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民族艺术类校本课程的管理论文_张艳霞

初中民族艺术类校本课程的管理论文_张艳霞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 101200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校本课程以其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和资源优势、满足学生的特别需要而受到重视,我校美术教研组已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适合校本建设、丰富且具有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系列校本课程——剪纸、扎染、雕刻、书法、软陶,初步建立了民族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形成了一定的课程成果。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管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制定与编纂是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在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和制定了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的素材。为了使这些素材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规范地管理。

1.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引导。在课程实施前期,应当为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重视民族艺术学习和传承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机会。如在常规的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多接触民族艺术,与学校协商多提供外出参观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对民族艺术形式的学习更有期待和内在动力,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受到学生欢迎,为确保课程顺利高效地实施提供前期保障。

2.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检验课程目标的合理性,考查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是否符合学校办学思想、是否具备可行性。教师们也要具备广泛寻找素材、综合资源、编写教材的能力。老师们编写的教材要经学校审定后统一印刷,学校专人负责管理。以剪纸课程为例,我们的教材基本内容如下:剪纸概述、剪纸的制作方法、认识剪纸符号、剪纸的表现方法、对称折叠剪纸、团花剪纸、剪纸的创作、剪纸的鉴赏与评价。

3.合理使用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严格按照学校教材管理规定,由教务处根据教学需要统一发放。编著教师不得自行向学生发放教材,学生使用教材人手一本,只限课堂上使用,不可带出各自校本课教室。对课程实施后的教材使用效果也要进行调查管理,决定课程的进退。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与反映、教师自己的总结及学校或管理部门的检查结果做出结论。每年课题组根据方方面面的反映讨论是否下一年继续使用现有教材,研讨相关教学内容是否有更新或更换。由于事先我们的课程做了充足的准备,更了解学校及学生的需要,几门课程都得以顺利开展,在不断更新修改教学内容、环节、要求及相关范例的基础上,各科教材反映良好。

二、教学方法的管理

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学生好学、乐学、求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学习应是多种通道、多种形式的,我们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是,教学不能教条地只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的训练。因此,教师们积极探讨创新好的教学方法。除了借鉴以往的演示、互助、竞赛等方法以外,我们的教学方法还要体现课题内容反映的文化气息,将教学变成一种艺术行为甚至是文化活动。

课堂上,教师们注重反映学生生活、丰富地表现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将文化层面的意义实践出来,并懂得寻找、运用传统文化因素,在作品创作中得到更深刻的体验与提升。如书法课结合古诗词语境的修养,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校园的走廊里就能够看到学生们一幅幅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众多学生;软陶课结合十二生肖的造型艺术,开展了“我为父(母)亲送上生日祝福”的活动;剪纸课上,老师设计了“我爱家乡美”活动,孩子们用心设计的剪纸作品深切地表达着自己对家乡的浓浓爱意……

三、课程成果的管理

1.设立“艺术长廊”,为学校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把学生的剪纸作品、书法作品、扎染作品装裱悬挂起来,把学生的雕刻作品、软陶作品用展台展示出来,如宣传橱窗、走廊、活动室等公共场所,让全校师生都能欣赏到,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民族艺术,让人人都期待学习民族艺术。

2.根据学校要求,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课堂上,小范围的作品交流会随时与学习实践穿插进行。学期末,学校综合其他课程,举办“和谐校园,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大型展示活动,其中包括舞台表演和物化成果展览,我们的课程成果无疑成为这次大型素质教育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上,我们的现场剪纸表演、书法表演、扎染服装的模特表演博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展览区,剪纸、扎染的两面高墙,软陶和雕刻的几个展示台,总能使观赏的家长、学生、教师队伍不时驻足,远观、细品、拍照留影,甚至有家长还在书法展示区提笔挥墨,一显身手。可以说,这些展示交流的活动使学生的劳动得到肯定,也给他们带来成功和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为学生制作艺术作品集。将优秀学生作品拍照留存,定期收纳成册,一是发给现校本课程学生,给他们以鼓励和纪念;二是发给后期学员做参考,促进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正是规范高效的课程管理,使得课程实施以来收获颇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和创意的舞台,唤醒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变化,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更提高了美术教师开发课程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课程为民族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初步形成了教育特色。2016年,我校顺利地被评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校,提升了在地区的影响力。

论文作者:张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初中民族艺术类校本课程的管理论文_张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