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2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逐渐加剧,为了解决城市发展存在的交通运输、生活环境恶化及水资源不足等各种问题问题和顺应城市发展要求,应当大力鼓励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以适应当今城市发展的需求。本文将浅谈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前言:地下空间是国家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与设计是可持续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必备的措施,它可以缓解土地供给的紧张状况,提高环境和改善生活水平。要大力宣传,争取把地下空间开发与设计作为一线基本的国策。城市地下空间相当复杂,地下空间的规划布局,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下空间的设计技术和地下空间施工技术,决定着地下空间建筑物的水平。所以务必要加强地下空间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培养人才队伍,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生态环境却在不断恶化,其原因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工程方案和技术途径中没有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核算,导致保护环境的工程不受支持,破坏环境的工程也没能被抑制。显然,在考虑工程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方面,地下空间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安排,使之为城市服务。向高空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已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已经逐步认识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性,开始考虑通过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缓解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目前我国除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已经建成地铁以外,还有重庆、青岛、武汉、沈阳、杭州、哈尔滨、西安、成都等20多个城市正在修建或拟建地铁,同时也正在编制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类型
2.1 交通设施
城市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铁、地下公路、步道以及静态交通设施、地下停车库等。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地铁具备其他交通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快速、大容量。地下快速公路网是继地铁之后,针对拥挤的城市交通问题而提出的又一解决方案。地下步道是指城市地下步行系统。一般来说,地下空间规划遵循“人上物下”的原则。促进城市地面的步行环境的优化是重点发展方向。地下停车设施则可以较好的解决城市机动车辆停放的问题,从而也能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2.2 市政设施
地下市政设施主要为共同沟。共同沟是指将两种以上城市管线集中布设在同一地下构筑物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形式,应结合道路下部管线的性质、地下空间容量、城市发展的要求等因素,灵活采用干线共同沟、支线共同沟以及电缆沟的形式。
2.3 商业设施
目前国际上多数大城市非居住地区的商业空间正在向地下发展,并将地下空间与地铁车站、地面铁路站等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了地下、地上统一的商业空间,即地下街形态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不少大城市也建有地下商业服务设施,多为人防工程的平战转换工程。
2.4 防灾设施
我国的目前许多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类型主要为人防设施。面状地下空间可容纳大量人员避难,救治伤员、贮存物资。线状地下空间(地铁、地下步行道、可通行的管线廊道等)则可用于人员疏散、伤员转运、物资运输等。
2.5 生产性设施
位于城市市区的工业、仓储可以通过利用地下空间而转移。地下环境最适宜于贮存物质,为使用方便、安全和节省能源而建造的地下仓库,可用来贮存粮食、食品、油类、药品等,具有成本低、质量高、经济效益好,且节约大量地上仓库用地等特点。
3 地下轨道交通
3.1 地下轨道交通的概述
地下轨道交通已经有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一条修建于伦敦,在近三十年里,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许多大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应该说,地下铁道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它具有许多其他交通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
(1)地下轨道交通能显著的改变城市的交通状况。因为它多采用地下、高架桥的运行方式,不会影响其他交通工具。
(2)地下轨道交通具有高速、安全、舒适、准时的优点。由于采用地下和高架桥的形式,列车不会受人流的影响,所以列车能按照设定时速快速前进,具有其他常规交通工具不具有的特点。
(3)地下轨道交通车辆多采用电动形式,没有废气排放,是绿色交通工具。所以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和和谐的发展。
3.2 地下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形成形式主要取决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由此知道地下交通系统应该是城市地下空间中最积极的因素。地铁在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中不仅具有有效性,同时在地下空间的形态方面也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没有统一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设计的行政部门,基本上是我开发、我受益、我管理的办法。首先表现在没有足够认识到地下空间开发与设计的重要性,未意识到地下空间对城市拥挤有着巨大承受能力。其次表现为地下开发具有盲目性。
4 其他地下空间利用形式
4.1地下街道
地下街道在发展初期,其主要形态是在地铁车站中的步行通道两侧开设一些商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的形式与内容已有很大的变化。地下街道的作用包括:
(1)在地下街道中,不存在任何机动交通工具,所以能避免许多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人车的分离也大大缩短了人们的步行距离。
(2)在地下街中,存在大量的商店,酒吧,购物悠闲的设施,所以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娱乐活动。
(3)地下街的租金比地上相对来说要便宜得多,所以它能促进商业与就业的发展。
(4)实践证明,地下空间具有很好的防灾防空的功能,地下街在平时可作为商业用,在战时可用来做避灾用。
总之,地下街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可以看着是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发展商业是经济效益,它能避免环境污染是环境效益。
4.2 共同沟
共同沟,是一种能同时容纳电缆及煤气,水等管道的一种地下设施。它对避免不断翻修道路相当有效。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管线,电缆,电线,光纤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所以找一种能共同容纳他们的设施相当重要。并且这样也方便对它们进行集中管理。事实上,我国在这方面发展尤其不足,所以探讨这方面的发展,对我国城市乃至经济,国家发展都相当重要。
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30~50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鼎盛时期,由于地铁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地铁沿线地区的地产、房产和地下空间的充分开发利用。另外“十一五”期间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将综合考虑地铁、人防、城市环境绿化以及城市小汽车的增多和共同沟的建设要求,将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高效、合理、经济、综合开发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
结 语:
总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但是,目前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国情来合理的开发城 市地下空间,高效的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朱大明.略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度[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5):793.
[2]陈阳.哈尔滨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1(7):48.
论文作者:杜家佳,曾超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地下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开发利用论文; 地铁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设施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