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215004)
摘要:本文分析了窃电行为的整治工作开展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加强反窃电行为的举措:一是提升反窃电工作的开展水平,二是增加防窃电模块以及计量感应器;三是构建完善的反窃电工作模式。文章认为,要构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加强宣传力度,使得反窃电行为的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继而抑制窃电行为的出现。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反窃电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电力市场对电力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经营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针对于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缺乏所带来的电力能源输送问题,需要有意识地将相关违法行为有效杜绝,这既是对非法行为本身的打击,也是对输电线路安全性的保障举措。
1 窃电行为的整治工作开展现状
1.1 窃电行为在用电检查中的重视度被有效加强
最初的窃电行为是因为一部分窃电的人选择对电能表以及相关计量仪器进行破坏,继而达到减少用电数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是十分容易被发现的,且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巡查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但现阶段一些窃电人员正在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选择物理原理等使电流表与电压表上的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实现窃电的目的。此种窃电行为,使电力企业在用电检查中的难度显著增加,传统的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反窃电具体工作的需求。
1.2 针对窃电行为的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供电企业对反窃电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认识窃电行为的危害性,盲目地认为窃电仅是少数人的行为,窃电总量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不会有多大影响,长时间如来,就会导致窃电人数与总量的持续增加,在潜移默化中使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显著增加,导致电压不稳等多种问题的出现,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有效降低。
1.3 窃电行为的涉及金额不断提高
早期窃电行为的主体只是一些用电业主与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但目前因为受到利益的驱动,用电时的窃电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具体的窃电范围也在慢慢蔓延。另外,在窃电主体与范围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窃电的具体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导致电力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反窃电行为的举措分析
2.1反窃电工作的开展水平提升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于反窃电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给反窃电工作的落实到位产生了诸多技术阻碍。为此需要针对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来有效地增强对窃电行为的防范、发现与处理能力。
首先,在电表等计量装置中设置防窃电模块来对窃电行为实时监控。防窃电模块能够实时监控电表中的电流信号,及时发现供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电流,从而达到预防窃电行为的目的。其技术原理是在发生窃电问题时,电表的总用电量会在瞬间出现急剧上升,当结束后电表总用电量又会恢复正常,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窃电情况图
其次,选择封闭式的计量设备来杜绝二次接电此类盗窃行为的产生。具体措施主要有:(1)对于电表、计量互感器同箱的用户,两者与变压器连接应选用电缆为一次导线,并将端口封闭,同时还需尽量缩短电缆的长度,以金属或塑料管作为外套进行保护;若是采用铜排、铝排作为连接导体,则应该使用线槽将其密封或者涂刷绝缘漆来起到保护作用。(2)对于电表、计量互感器不同箱的用户,则需要通过铁箱将计量互感器、变低出线端子封闭,电表箱加锁,电表和互感器的二次接线换为铠装电缆或带有套管保护的橡胶、塑料绝缘电缆。最后,通过失压计时仪进行防窃。失压计时仪是根据窃电过程中会导致计量表中电压、电流发生改变的原理,通过安装专门的短路、失压和断流计时仪器,在窃电发生时发出相应的报警并进行计时,以此作为后期索赔电费的依据。
2.2增加防窃电模块以及计量感应器
这一方面能够让电表得以借助于防窃电模块来对窃电行为有效监控,它可以对电表中的电流信号进行及时监控,如果发现不合理的电流,就要采取纠正措施,进而起到预防窃电行为产生的目的。这种预防的主要原理就是在窃电问题出现时,电表的总用电量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增长,结束之后又恢复到正常状态。其次,对于二次接线窃电问题的预防,可以利用封闭计量设备的端口来实现,如果电表和计量互感器是处于同一表箱的用电用户,在和变压器进行连接时要采用一次导线的电缆,把端口封闭处理,并且还要控制好电缆的实际长度,通过金属或者是塑料管来对外套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如果电表和计量互感器分别在不同的表箱中,那么就需要在铁箱的作用下对计量互感器和变低出线端子进行封闭处理,对于电表箱加锁、电表以及互感器的二次接线要选择铠装电缆。最后,根据供电所实际采用失压计时仪来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这是因为窃电行为的发生会造成计量表中的电压和电流发生变化,然后安装专门的短路、失压等的仪器,可以在违法人员进行窃电时及时的发出警报信号,同时进行时间的计算,使后期的电费赔付有明确的依据。
2.3构建完善的反窃电工作模式
第一,要完善反窃电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反窃电规章制度,使反窃电管理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反窃电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实行奖励机制和举报机制相结合,利用群众监督的广泛性,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窃电行为。第二,加强对反窃电工作的重视,供电所全部员工应该充分认识到窃电问题的危害,通过日常工作中对异常电力现象的监督,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同时,建立专门的反窃电机构和部门,由负责的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反窃电人员充实,以保证反窃电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部门的协调沟通,通过联合检查、现场拍照、行政拘留等各种措施,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防止窃电泛滥。
3 总结
总而言之,窃电行为会对电力行为的安全性产生巨大威胁,为此加强对窃电行为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供电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窃电行为给予充分的重视,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加强宣传力度,使得反窃电行为的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继而抑制窃电行为的屡次出现。
参考文献:
[1]吴海丽.浅析反窃电技术在供电所管理方面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15):167-168.
[2]胡镜力.谈反窃电技术在供电所管理方面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6,(Z1):367-367.
[3]唐文彬.基于线损计算分析的反窃电研究[D].广西大学,2015.
论文作者:许可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窃电论文; 电表论文; 供电所论文; 互感器论文; 工作论文; 电缆论文; 目的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