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社会各界不仅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更加重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必须要予以重视,积极的结合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和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问题必须要放到首要位置上,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也是我国我党十分重视的问题和政策,不仅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还是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1.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时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够
目前我国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虽然我国出台了诸多重要指标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并且对安全生产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但是由于安全管理工作只有投资而没有收入,进而导致一部分施工单位承包之后不断的减少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尤其对项目经理来讲,他们本身更是只有职位而没有响应的权力,无法真正的做好整个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一部分老板为了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的减少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更没有预防措施。一部分领导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抱有侥幸的心理,并没有真正的对人民生命负责,最终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忽视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领导们重视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的思想存在,直接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和成熟,也不能真正的将相关政策加以落实,即便具有管理制度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工作,最终埋下了安全和质量隐患,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模式落后
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没有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工作,导致大部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自身的施工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违规操作,不能熟练的掌握相关施工工序和流程。一部分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知识就比较欠缺,在出现违规操作和安全隐患的时候不能真正的行使自身的职权,一部分管理人员仅仅借助自身的经验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之后才事后处理,没有事前预防的意识。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并不能对各种安全问题开展有效的预防工作,仅仅在形式上应付检查。事后处理的安全管理模式不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一部分企业甚至为了能够减少施工成本,在进行改制的时候将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合并,导致这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比较差,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不能发挥出安全监督的作用。
1.3建筑企业的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其本身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就开展施工作业,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差,在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着缺乏安全意识的现象,专业技术水平比较低。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工作,甚至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自身就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教育普及工作,导致施工人员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安全、正确的施工操作。目前,我国所出现的施工安全事故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工,虽然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本身具有十分完善的生产管理资料以及安全交底等工作,但是操作人员在进行安全培训的时候往往重视形式而忽视了真正的效果,最终无法真正的起到安全培训的作用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1.1国家相关部门管理方面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建筑行业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将安全问题放到首要位置上,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出台相关的安全管理政策和标准,通过法律强制性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我国的安全管理规范必须要对建筑施工单位起到强制性的约束作用,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建筑施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最终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
2.1.2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方面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不仅需要不断的强化法律法规宣传,还必须要加强监管部门的职权,将监督约束权力真正的放到监管部门,部门的监管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资料以及数据等方面的监管,还必须要真正的深入到施工现场发挥出监管作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出安全指导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证和指导。
2.2构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时,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完善自身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法律法规作为安全指导,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的落实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筑施工单位主要需要重视质量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通过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加以落实,最终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3构建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体系
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其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积极的完善和创新自身内部的安全培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不断的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避免因为监管不当或自我安全意识薄弱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必须要加强领导对安全意识重要性的认知,能够真正的深入到基层中,不断的加强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做好检查工作,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最终才能够真正的保证施工安全。
2.4构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资金的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真正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要保证资金的充足,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加大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积极的构建内部的安全管理资金体系,才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比如通过资金完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聘请专业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专门开讲座,为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传授安全技巧,最终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其本身的质量和安全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会危及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积极的借鉴成功案例,吸取安全事故的教训,不断的丰富和优化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提高施工安全工作的水平和效果,最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尚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4(07):153-154.
[2]杜永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门窗,2013,1(01):254+256.
[3]王仁财.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C].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2.
论文作者:赵忠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