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论文_董洁茹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论文_董洁茹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电力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效果。随着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逐渐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资源在电网建设方面。在电网建设逐渐取得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电网运行以及维护工作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电网建设产生了消极抑制作用,必须引起相关研究学者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本论文就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整改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风险管控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大,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不断加强电网建设,电网覆盖面积也由此不断增大。长期以来,我国变电运维工作存在着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工作人员工作安全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变电运维过程的难度,也使运维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1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重要性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传统的变电运维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运维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强,工作时间比较难确定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直接影响相关电力设备维修的结果。所以,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权责分明,明确分工,从而进一步完善维修检查的相关流程是十分重要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就是将电力设备的管理作为核心,利用优化工作过程,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确保电网持续稳定运行,进而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根据传统的电力维修方法,维修的过程比较繁杂,分工过细,这样做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员对业务处理的处理能力,增加了电力运行成本,从而提高了人力成本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是,实现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将会有定期与不定期视察,能够更加具体的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准确地解决。与此同时,在这一模式实现后,能够有效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有关工作人员配合得更好。

2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问题

2.1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员安全意识低使得很多本不该发生的隐患发生,使得许多可以避免的事故来临。在曾经发生过的变电运维故障中,有一定数量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过失造成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从而造成变电站设备故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2管理风险

我国传统的变电系统运维中,管理人员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近几年,为保障人们的用电稳定,变电运维管理经过改造与完善,管理人员除了承担日常工作职责外,还加入了变电运行检修与维护作业,增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范围。管理难度增加,使得管理人员顾此失彼,在管理中常出现问题与纰漏,电网运行稳定性降低。

2.3维修与管理工作中的流程问题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相比较之前传统模式下开展的维护工作而言,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原有的工作标准以及流程也需要有所更新。更新工作标准内容则应该就变电设备运营以及维修两项内容的集一体化整合进行说明。规范工作流程,让维修人员按照规定操作,避免出现因维修人员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问题恶化这一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工作强化措施

3.1加强制定风险方案

大自然灾难是不可抗拒的,因为自然因素带来的变电运维风险不可避免,导致许多人员对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变电运维隐患并未有好的防范措施。自然灾害带来的隐患只是一味地事后解决却不知避免,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影响。不可避免却不代表不可减缓,制定风险紧急预案,对危险的来临进行及时处理与控制,对变电抢修人员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与损失,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恢复工作。

3.2开展运维一体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为提高运维工作的专业化、效率化,电力企业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并且应保障培训内容涉及到运维工作的各个领域,如变电设备的整体构造、相关专业模拟训练等,提高运维工作的知识水平与技能。在这一培训过程中,具体措施可参照如下几条:第一,可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培训。在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因不同作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由掌握不同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分工合作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针对运维一体化业务制作培训课件,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方案,落实进度和责任人,并结合日常工作开展运维一体化的“实战培训”。第二,构建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不仅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与理论知识,更能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责任心、培养员工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等,以此提高员工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安全性。在培训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培训,为运维人员打牢基础;加强中级技能培训,结合实际,进行高级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批复一项”的原则,班组培训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考核批复后方可实施。

3.3仿真模拟

对于大型模具而言,其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刀具或者主轴和工件之间很容易出现干涩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模具及机床,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并且会对模具周期造成影响。所以,为能够在模具制造过程中使安全性及加工质量得到保证,可与机床设备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相关参数库及刀具库与主轴头库,在编制程序完成之后,可调用相关机床数据实行切削仿真模拟,对程序实行验证,并且修正及优化相关干涩区域,从而使模具加工制造的正确性及安全性能够得到较好保证。

3.4编制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以及流程

在展开变电运行与维护管理控制工作之前,应该首先就运行与维修作业相关工作内容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以及流程,以帮助实际操作人员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工作任务,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具体来说,制定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任务分工、操作方法及流程、安全方法措施等。只有做好先前准备工作,才可以有序展开变电运维管控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有序的展开运维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

3.5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

变电运维的一体化管理,将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部门相整合,实现组织机构人员的一体化,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实现经济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可以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变电运维的基本要求进行分组值班制度,使运维工作能按程序有效进行;优化运维操作的流程和巡检制度,提升变电运维的工作效率;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减小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但只要做好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详细的工作操作标准以及流程,细化工作任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团结班组以及个人,以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从而更好的展开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兴,王孜航,牛明珠,等.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探讨[J].电子技术应用,2015(12):141-143+147.

[2]独亚军.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J].电子测试,2017(10):128-129.

[3]詹鹏.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6,(07):183-184.

论文作者:董洁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论文_董洁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