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210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依赖现成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师生都缺乏独立探究的精神,从而导致语文学习的无趣、低效。本文从教师方面着眼,结合教学实践,立足于备课和课堂两个环节,探讨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
关键词:钻研;设计;问题;独立探究
前辈学人早就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著名的治学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理解,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鼓励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求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著名特级教师严华银先生也指出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的过程中,最要强调的是一个‘独’字。首先是‘独立’,其次是‘独到’。”“由阅读者自己直接面对文本,进行原生态的绿色的阅读,是品读的先决条件。”
当今社会是知识、科技和信息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数量与更新的周期正不断地变革着我们的学习方式,探究性与发展性的学习已成为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这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注重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与人的个性发展,更为关注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社会人才。可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鲜有探究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上,依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根据的是教参,而且研究教参还不透彻,少了必要的“慎思明辨”;学生的答案则来源于手头的根据教参编写的教辅资料。所谓上课,成了师生以教参为剧本演的一出戏。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课,和新课程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是完全不搭边的,——我们必须要明白新课程新课改要培养的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而这样的课只能培养“演员”。如果以教参为剧本,以教室为舞台,师生同台演戏,学生知道教师下面的词是什么,教师也知道学生会怎么搭腔,一唱一和,心照不宣,再加一点知道有观众在看的“人来疯”,大伙热热闹闹,何来探究可言?其实,越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教师越是需要对原有的课堂教学进行一场深刻的理性思考,我们的课堂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独立探究能力的。这样,他们以后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
一、教师首先要有独立探究精神,并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影响学生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对文本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优秀的课例总是能够展示教师对文本的精到理解。因此,笔者在平时的备课中,坚决不做舍本逐末的事情,总是将精力集中于对文本的阅读、研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探究。
例如,在《屈原列传》的教学中,笔者经过研究,提出了这样的探究问题链:(1)张仪带着“厚币”到楚国来,可以说无往而不利,这表明了楚国怎样的政治现状。(2)张仪对楚王说了一段话:“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如果你是楚王或当时在场的大臣,你觉得应该对张仪提哪些疑问?(3)你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4)为什么楚怀王和满朝大臣没有一个人看到以上的简单问题?(5)秦昭王“欲与怀王会”,屈原说:“不如毋行”,子兰说:“奈何绝秦欢”。我们学过《廉颇蔺相如列传》,当时秦王“欲与赵王会”,廉颇和蔺相如都说赵王应该赴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什么廉颇蔺相如说赵王应该赴会是对的,子兰说楚王应该赴会就是错的?
由于这样的问题(链)来自教师的认真钻研和精心思考,完全属于原创,因此,学生没有办法从任何资料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同时,问题又非常新颖具有挑战性,激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课堂效果非常好。
2.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笔者都一直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自由质疑。目的除了督促学生预习,了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基础情况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而笔者任教的学生在这样的培养之下,也慢慢学会了质疑问难。
3.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激励学生发表观点,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等各种现象的理解,在给学生时间思考、表达的基础上,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见解,也倾听过很多学生关于很多问题的见解,不得不感叹,学生真的不能小看。例如,执教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时,一名女生发表她的见解说:“我从《葡萄月令》里看到的是一种禅意。”这个观点该怎么评价,肯定还是否定?《葡萄月令》里有没有禅意?教师对学生观点评价的标准是事理、文理。对于她的观点,笔者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什么是禅?不分别,不执著,而又于事理清楚分明的大智慧,就是禅。汪曾祺,一位大知识分子,被发配到农业研究所种葡萄,历尽磨难却保持一片赤子之心,随遇而安,毫无怨言,而且对葡萄、对劳动充满热爱,丝毫不觉失落不满,心境始终如如不动,这不是觉悟是什么?这怎么不能理解为禅?尽管他不是佛门弟子,但他的这种觉悟确是佛门极高的境界。笔者的这一观点和做法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肯定。
二、把握好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以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
1.创造性:问题在教辅上找不到
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教辅上找不到相同的问题或答案。否则,如前所述,语文课堂就成了一场戏,以教参为剧本,以教室为舞台,师生同台演戏,学生知道教师下面的词是什么,教师也知道学生会怎么搭腔,一唱一和,心照不宣,大伙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作出一派虚假繁荣。久而久之,这个戏就变成了独角戏:教师照本宣科,头头是道;学生则 “目似瞑,意暇甚”,神游八极。为什么?他的教辅就在语文课本下面摊着呢,他知道教师要问什么,也知道该怎么答,缺乏兴趣,缺乏挑战,自然就缺乏参与。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在于教师必须首先学会抛开现成的答案,学会质疑,学会思考。余映潮先生多次强调:“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和必备的研究方法。一节课失败,往往可以从文本解读不深入上找到原因。”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学习名家如孙绍振、王荣生、陈日亮、黄厚江、严华银等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著,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把握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其中,笔者特别要重视培养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注重朗读,注重分析,提高“识力”,其方法就是养成精读的习惯,养成推敲的习惯,备课必须细读文本及相关材料。坚持的时间长了之后,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2.挑战性:问题要跳一跳才能够得到
探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我们应该避免把探究泛化的倾向,不应该提出或遇到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探究、讨论。曾经听过一节观摩课《亡人逸事》,课上教师带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向学生提出一条要求:请给每个小节列一个小标题,大家讨论探究一下。于是,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拼起课桌,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随后,赏析语句,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又发出一条指令:你最喜欢那一句或那一段?请大家讨论探究。学生又分为若干小组,拼起课桌,七嘴八舌讨论起来。且不论这两个问题是不是上课教师偷懒,单是这样的问题就让学生探究就明显有一种把探究泛化、庸俗化的倾向。徐晓斌老师在评课时,非常形象地指出:“什么问题才值得讨论?就像我们命试卷,字音、字形、成语等题目,命起来很容易,一位教师就可以完成。但是要命一道现代文阅读题或者作文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好几位命题教师找张桌子,大家围在一起,坐下来讨论讨论……”同样道理,有探究价值的题目,应该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而不是那种不假思索或略加思索就能回答的题目,学生需要费一番脑筋,综合运用起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回答而这种回答有时候还能见仁见智。这种问题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3.语文性:让探究学习活动姓“语”
这似乎是一个常识,语文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当然应该是姓“语”的。然而不然。看过这样一则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在学生对整体感知课文后,马上抛出了探究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死海总有一天会死去。拯救死海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拯救死海的方案呢?”在一阵喧闹的讨论过后,有的谈到开一条人工河,把苏伊士运河的水引过来,有的谈到把下雨的水全部集中到死海,有的谈到控制蒸发量……近20分钟的时间,学生都在谈设想谈方案。至于文本的研读与探究早已“置之度外”了。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探究的问题一定不能脱离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陶冶情操的总原则,否则这种探究就是没有意义的。
总之,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说教形成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渗透探究精神。教师只有独立研究文本、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将这种精神传导给学生,带动学生独立探究文本,从而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黄宣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的是论文; 死海论文; 文本论文; 独立论文; 笔者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