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讨论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切除为观察组,全部切除为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使用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胃全切除手术;胃部分切除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32-02
Stomach cancer surgery to remove all of the stomach and gastric resection surgery clinical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omparative study LengJie
In beichuan qiang autonomous county of mianyang cit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mianyang, sichuan, 6227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tomach cancer surgery to remove all of the stomach and gastric resection afte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rognosis.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2-2016 of 100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in Marc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removal of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prognosis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use of gastric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surger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tu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Key words】All stomach surgery; Gastric resection surgery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就目前临床上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而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在具体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患者的机体的损伤,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1]。本文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胃部分切除和胃全部切除,部分切除为观察组,全部切除为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年龄(58.3±4.5)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36~72岁,平均年龄(56.1±2.5)岁,所有的患者在入院以前生活都能够自理,并且没有其他系统比较严重的疾病,精神状态良好。两组在性别、年龄、身体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全切除术,切除的范围包含空肠吻合以及全胃和食管,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与其相临近的淋巴结进行清理。观察组使用部分切除术,切除的范围主要有胃癌肿瘤本身和其附近的淋巴结,同时对胃壁切线距离胃癌肿瘤5cm处的部分也要进行切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需要通过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包含T细胞亚群以及血清白蛋白的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在计量资料的时候使用x-±s进行表示,然后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通气时间为(3.0±0.5)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3±0.5)d,住院时间(6.0±1.0)d;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为(3.9±1.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7±1.2)d,住院时间(8.0±2.4)d,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例),其中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感染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例),其中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感染2例,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4.963,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为(3.86±0.46)g/dl,CD4+/CD8+为(1.05±0.10),观察组血清白蛋白为(3.02±0.26)g/dl,CD4+/CD8+为(1.55±0.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当前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同时,饮食结构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由于饮食的不规律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胃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疾病的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消化道中最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发病早期,胃癌并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因此,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2]。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了在患者发现病情的时候,往往已经处于中期或者晚期,这个时期就诊大多都会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而预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发病后期,患者就会出现腰背部持续性的剧烈疼痛,进食困难,并且会出现乏力、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就我国当前的医学发展现状而言,还不能对胃癌的发病机制进行完全的阐述,但是目前关于胃癌的病变、以及和胃癌相关的内容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并且有相关文章的发表。通过对我国的胃癌现状进行具体研究,发现我国的胃癌几乎都是以腺癌为主,胃癌患者在发病早期,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因此往往在就诊的时候,病情已经发展至中期,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治疗预后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就目前的临床治疗现状而言,对于胃癌的手术方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实际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对手术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综合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虑,不仅需要将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应该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以及患者的机体和预后的情况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手术以后意外的发生[3]。在长期的科研以及临床实践中发现,胃全切除术和部分胃切除术相比较而言,部分胃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患者免疫力的保护,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终使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情况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由此就可以看出,部分胃切除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在安全性能、疗效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与全胃切除术相比较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部分胃切除术,在治疗中发现这种手术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同时也能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患者预后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并且通过对手术以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发现,观察组使用部分切除,患者在术后通气时间为(3.0±0.5)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3±0.5)d,住院时间(6.0±1.0)d;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为(3.9±1.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7±1.2)d,住院时间(8.0±2.4)d,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就可以看出这种手术方式在患者术后恢复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通气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能够充分将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控制,另外,术后住院时间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还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其中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感染1例。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其中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感染2例,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之所以出现的感染情况校多,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使用全切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术后恢复的难度。此外,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为(3.86±0.46)g/dl,CD4+/CD8+为(1.05±0.10),观察组血清白蛋白为(3.02±0.26)g/dl,CD4+/CD8+为(1.55±0.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蛋白在此处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并不是作为免疫的反应因子存在的[6]。由此就可以看出,对照组使用全切除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大,因此患者体内的血清蛋白的指标相对较高,因此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更利于术后的恢复;此外,CD4+/CD8+是患者肠道内免疫功能的体现,免疫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以后术后的愈合,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由此就可以看出,利用部分切除术治疗胃癌,能够使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胃癌患者使用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胡建,周阮萍,陈梦婷,黄鹏.近端胃癌的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Meta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6(4):43-48.
[2]王佑强.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14(29):78-79.
[3]胡林,李昌荣,李红浪.胃全系膜切除在改善胃癌手术预后中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0):1406-1410.
[4]赵现光,陈坚.胃癌患者术后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改变的关系[J].上海医药,2014,35(7):36-40.
论文作者:冷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胃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