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工作复杂,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在实际安装和调试工作中,必须要充分的把握各方面的因素,强化各方面的控制,确保安装质量,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调试,从而确保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功能的较好的发挥。本文主要对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管理
引言
电气设备对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气设备施工安装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的重要性,在实际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要对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调试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以保证整个安装工程的质量,确保电气设备投入使用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1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意义重大,在变电站这是一项不可替代的工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气设备运行之前的安装调试至关重要,如果去掉这一环节,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便难以把控,变电站的运行则会受到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他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准确把握安装要点,提前做好调试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气设备运行中潜在的问题,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2)及时发现电气设备潜在故障。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准确掌握设备运行中的各项数据,并将此与设计资料中的对应数据进行对比,确保达到工程施工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准确把握技术要点,及时发现设备安装与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因安装与调试不足给设备运行带来影响。所以,一定要提高对设备运行与调试工作的重视,为设备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2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要点
2.1等电位接地网布设
等电位接地网布设时,利用放热熔接方式将等电位接地网铜排与主地网连接起来,利用搪锡压接方式将铜排与铜排连接起来,为了尽量减小接触电阻,铜排搭接的长度要控制在2倍铜排宽度以上,确保接地网出现故障后,电流能够顺利通过,以免电缆将故障电流屏蔽,导致绝缘烧毁,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室内等电位接地网及屏、柜内接地铜排采用铜缆进行连接,铜缆截面为50mm2,屏、柜内接地铜排上要预留孔径为6mm的孔,这些预留孔应均匀分布。然后利用4mm 2的铜线将屏、柜内接地端子处与铜排连接起来。将线鼻子与接地线端头压接在铜排的接地螺栓上,每个接地螺栓上接线数目应小于3根。室外的等电位地网同样利用铜排进行敷设,铜排的截面为120mm 2,室外端子箱内接地铜排与电缆沟接地铜排的连接电缆截面为100mm2。利用螺栓将电缆支架上层中间位置的等电位接地铜排固定住。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连接时,要确保等电位接地网远离各种大电流接地点,比如高压母线、避雷针等,直线距离要保持在20m 左右,以免这些大电流接地点的电流会影响到等电位接地网。
2.2基础接地线与设备外壳布设
基础接地线及设备外壳的安装能够保证设备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基础接地线及设备外壳一般采用铜排方式进行布设。布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转弯处可以使用立弯机或者平弯机进行加工,加工制作同类设备的接地铜排要保证成排设备接地方向、接地方式等向一致。设备及接地铜排连接时,首先需要对设备的接地端进行除锈、除漆、搪锡处理。接地装置采用热熔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支架接地阴险及构架柱要就近接入到主接地网中,为了方便接地电阻的测量,距离地坪处0.3m左右位置的接地线需要预留可拆卸点。
2.3电缆敷设
变电站电缆敷设之前,现场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的检验到场的电缆有没有出现外观缺陷,电缆型号规格不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工程建设需求的问题,检查电缆绝缘性是可以采用1000V兆欧表进行。电缆敷设时,电缆支架可以根据电压等级、保护屏区域划分等进行划分,需要严格检查电缆的一些参数,比如位置、直径、走向等,为电缆的敷设安装奠定良好的基础。绘制好电缆沟、电缆竖井等相关的截面图,核对电缆敷设路径,避免敷设过程中出现电缆交叉分布的不良现象。做好电缆标示挂牌,标注清楚电缆的起点、重点、电压、长度、规格等参数。复杂部位如电缆沟交叉处、转弯处电缆敷设时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施工。电缆敷设完成之后,为了确保美观,防止混乱,需要将电缆绑扎固定住。
2.4二次接线安装
2.4.1安装准备工作
二次接线安装之前,调试人员需要详细的分析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设备性能参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的单位进行沟通联系,消除隐患。二次接线安装采用施工试点制,大面积施工之前,首先安装专业的二次接线员制造样板屏,修正改进完成后,开展技术交底,然后才能够进行二次接线施工。二次接线施工过程中调试人员需要随时跟班指导。柜内二次接线施工工艺必须要完全与样板屏一致,电缆号头整齐、清晰,电缆牌安装高度一致,二次电缆芯线采用大陶接工艺接入到端子排内部,端子箱接线利用小陶接工艺进行,固定好备用芯,加装保护帽,做好标识,保证二次接线整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2具体工艺要求
二次接线安装过程中端子接线及内部勾线要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接线正确率要超过99%;电子导线与电子元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压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柜内的二次导线不能有接头,导线芯线不能出现损伤、断股等不良现象,屏内导线连接不能出现歪斜交叉的现象,导线绝缘要保持完好,没有损伤;屏蔽层分布在两端接地位置,与接地线之间采用锡焊方式进行连接,要确保电缆屏蔽层可靠、牢固;在电缆芯线及导线端部标明回路的编号;二次电缆接头制作内部填充物利用红色的绝缘胶带缠绕起来,外部采用黑色热缩管套住;检查接线端子,避免出现压接芯线绝缘外皮的不良现象。
3电气设备调试的技术要点
3.1电力线缆
电力缆线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基础的部件,其调试和维护工作中:(1)尽量选择季节和温度适宜的情况,最好是选择在春天或者秋天。(2)对该设备的终端部位进行适当的调试和检测,对电缆上的污迹和浮尘脏物进行及时的清除和搭理,并对该设备的绝缘管进行统一的检测,观察其中有无出现关键部位损坏、发热等情况的出现。(3)定期的维护设备电缆,尤其盖板和重要部件的丢失以及破损,对损坏的部位也要加以维修和处理,并安排专业的职员进行观察和检测,以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
3.2变压器
变压器是电气设备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该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工作内容尤为重要。一方面,在调试的环节上,该设备的线间和三相变压器的差值要必须要分别控制在1%、2%。此外,该设备的接线和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电力设备安装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在维护环节上,要遵从预测、预防、状态维护,其中,一旦出现设备自动报警,责需要第一时间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检测,对其进行预测维护;固定的时间和周期性对该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则为预防维护;针对变压器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修理、检测、分析或更换则为状态维护。
3.3隔离开关
调试隔离开关的环节上,操作手法尽量遵从轻、慢、细的原则,即在调试该设备时候必须慢慢的将其开关阀门打开,并仔细的观察设备内部有无出现受损现象、触头是否在正确的位置等。如果出现设备设置不合标准,则可以用与之相关的设备进行慢慢的调整。例如,触头部位加以调整时,尽量控制触头或者是触刀所触碰设备的位置,尽量离底座的部位要存有一定的距离,并慢慢将该设备的连接部位进行正确的调整。不仅如此,后期的维护工作也要遵从以上的原则,以规避维护时不必要的设备损坏,同时也保证了技术职员的生命安全。
3.4母线
母线是变电电气线缆中的核心线缆,其主要是由铜、铝材料组成,其主要的功能是将变电电器中的电能进行定向的传送和运输,以保证发电机、电压器等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此类部件不仅能将电力进行调整和运输,同时还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拓展性、线路优化性等特性。该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①要对导线的器具进行检查,观察该部位是否光滑,有无出现异常的情况。②观察母线接头的安全情况,有没有破损问题、同时对该设备运行中的温度进行检测,一旦出现接头温度过高,则需要对其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全面检测。③要对母线的绝缘体进行检测和维修,必要时,每半年或者一年,就要对母线进行清理,并将所有的辅助设备加以检测,从而保证母线安全性能。不仅如此,在维护上,要对母线中的开关和线槽加以检测,由其是线槽中的电流量和频率值,以保证该部位的电力运输正常。
3.5 断路器的调试
根据已有的断路器运行经验,实际的断路器运行中,最容易出现导电回路电阻超标故障,具体体现在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的上部接触面同出线端的螺栓之间变松、脱离、变松。而且如果出线端的接触层存在一定的氧化腐蚀问题,也将造成接触电阻上升,最终导致导电回路电阻急剧上升,实际的断路器调试操作中,要在此基础上来针对性调试、调整,重点要牢固灭弧室接触面、出线侧的螺丝等,控制线端接触面被腐蚀、氧化等,从而确保断路器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装和调试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如果在安装调试中电气设备装置无法正常运作,就需要有关技术工作人员及时查找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进而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效率。同时,在安装和调试电气控制系统中,我国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但这里所谓的借鉴,并不是盲目的、一味的借鉴,而是应该结合我国国情与电气控制系统实际情况,针对性、有目的借鉴,进而提高我国电气控制系统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海杰.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重要性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1):82-83.
[2]王俊山.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重要性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7):315-315.
[3]崔恒彪.论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投资,2012,(24):124-124.
论文作者:巩京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电缆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接线论文; 母线论文; 电位论文; 铜排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