为,避免电网运行安全受到损害。
2导致窃电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1用户的法制观念不足
通常在电力宣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侧重点往往在社会公益方面,这就导致广大用户对电力产品的商品化认知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电能是一种无偿的社会公共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窃电无关紧要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一部分用户对窃电行为的本质认知不够全面,导致窃电问题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为用户的正常用电造成了极度恶劣的影响。
2.2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由于电力生产存在一定的成本,因此用户在用电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当用户用电量较大且在用电过程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少时,为了降低电费支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会实施窃电行为。由于这种偷窃行为造成的电能损失较大,因此不仅会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害,还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降低其它用户的用电质量。
2.3供电部门自身存在缺陷
电力营销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包括很多业务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协调机制,各环节工作的开展很容易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营销计划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很多供电部门的营销管理机制普遍存在不足,加之营销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水平较低,导致营销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一方面无法及时发现用户的窃电行为,另一方面很多内部人员也存在着窃电现象,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营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从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2.4窃电惩罚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关于电力营销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健全,针对窃电行为的处罚力度存在严重的不足,违法窃电的代价较小,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慑作用,导致窃电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对电力营销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反窃电装置改进措施
3.1政府尽快修订完善电力法律法规
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完善电力法律法规,将用电检查纳入法制化轨道,为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据,解决供用电之间的矛盾。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供电企业应对用户接入电网用电设备安全开展用电检查,重大用电安全隐患报电力管理部门。电力管理部门应监督用户限期消除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国家法律或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窃电时间和窃电量的认定规则、窃电行为的定义和制售窃电器材等不法行为的适用法律,提高反窃电法规的立法层次,增强震慑性。
3.2供电企业做好用电检查宣传工作
扩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设置安全用电宣传点,走访客户及居民区,发放安全用电手册、宣传单等资料,播放安全用电相关音频视频,在用电设施张贴警示标志,宣讲用电知识,提高群众安全用电意识。充分利用条幅标语、宣传资料、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窃电的社会危害性和举报窃电的奖励办法,拓宽窃电线索收集渠道,激励群众的反窃电热情和积极性。依托媒体宣传平台,大力宣传电力法规,对有典型警示意义的窃电案件查处情况进行曝光,强化普法教育,警示窃电不法分子。将反窃电力量从单一的供电企业扩展到全社会,使反窃电工作事半功倍。
3.3依托技术手段提高反窃电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营销大数据分析。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等各类系统数据和营配调贯通建设成果应用,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对重点行业开展实时在线监测,跟踪分析重点用户用电情况,发掘异常用电线索,完善窃电线索排查方法和嫌疑甄别技术,精准定位窃电和违约用电客户。推广应用新型防窃电技术设备,提升客户窃电的技术门槛,预防和及时发现客户窃电行为。为一线检查人员配备精良的查处窃电设备,配置执法记录仪,增强取证能力,消除潜在风险,确保在技术上、设备上保持优势。
3.4加快智能反窃电系统的推广
为实现用电检查的针对性、高效性,则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智能技术对现有反窃电设备进行改进,电力企业为所有用户建立电耗数据库,尤其是对于用电量较大的企业给与特别关注。在用电周期内,当用电企业相关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即可安排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从而准确掌握用户窃电证据,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3.5加快电力匹配感应系统的应用
所谓电力匹配感应系统,是指电力企业根据用户实际用电的大小,对电能消耗较大的用户所属用电设备安装用电检测装置,并与入户计量装置的实际检测电量进行匹配,根据实际匹配的结果,判定该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电检测人员需要不定期对其设备用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用电监测装置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相关数据的检测正常。
3.6做好电力企业内部监督工作
电力企业营销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内部人员窃电的现象也有存在,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监督。首先,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掌握计量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加强电表查抄和电费查收工作,通过完善考核制度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使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最后,为了消除安装在室外对电表查抄工作产生的影响,可以采用增设计量装置的方式,并对老旧和性能不合格电能表和互感器进行及时的更换。
3.7加强高素质反窃电队伍的建设
发窃电工作的专业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电力营销技能知识,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想要保障反窃电工作的高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用户窃电行为不仅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且隐蔽性不断提高。为此,电力企业需要根据窃电技术的发展情况,加强用电检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利用多种反窃电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制止用户窃电行为。同时,为确保用户窃电行为得到应有处罚,则需要在反窃电技术方面增加对窃电行为的记录,为司法机关的判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钟亨彦.电力营销中的反窃电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36):156-157.
[2]张芬.电力营销反窃电技术和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5,(1):254-255.
[3]张昊.电力营销反窃电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121-122.
论文作者:姚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窃电论文; 电力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情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