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 存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多,物产丰富,而且交通便利,因此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是,河南省农村地区广阔,农产品特色不够明显,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这些弊端都给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困难。本文立足河南省实际,分析当前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以期能推动河南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已经逐步被农民关注并深入实践。“互联网+”农业正在悄悄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利用电商平台加强农村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很好的脱贫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扩大农民的产品销售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于农村地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时间短,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不高,还需要在政策、宣传和技能等方面给予指导,以促进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上,农业防治是首要环节,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尽可能选择高抗多抗品种为主。在适宜环境中生长,保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有效控制植株的生长湿度和温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温度可以借助辅助加温和放风处理,尽可能避免高温和低温环境对番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
1 河南省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不到位
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网络覆盖率已超过70%,然而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还相对较低。其原因有很多,如受农民的传统思维影响,不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来感受新事物;现在农村地区基本留守的都是妇女儿童和高龄老人,他们虽然有用网需求,但是对于从事农村农产品电商销售的需求却不强烈。
1.2 农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匮乏
在城市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但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接触的网络新生事物不多,眼界不够开阔,加之受到传统生活的影响,大多数农户认为春种秋收就是自然规律,搞不搞电商都要种地,都要生产,最后收获的农产品可以卖出去即可。虽然有一些农民了解电子商务交易的优越性,但由于受网络诈骗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他们认为网络销售不能和对方面对面沟通,担心最后不能收到货款,或者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担心品质不好等,因此对电商的接受度会受影响。
1.3 农产品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缓慢
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想长远发展下去,产品质量是基础。因此,河南省要加快建设农村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体系,用标准化要求来加强种植、采收管理,用标准化的机器来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加工,保证产品的品质。目前,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品牌还比较少,能叫得响的产品还不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这都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农村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1)倾动炉引风机在额定工况下,风量为140490m3/h,而引风系统需要的最大排气量不超过60000m3/h,存在严重的大马拉小车现象,工效不到10%。
当前正值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关键节点,在促进农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农村农产品的销售是各地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网络基础设施需要完善以外,农村地区需加强对农村居民基本电子商务能力的培训,让农民具备自主经营销售的能力。在一些农村地区,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农产品质量不错,但是由于对网络不熟悉,也不愿意学习,就把产品便宜出售给中间商,辛苦的劳作收入却不高。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经营销售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以开网店来说,只要套用商家提供的模板就可以,上传一些自家的农产品即可,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因此,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农民基本电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农民与农业交易主体的素养。
细节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根据肺栓塞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实施针对性细节护理干预,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总体治疗效果的提高产生辅助作用。
1.4 农产品网络支付体系发展不完善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离不开移动网络支付。在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银行是农商银行,而日常交易过程中涉及的银行业务较多,目前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还未能打通线上支付方式,而省内农村地区只有且仅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分支机构,四大行在乡镇一级没有办事网点,这给网络支付带来了不便。
1.5 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落后
河南省农产品主要来源于山村,特别是一些山区,地理位置虽然不好,但是气候条件和土质等特别适合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物流是一道坎,虽然河南省交通七通八达,物流基础建设也小有规模,但物流主体呈现出多元和分散的特点,相对具有一定实力的只有少数几个,其他均是实力较弱、模式较小的物流个体户。而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很多都需要冷藏运输,很多物流企业是达不到要求的,还有一些产品甚至需要冷冻储存运输,这都是当前河南省农产品运输的瓶颈。
2 河南省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已成为当前特色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便捷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是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特别是网络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所带来的宣传效果也是十分惊人的,可以把农产品信息瞬间传遍全球。农产品要想占领市场,提高销售量,除了销售渠道先进以外,还需要产品本身的质量过硬。因此,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准化是产品的生命线,只有质量优良的产品才能在电商经营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农产品生产加工角度来看,要提高标准,严格流程,积极与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同时,结合本地区产品生产发展实际,制定一套完善的产品生产标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品质,这是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另外,要加强基本标准的执行,要组织技能人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对标准化建设进行宣传,指导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加强学习,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质量有保障。
2.2 加强对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基本技能的普及
综上,该区主矿脉SN向以及深部是寻找脉型矿体有利部位,隐伏岩体附近的蚀变带是寻找似层状矿体的重要靶区。
2.3 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让网络购物、销售成为现实。在当前的生活中,人们能深切感受到网购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可以说,现在的网络电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农产品的销售也进入到网络中来。在以前交通不够便利的情况下,一些偏远山区的水果、蔬菜及特色农产品由于运输时间长、运输成本高、不易保存等原因,导致产品挤压甚至无人问津,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在当前电商背景下,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途径。如今,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随时看到来自云南的普洱新茶、来自新疆的新鲜葡萄、来自河南深山的香菇和野菜等。这就是电子商务对农村农产品销售的巨大影响。但是,当前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农产品销售情况不佳。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了解农村网络建设需求,积极推进网络供应商与农村地区居民的联系,通过送技术下乡、加强基础网络线路建设,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1]。
2.4 加强农村地区网络支付体系建设
在农村地区,由于交易额和消费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乡镇很少有主要银行开设网点,大部分只有农村信用社有网点,这给农户交易带来困难,特别是一些银行没有网上银行业务。四大银行的基础业务最完善,但是在农村地区没有网点,给农产品电商网上支付带来了较大麻烦。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不断完善银行业基础服务网点的建设,或者由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提供针对性的网银系统服务,为农户的交易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2]。
2.5 统筹推进电商物流一体化建设
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没有物流交通的配套,电商活动无从谈起。因此,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特色农产品聚集的乡镇。河南省很多特色农产品都来自于深山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和温度都适宜特色农产品生产,但是这里交通基础薄弱,道路建设难度大。为了提高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水平,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尽早构建从城市到乡村的长短途运输功能及集冷藏、加工、配送、仓储等于一体的配送系统,还需激励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系统。依据河南省的发展规划,要以目前的铁路、陆路常温基础物流为基础,要进一步促进物流体系的完善。
此外,目前河南省传统的运输模式是货车运输,缺乏保鲜、冷藏、冷冻等功能,而农产品大部分都需要保鲜,因此,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是专业从事物流运输的企业,可以根据农户产品需求,提供冷藏、保鲜等特殊的物流服务,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减少农村物流投入成本,而且可以满足农户产品运输的需求[3]。
2.6 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现在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得到了推广。尽管河南省互联网的普及蔓延到乡镇、村庄,农村涉网人数有所增加,但是农民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仍是用于观看电视、玩游戏、购物等,仅有一小部分农户在网上查询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从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的角度来看,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加强网络技术设施建设,提供基本的电商服务资源。通过采取培育大学生村官的形式,培育一批专业的电商人才,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另外,要充分发挥河南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提高农户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农户运用互联网平台发布供求消息与进行购物,使农户在实际操作中亲自感受到电商的高效率与低成本特性,积极引导农户依据农业信息准确地进行生产,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其产品,提升农产品电商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应用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9(9):34,37.
[2]何鲲,孙家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索及建议[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9(4):88-92.
[3]杨书文.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9):160.
[中图分类号] F323.7;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3-39-2
标签:农产品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发展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