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与CPI与我国通货膨胀控制的关系_cpi论文

PPI与CPI关系及我国通货膨胀治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PPI论文,CP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价格指数以丰富内涵成为经济景气监测的重要指标,生产价格指数(PPI)和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两种。前者衡量工业品出厂价,后者反映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通常用月同比和环比来表示。PPI和CPI波动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是研究热点。传统观点认为,价格从上游生产价格PPI向下游消费价格CPI路径传递,并形成通货膨胀,PPI和CPI间是传导和被传导关系。然而现实情况与传统观点不同,两者间出现“倒挂”。我国本轮PPI和CPI“剪刀差”(倒挂)从2008年5月开始。其中CPI增幅连续四个月回落,PPI增幅持续上涨,上游PPI与下游CPI甚至出现相反走势。如图1。2008年5月PPI和CPI分别同比涨8.2%和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0.5个百分点,6和7月分别反超1.7和3.7个百分点,8月“剪刀差”至5.2个百分点,即两者自2007年1月以来再次出现“倒挂”。两者倒挂显示制造业毛利压缩,也再次引起对两者关系研究的热潮。

已有研究通常用回归和相关系数、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方法等。所得结论:①PPI带动CPI。Clusing(1990)研究发现,PPI向CPI的传递作用比反向作用强,且两者间是单向因果关系。刘敏等(2005)检验两者及分类价格指数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线性关系显著且滞后一期PPI可预测CPI。②CPI带动PPI。Koutroumanidis等(2009)用原木价格和Johansen协整检验、ECM等模型,发现两者信息不对称,存在长期协整和单项因果关系,即CPI是PPI的原因。③CPI和PPI独立或无规则变动。BIS(2004)认为PPI以实际利润计算产出,CPI控制生活成本调节收支,PPI包括生产投入、消费中间品和服务,CPI包含最终消费品和服务,正是两者组成、数据类型和采集点的差异,导致两者关系多变。Guglielmo等(2001)对G7国PPI与CPI的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两者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贺力平等(2008)研究发现,多数月份食品CPI波幅高于食品PPI,CPI变动高于PPI。PPI不完全跟从CPI,不同年份两者波幅交替变化。由于二者组成既相似又差异,导致不同时期两者波动此消彼长。陈建奇(2008)用Granger因果关系和协整检验认为,由于消费市场为买方市场且食品及居住消费价格缺乏弹性,食品价格变化引致CPI波动,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促使PPI不断上升。二者波动成因不同且在投资高涨与消费低迷并存下,两者波动相对独立。在探讨其原因时,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传递效率;中国价格协会(2005)认为,重投资轻需求的粗放型经济使得PPI波幅高于CPI;肖六亿等(2005)对PPI向CPI传递受阻主要解释为垄断生产资料市场和竞争生活资料市场及全球化下进口渗透等。

已有研究中相对不足之处主要有:①方法上,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几乎是必然方法,鲜见其他方法;②价格指数常以同比指数为对象,它剔除了部分季节因素,受基期影响较大,很难反映两者长期变动,更难进行比较;③实证较多,理论较少。本文试图在对两者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按国际做法用定基指数代替同比指数,用国际先进的TS季节调整模型对我国1993年1月至2010年7月的CPI和PPI月定基指数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趋势—循环、季节和不规则成分;再用BP滤波方法分离趋势得循环因素,最后根据所得成分判断两指数间的相互带动关系。

二、CPI与P PI内涵及两者关系

生产价格指商品最初形成、生产者的出售价格。按生产环节分,包括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和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这里PPI指一般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按用途分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前者分为采掘、原料和加工;后者分为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品,代表工业品国内提供商进入最终消费市场前的批发供给价或贸易环节对工业品国内提供商的批发需求价。PPI中生产资料权重超过70%;生活资料权重不到30%,很大程度反映工业企业生产成本。计算的“商品篮子”覆盖39个行业,涉及186个类,4000多种产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商品进入消费领域的价格或消费者购买价,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标,以零售或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价格。通常将CPI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紧缩)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8大类263个基本类,约700个规格商品和服务。相关部门对各类商品权重每年进行微调,五年进行大调整。

两者构成差异为:进入国内最终消费市场的国内工业品是两指数共同点,差异在于生产价格是批发价,消费价格是零售价;消费价格中包含许多服务项目,而生产价格中服务项目少;农副产品中生产价格只涉及工业加工环节部分,而消费价格涉及直接进入消费环节部分;生产价格中包含出口产品,消费价格包含进口工业品;PPI中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权重分别超过70%和低于30%。CPI中商品和服务所占的比例分别近70%和30%。两者的交叉部分为PPI中不到30%的生活资料和CPI中近70%的商品。

根据上述分析,将PPI中的生产资料工业品进一步分为以工业品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CPI中将消费品进一步分为以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图2表示两者内涵及进一步关系。

(一)PPI带动CPI

第一条传递途径是PPI中生活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直接影响CPI中消费品价格。①PPI中生活资料工业品分为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其中后三种通常以工业品为原料,同时影响CPI中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它们间是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批发价影响零售价。批发价通常稳定,零售价波动较大。②PPI中食品生活资料工业品往往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而CPI中食品通常为农副产品。由农副产品价格上升而带来的食品生活资料工业品价格上升同步带来CPI中农副产品消费品价格上升。这条传递路径通畅,但由于生活资料工业品在PPI所占比例不到30%,传递效果不显著;第二条传递途径是PPI中生产资料工业品出厂价影响CPI中消费品价格。由于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资料工业品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有共同的原料如铁矿石、成品油等。我国经济结构中重投资轻消费,大量投资使得生产资料工业品产量大增并对工业品原料需求随之增加,使得工业品原料价格上升,这必然带来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和CPI上升。同样,PPI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生产资料工业品中,它的原料是CPI中农副产品消费品,大量投资必然带来农副产品原料需求增加和价格上升,并引起CPI中农副产品消费品价格和CPI上升。本轮CPI上升很大程度是由于农产品消费价格上升,根源是石油价格上涨和国际生物燃料大量生产对其需求增加;第三条传递途径是PPI中生产资料工业品价格通过向生活资料工业品价格传递并由生活资料工业品价格向CPI中消费品价格传递。部分生产资料工业品用来生产生活资料,由于原料和重投资的原因使得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工业品生产成本增加和价格提高,使得生活资料生产厂家欲通过价格转移到生活资料工业品,并最终影响CPI消费品价格。传递程度和时效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卖方市场企业有较强定价权时,成本上升导致PPI上升,PPI上涨能充分传导到CPI;在买方市场,企业定价权较弱,导致PPI上涨只能部分或不能传导到CPI。对于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商品,成本上涨在上下游间的传导受一定影响:若政府允许企业转移成本,成本上涨的压力会传导到下游,表现为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若政府不允许企业涨价,则成本增加不会在商品价格中体现,而表现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第二和第三条途径PPI带动CPI的上涨所带来的通胀主要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二)CPI带动PPI

CPI带动PPI通常有两条途径:①CPI中的部分消费品是PPI分类产品的原材料,由于需求增加导致前者价格变动,将对后者原料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如CPI消费品中农副产品是PPI生活资料中食品的原料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资料工业品的原料,前者价格涨跌引起后者变化;②CPI中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和PPI中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资料有共同原料。对消费品需求的变化带动其原料价格上升,从而带动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典型例证是消费者对住房、汽车需求大幅增加会拉动铁矿石、钢铁及成品油价格上涨,从而出现CPI上涨拉动。PPI上涨。此时CPI的变化领先PPI变化。由此造成的通胀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三)两者相互独立和协同变动

1.独立变动。服务是CPI与PPI统计的主要差别因素,CPI统计包括服务而PPI不包括。如果经济中出现服务价格变动,如教育、医疗卫生、邮政通讯等方面的价格变动较多反映在CPI中,较少反映在PPI中。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两者的变动出现显著的不一致。即两者相对独立变动。

2.协同变动。引起两者协同变动因素如工资和汇率等。工资一方面引起消费需求变动,对消费市场价格带来影响,引起CPI变动;另一方面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企业生产成本变动,促使生产者调整产品价格,引起PPI变动。开放经济下,汇率显著变动引起进口物品国内价格变动,带动两者协同变动。

三、TRAMO/SEATS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方法

季节调整可对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分解,但趋势一循环要素不能分开。要将两要素分解,常用的有移动平均、阶段平均(PA)、HP和BP滤波方法。

(一)TRAMO/SEATS季节调整模型分析

1994年Maravall和Gomez开发了TRAM0/SEATS(TS)程序。它以ARIMA模型为基础,使用信号提取技术进行季节调整的程序结合。基本原理是:先用TRAMO自动识别ARIMA模型,同时自动识别异常值、交易日和复活节等回归变量。预调整后TRAMO将线性化序列传递给SEATS进行趋势循环、季节和不规则因素分解。SEATS先估计模型被分解为正交未观察成分的谱密度,引出各成分模型,对各模型参数采用W-K过滤器进行最小平方误差估计。

估计和消除春节效应影响是季节调整的重要内容。春节为移动假日,一般出现在1和2月。参照国外季节调整模型对复活节的处理方法,建立如下模型:假定从春节前的第n天开始,经济活动水平受春节因素影响发生变动并保持在这一新水平至节日前一天。构造回归变量H(n,t):对于给定月份t,为受节日影响时段落在t月占整个受影响时段n天的比例。春节影响不到月份,取值为0。

(二)HP滤波方法分析

四、PPI与CPI关系季节调整—滤波方法

(一)数据来源和TS季节调整模型参数设置

以往我国只公布月同比价格指数,自2001年采用国际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平均价格为基期的CPI和PPI的定基和环比指数。月同比数据剔除了部分季节因素,同时受基期季节因素影响。环比指数易被突发事件、季节性和节假日等非市场因素干扰,对CPI和PPI变动特征研究须以定基指数为对象。由于无法获得2001年前的定基指数,可采用以某一时期为基期,通过各年同月同比指数连乘计算定基比进行研究。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该年为基期,假设该年各月指数初始为100,通过1993年1月至2010年7月月同比指数计算得到定基指数,如图1,数据来自中经网。它们有明显趋势和季节特征,最适合TS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其趋势和季节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参数设置如下:选择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对数变换;交易日修正,选择交易日和闰年7个回归变量。选择是否需要交易日修正且根据季节调整质量减少交易日变量;选择实施春节效应修正,假设其影响为节前20天。将设置的虚拟变量作为干预变量引入。虚拟变量略。法定假日修正,选择五一、国庆和元旦。在程序中进行具体日期设置;异常值、ARIMA模型及均值修正等均设置为默认选择。

(二)季节调整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1.PPI和CPI的预调整。预调整结果如表1。PPI和CPI适合乘法模型,须对数变换;两模型满足残差服从零均值和正态条件,无需均值修正;PPI中无交易日修正,CPI中检测出7个影响不显著交易变量;PPI和CPI中分别检测出以3.402为临界值的7和3个异常值。PPI异常值及类型多,CPI异常值及类型少。两模型异常值不相关;PPI和CPI最终分别确定是(1 1 0)(0 1 0)和(1 1 1)(0 1 1)季节ARIMA模型;春节对两者均有正影响,对PPI和CPI影响分别为0.03%和0.3%。在5%的显著性下,春节对PPI影响不显著,对CPI影响显著。剔除春节效应的趋势序列曲线更平滑。

2.PPI和CPI的TS模型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如表2。PPI和CPI季节调整质量分别为3.983和2.202,模型调整质量好,PPI质量更高;异常值比例均小于5%;模型残差均值通过0值检验,符合正态分布;LB(BP)统计量表明,残差及其平方无显著(季节)自相关,残差未含(季节)线性和非线性结构。DW统计量表明,残差无自相关;拟合标准AIC和BIC都很小,拟合效果非常好。模型通过检验,可被SEATS分解。

(三)PPI和CPI的因素分解和关系分析

1.两者趋势因素和关系分析。分解的趋势-环因素,再通过HP滤波方法分解得到趋势,如图3。总体两者趋势相关系数均在0.782上,趋势间相关性显著;趋势有稳定间距,CPI高于PPI;趋势上两者关系不显著。自1993年1月至2010年7月两者运行轨迹有明显阶段。结合异常值点,将发展阶段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快速上升。PPI在1993年1月-1997年12月,CPI在1993年1月~1999年1月上升。PPI、CPI趋势分别上升30.26%、56.47%。可见,第一,在这期间经济高位运行,1994年出现严重的通胀。两者有同步上升趋势,CPI比PPI上升更快。

主要由于生活、消费资料价格比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快。第二,通胀原因:①投资膨胀和结构失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2-1994年年增长率分别为37.6%、50.6%和28.35%。投资增加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央行增发货币。此外,结构失衡体现基础产业投资多,基础设施不足。根据第二部分,投资膨胀导致PPI通过途径二和三向CPI传递;②价格体制改革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1992-1993年主要提高生产资料价格,调整农产品价格。导致1993年PPI上涨24%。1994年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包括开放煤炭、化肥价格,提高原油等能源价格及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根据第二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PPI通过途径二和三向CPI传递;③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降低,推动物价上涨。1994年实行单一、有管理浮动汇制。改革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稳定外汇储备。由于财政补贴范围受限,使进口商品及以其为原料的产品成本提高,推动物价上涨,引起通胀,使得两者协同变动。第三,此阶段两者间的相关系数(Pearson、Kendalls、Spearman)均在0.991以上,相关性显著。经历经济软着落后,PPI于1997年12月、CPI于1999年1月进入水平运行甚至递减阶段。结合上述第二点中的分析,从趋势上看此阶段PPI对CPI有一定引导作用。

第二阶段水平运行或递减。PPI在1998年1月-2002年1月下降,CPI在1999年2月-2002年2月水平运行。可见,第一,这期间经济通缩。CPI水平发展,PPI下降。CPI高于PPI趋势。第二,通缩原因:①投资萎缩。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长期高积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此外,产能过剩导致经营恶化。银行惜贷、企业谨慎投资导致投资萎缩,导致PPI通过途径二向CPI传递。②有效需求进一步减少。经营困难导致工人失业,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增强,社保、住房、教育等预期支出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导致CPI向PPI传递。③国有亏损企业未退出。此外,还有体制原因,亏损国企未退出,高积累政策未变。总供需状况逆转,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形成通缩。④全球供过于求的矛盾和亚洲金融危机等冲击,导致两者协同变动。第三,此阶段两者间相关系数均在0.155下,相关性不显著。经历通缩,PPI于2002年1月、CPI于2002年2月进入递增阶段。趋势上此阶段。PPI对CPI的引导不显著,也不存在两者间倒挂。

第三阶段稳步上升。PPI在2002年2月-2010年7月,CPI在2002年3月-2010年7月稳步上升。PPI上升23.73%。CPI上升20.69%。第一,此期间经济在高位运行,出现通胀,相对第一阶段温和。第二,通胀原因:①粮价上涨。粮食歉收导致2003年1月-2004年9月粮价快速上涨;丰收导致2004年10月~2005年4月快速下跌,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国内粮价平稳上涨。食品价格上涨逐步引起食品加工和餐饮业价格全面上扬,使得CPI传导至PPI。②生物能源对粮食需求大增。油价飙升使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政策,鼓励用玉米加工乙醇,增加了农产品需求。粮价上涨推动食品价格走高。食品在CPI中权重大,在PPI中权重小,使得CPI向PPI传导。③工资水平提高。劳动成本上升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动供求紧张且政府加快提高劳动者福利,工资在2003-2007年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GDP增长,劳动成本上升抬高物价,导致两者协同变动。第三,此阶段两者相关系数均在0.935上,相关性显著。通缩后,PPI于2002年1月、CPI于2002年2月进入递增阶段。可见,此阶段PPI对CPI的引导作用不显著,也不存在两者间倒挂。

2.两者季节、不规则因素和关系分析(季节和不规则因素图略)。①从一年的峰和谷看,两者处于下降趋势。PPI最高峰在1月,平均S为106.24。由于春节CPI最高峰在2月,平均S为104.31,1月S为104.15。由于春节效应,节前生产为节日间消费准备导致PPI对CPI有引导作用;PPI最高峰比CPI高;一年内两者最低谷均在12月,平均S分别为93.38和95.41。波谷两者间没有明显引导和倒挂关系。但PPI比CPI波谷低,PPI比CPI波幅大。②从一年大小看。通常以7月为界,上半年除2月由于春节PPI低于CPI外,PPI均在不同程度高于CPI。下半年除9月,PPI均低于CPI。上半年,4月和5月PPI比CPI高出较多。下半年7月、8月和9月两者间差距较小。③从一年季节特征来看,两者整体处于下降趋势,7月均小幅回升。④两者季节因子间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730,两者季节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但两者间传导和倒挂不显著。⑤两者分解的不规则因素,体现了显著异常值。两者异常值间差异显著,受突发事件影响有独立性。不规则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在-0.425下,显示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3.两者循环因素和关系分析。循环因素如图4。①剔除其他因素后两者循环因素有明显周期特征,相对图1中的同比指数更能显示两者间的传导和倒挂关系。同比指数仅在一定程度上剔除季节因素影响,循环因素研究两者间关系剔除了趋势、季节和不规则因素,更科学合理。两者循环因素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641,显著性检验表明两者相关性非常显著。②循环因素峰和谷即经济运行转折点如表3。PPI和CPI第一次波峰分别在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时隔7个月。波谷分别在1999年7月和2000年5月,期间PPI对CPI显著传导,时隔10个月。第二周期PPI和CPI波峰分别在2000年11月和2001年5月,期间PPI对CPI显著传导,时隔6个月。CPI的波谷在2003年7月。PPI在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间出现了复杂波动波谷不明显,以2003年10月为波谷则在进入新一轮周期中已由PPI引导CPI,转而出现“倒挂”。第三周期的PPI和CPI的波峰分别在2005年4月和2004年9月,期间两者间出现“倒挂”,时隔7个月。期间波谷分别在2007年7月和2006年8月,期间两者间出现了“倒挂”,时隔11个月。第四周期PPI和CPI的波峰分别在2008年7月和2008年2月,期间两者间出现“倒挂”,时隔5个月。波谷分别在2009年6月和2009年7月,期间两者间出现“传导”,时隔1个月。PPI循环因素波幅通常高于CPI波幅。③1993年1月至2010年7月间两者间关系的传导和“倒挂”交替出现。传导和倒挂分别经历两个周期,均在第二周期波谷处逆转。传导和倒挂时隔有明显周期,如表3。在周期一的波谷PPI向CPI传导时间最长,在周期三的波谷两者倒挂时间最长。在传导和“倒挂”转折处时隔最短。④2003年是两者引导和“倒挂”关系转折点。PPI向CPI传导的原因有:第一,投资膨胀,投资驱动促使投资总增幅不断上升,导致工业品生产要素需求上升,加之要素价格体制改革,推动PPI增幅不断上升。体现要素市场供求结构非对称带来PPI非均衡上升。第二,改革开放早期物资匮乏,尽管投资高涨,总供给不断高企,但仍属低水平,属卖方市场环境。企业有较强定价权,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上升导致PPI上升,PPI上涨能充分传导到CPI。此外,第一、二条途径也是PPI向CPI传导的途径。两者“倒挂”原因除投资膨胀使PPI不断上升外,还有投资高涨、产品富足,总供给高企等原因。同时,高积累政策和人们对教育、养老等预期支出增加,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转向买方市场环境。企业定价权弱,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上升导致PPI上升,PPI上涨很难传导到CPI。两者间的交叉部分为PPI中不到30%的生活资料。PPI对CPI传导受限。这期间粮食和房屋价格上涨。食品及居住消费品短期供给缺乏弹性,难以调整供求缺口,外部冲击造成该类商品短缺,该类商品消费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导致消费价格迅速攀升,从而主导CPI上涨及消费支出总量同向波动。使得CPI向PPI传导。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结论如下:①PPI与CPI内涵既联系又区别,构成既交叉又独立。文章对PPI进行生产和生活资料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料上分为以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在对CPI进行消费品和服务划分的基础上,将消费品进一步分为以工业品和农产品为原料。理论上两者间有多种关系。②两者相关性显著、间距稳定、CPI高于PPI;两者间趋势的传导和“倒挂”不显著。样本期间有三阶段,即高通胀期、通缩期和温和通胀期。其中,通胀期主要由于投资膨胀和结构失衡,价格体制改革和要素价格上涨,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降低等原因。通缩主要由于投资萎缩,有效需求减少,亏损企业未退出及全球供过于求和亚洲金融危机等冲击。温和通胀期主要由于粮价上涨,生物能源对粮食需求大增,工资提高等。③两者季节性相关性显著,但传导和“倒挂”不显著。由于春节PPI对CPI有引导作用。PPI比CPI波幅大。上半年生产活跃。下半年消费活跃。两者不规则因素间不相关,传导和“倒挂”不显著。不规则因素体现了异常值,受突发事件影响独立。④两者循环因素有明显周期特征,相对同比指数更能显示传导和“倒挂”关系。同比指数剔除部分季节因素影响,循环因素剔除趋势、季节和不规则因素,更科学。⑤两者间传导和“倒挂”交替出现,分别经历两个周期,均在第二周期的波谷逆转。传导和“倒挂”时隔有明显周期。在周期一的波谷传导时间最长,在周期三的波谷“倒挂”时间最长。在传导和“倒挂”转折处时隔最短。⑥2003年是引导和“倒挂”转折点。传导原因主要是投资膨胀、卖方市场等。“倒挂”原因除投资膨胀使PPI不断上升外,还有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粮食和住房价格上涨等因素。

2008年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但通货膨胀问题在当前宏观经济中仍不容小觑,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投资依赖,重积累而有效需求不足及农产品、住房等外界需求冲击问题。本文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一些治理通货膨胀的建议:①逐步推行要素价格市场化,以要素的实际成本决定投资水平,逐步取消政府价格管制。价格管制虽在短期内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实际将通货膨胀隐蔽化,进一步促进投资膨胀。同时,实行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抑制不合理投资需求。②在调控投资需求的同时,政府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加有效需求。如通过提高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达到反通货膨胀又抑制经济下滑的目标。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开辟农村消费市场,增加农村消费水平。③减少粮食供给波动,提高粮食安全。可采取主动的财政政策,引入保险机制,完善期货市场,增加财政补贴,实行税收政策倾斜等。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储备,增强对粮价的调节能力,使其保持在合理波动范围。提高廉租房的受惠范围。

标签:;  ;  ;  ;  ;  ;  ;  

PPI与CPI与我国通货膨胀控制的关系_cp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