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现代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以及改革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信息技术目前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在高中数学课堂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高中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进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本文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为中心,对当今高中数学教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尤其是能够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巨大的便利。因此,进行关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的探索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教学实践效果很难达到预想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有效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学习。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教学实践中耗时较多,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迫使教师不得不放弃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2.教师的教学负担较重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在备课阶段,往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在有限的资源中一本一本查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而现如今信息化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宽广的资源,为教师备课开展了一条新捷径。只需要教师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短时间内就可以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
二、有效利用微课资源
现如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正逐渐代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引入微课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学习知识,转变传统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突破高中数学教学重难点,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优势在于能使学生更加愉悦地接受知识,同时方便反复观看复习,巩固知识内容。
1.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有助于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现代数学思想和信息工具发展的理解。更好地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实用性,实现数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例如:在课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按照教学安排来授课,而如果将第2课时调整为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图像的解析式,第3课时调整为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实践教学中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合图像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后再让各小组将探讨结果以PPT形式在课堂进行讲解,将科学信息化融入课堂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才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果学习氛围差,课堂没有活力,学生难以对教师的课堂集中注意力,那么学习的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而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学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内容乏味的学科,不像有些学科那样有着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情境。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各种有趣的等腰三角形物品的图片,从而抓住学生的眼球;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利用计算机中几何画板工具,亲自动手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同时做出其底上中线、高线及顶角平分线等,并利用几何画板工具的度量功能和计算功能测量三线长度;之后再拖动顶点,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当三线长度出现变化时,点的位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让学生分组交流,自主探索和总结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3.采用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讲解之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布置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再让各组同学派个代表来说出各组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讲解“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在讲解前利用多媒体动画播放有关变量关系的动态图,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不断加速行使的小车、水的温度逐渐随时间冷却”等图,并提出“水的温度下降与时间长短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景来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此种教学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来引入会有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中旋转体”这章的圆锥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绕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旋转 360°后能够得到圆锥吗?”,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并进行短时间的分组讨论,从而对该问题产生一定的自己的想法和结论;然后利用计算机工具给学生演示绕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旋转360°后的结果,以验证学生讨论的结果;最后再让学生讨论利用这一理论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哪些问题,同时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几个实际应用例子.
4.合理控制多媒体的使用度
诚然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等工具来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于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有极大的帮助,可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信息技术亦然,教师不能因此就抛弃以前的教学模式,一味追求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而是应当合理控制多媒体的使用度,并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以传统教学为主,以多媒体工具为辅,双管齐下,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带给教学的优势,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四、总结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成效得到了大大提升。身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微课资源及采用合作学习交流等策略来改进教学模式,同时在实践中,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能滥用,才能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真正的效用。
论文作者:黄文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论文; 给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