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创新——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体系论文,特色论文,文化论文,范式论文,本土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2)08-0001-11
中国现代化展现的社会结构整体转型,集中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上,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又集中体现在城市化动力结构转型方面,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核心就是建构城市化发展的新的动力源与新型的“文化动力因”——城市文化软实力这一城市特色竞争力建构上。很显然,当代中国需要社会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创新。因此,中国式的特色文化城市理论、方法、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案的研究与创新,既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推进现代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特色城市文化理论建构与研究的社会属性
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正在经历从新兴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向以智慧经济为主要特质的文化产业经济,这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潮流、新结构相适应,特色文化城市的建构就是在创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和可操作性战略体系的实施方案,而本文所研究的特色文化城市,是以往很少有人问津的研究范畴,也就是说,以往相关研究都是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景观生态等视角出发,而本文是专门从“特色文化”出发,研究城市文化的核心文化价值,建构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模式。
1.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新文化劳动分工的全球化
在新一轮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在世界上数千个城市中,仅从综合竞争力角度来发展城市,在东京、上海、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巨型城市面前,很多中小城市参与其完全竞争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永远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形成合理竞争格局,当然这种差异过大的竞争也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可比性。因为城市文艺复兴而发展起来的佛罗伦萨就是以特色文化立于世界城市之林的一个典型案例,城市史学家芒福德对此曾有评价:“那种巨大浩瀚,那种对历史和珍品的保持力,也是大城市的最大价值之一”。但是,“光是人数众多也是没有用的,大约只有40万居民的佛罗伦萨,比之人口比它多10倍的别的城市,起着更多的大都市的作用”。①佛罗伦萨作为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城市之一,多少年来一直以独有的“特色文化”显示着“伟大城市文化”的价值与骄傲!
全球城市化的发展动力正在转型为以智慧、知识——文化软实力为主体的时代,也是全球新文化价值产业分工的时代。本世纪初,美国学者托尼·米尔提出“文化劳动的新国际分工(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al Labor,NICL)”的观点,②其最大价值在于明确提出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劳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规律。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文化劳动分工的主体特点是,“文化劳动竞争的无边界性”、文化产业的知识性与工具性、文化资源的可创造性、文化生产方式的主体性和个性。同时,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已经证明了文化劳动的国际分工的均质化特质,即无论城市大小和区位,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体,无论是文化产业工业企业,还是文化创意与艺术表现,都可以参与世界范围的文化劳动分工与竞争。任何城市文化和文化产品,只要具有某种唯一性和创新性,就具有世界的竞争性,就可以“嵌入性”的方式介入国际文化价值链并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新型文化劳动的国际分工,给每个具有个性化发展的经济实体甚至是独立个体提供了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一个有文化特色的小村落、小城,一个有特殊技艺的工匠,都可能在世界文化劳动分工获得机会进而创造价值。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建构的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模式就是典型案例——世界正在涌现一批多样化的、各具文化特色的城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将其区分为“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和“烹饪美食之都”七个主题模式。截至2012年6月,已经有19个国家30多个城市加入了该网络,如中国成都、德国柏林、美国圣达菲和爱荷华、英国布拉德福德、瑞典厄德特松德等,其中的城市有大有小,关键是这种方式就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城市”,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创造独具的、新的可持续“文化动力因”,而不以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综合竞争力排名为主要标准,这既表现了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一种规律,也说明在全球城市化前提下的“文化软实力”正在引领城市的发展。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展开和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资本和劳动力形成全球流动性增值效应,网络和智能技术形成的文化产业参与全球竞争,可以不依赖区位空间而形成全球的“特色文化中心”,这也是特色文化城市的现实理论基础和土壤。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城市面积占地球面积的比例不到1%,人口却占了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2012年全球城市人口已经接近60%。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时代”的核心意义是全球全景式的“世界城市图景”。
全球化最为直接和突出的表现是西方文化的全球化,这是从中世纪西方城市文艺复兴至今的一种文化走向,所谓“西学东渐”的延续、西方文化价值观向东方扩散的进程,在21世纪在西方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西学东渐的广度、深度可谓是愈演愈烈,导致某些城市地方性文化和“地点精神”虚无化。西方文化的东渐的强化,在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某种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向下的力量”,③对全球文化生态体系的再发展形成了一种“文化滞后力因”,原本多样化的世界文化正在被西方文化整合,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单极化,世界很多地区出现文化变迁的单一西方化状态,甚至还出现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西方文化全球世俗化”的思潮,既影响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又在重构人的日常文化行为。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囊括了全球国际文化贸易量的2/3以上。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西方七大国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公司垄断。这种世界性规模化的文化商业化的输出,其本质是现代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与西方文化价值链的全球化发展,其结果之一是地方性文化的消亡。面对这种冲击与挑战,建设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城市更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创造本土化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改变几百年来“西学东渐”的历史,创造中国式的城市文艺复兴,以建构“东学西渐”的新时代是21世纪中国的责任,也是特色文化城市理论研究与建构的深刻意义和价值所在。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是“东学西渐”深化的创新之举。
2.城市文化价值的核心化时代:创造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
在现代社会中,国际竞争力基本单位已经不是企业,而是城市。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软实力、城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决定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④199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丝奇雅·沙森(Saskia Sassen)发表了《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一书。沙森认为世界城市逐渐成为“全球性服务中心”,⑤城市化的动力核心是生产型服务业,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研究中,作者仍然强调的是工业、服务业的区位价值,这对于传统生产模式来说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当代后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进化所表现的城市人的通讯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物流方式、信息交换方式智能化及物联智慧产业的运用,使得人们对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生产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在人类现代化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的矛盾中如何找到一条永续发展之路?以往大规模的工业化已经给人类带来某种灾难性后果。从这个意义上文化产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价值被人们所重新认识,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和理论研究,是对文化产业世界分工新认识的一种升华。
从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发展经验来看,单靠粗放式的资源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城市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动力和中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应该从“功能型”向“价值型”转化。所谓“价值型城市”就是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即人本主义的城市文化主体模式。一个城市一旦能够充分尊重人的价值、表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价值,就会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这就是建构了一个城市创新的土壤,也就具有了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人力资本,进而为创造“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建构了前提和基础。单霁翔教授提出了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现代城市转型,指出“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文化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⑥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提出“中轴理论”,强调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⑦西方发达国家某些城市的发展也证明了特色文化城市的价值属性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瑞士的日内瓦、日本的东京等不同层级的城市所形成的城市文化价值,直接构成为国家软实力,并在参与世界竞争的同时,主导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强化建构中国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特色文化,不仅仅是城市本身的发展,而且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现代化战略,而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然经历文化自觉、再造与文化核心价值的重构过程。在创造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新核心动力方面,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应该注意这样几方面的价值再构:首先,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中国本土化文化价值的重构与传播。创造中国本土化的特色文化城市,就是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新时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其次,文化价值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更要作为直接生产力作用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现代化,文化与经济互为里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其三,特色文化城市的打造就是为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创造原动力,也是在建构城市特色生产力,是城市社会进入现代性转型的一个入径和战略。其四,注重为全球和谐的文化生态秩序提供地方性的发展样本。由于全球资本逻辑的通行和“麦当劳化”标准生产的介入,世界性与本土性、国家性与地方性的矛盾冲突愈发难以调和。其五,特色文化城市创造就是在建构国家级的特色文化竞争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国家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如英国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振兴计划、日本“内容——动漫产业”国家发展规划等。尤以美国“文化版权产业”发展为代表,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了国家带动型的支柱产业,创造了全新的国家强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动力。
在以城市文化为依托的同时,城市间的价值链形成一种结构化的模式,并在区域空间中形成文化产业带,如西欧、北美、日本、韩国的“文化城市带”和“文化城市圈”的兴起,标志着全球范围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分工已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城市作为人类记忆的载体和文化创新的场所,承载着历史的解构化过程,“甚至是一种自己活着、并让居民在不可消除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生活的集体机制。”⑧当城市像商品一样,被批量生产的时候,城市的个性便被抹杀在千篇一律的高楼之中——我们不是用革命,也不是用战争,而是以建设在毁灭人类自己建构的城市。我们必须反复强调:城市文化的差异化、城市文化的特色化,不仅是城市被识别的基础,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城市社会转型的解构化时代:全球城市价值链高端介入的文化整合
《伦敦市长文化战略》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促进理解、形成城市特征的强大力量。它可以跨越障碍,颂扬差异,激发灵感,带来教益,创造财富。”⑨我们提出的特色文化城市,就是要“带来教益”并“创造财富”,促进国家间跨文化的理解。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但城市不能仅仅是容器——城市更应当具备对优秀文化的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城市还应当是文化自觉的主体,通过将对地域历史文化精髓的筛选和全球时代文化潮流的呼应,形成自身城市发展建设的文化内核,进而延伸出相应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特色文化城市的“特”的内涵之一,就是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一个有特色文化的城市一定是“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文化场域。在城市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发展的竞争中,“城市地方性主义”是介入全球城市价值链的最好方式之一,没有了地方性,也就没有了优势和特色文化,没有了特色文化也就没有了特有的文化价值,当然也没有了“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能力。一个城市必须主动建构的地方精神与地方特色文化价值,这种“地方文化精神再造”的文化成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是扎根于地方性的文化语境土壤之上的,是一种独立价值和城市人格的,越是具有典型“地方精神文化”价值的城市,越具有地方性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可能性,在本质上也就是在世界整体发展中寻找了自己的差异化定位。
当然,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一是人口高增长、土地等资源缺乏对城市文化再造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拥挤不经济”与资源的匮乏将始终影响城市文化的高尚化进程。二是城市社会分层及宗教文化冲突的分化,负面的亚文化群体在不同层面都会发生。三是地缘政治文化对某些国家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具有反作用。四是中小城镇文化个性化消亡——包括民族性的“根柢文化”丧失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五是人类社会的负面文化——文化负进化将会长期影响人类文化的进程,并与人类的现代化相伴随。六是从中国的国情来说,特色文化城市建构往往受困于制度型障碍,即在以GDP考核作为城市发展核心的制度体制内,特色文化城市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上述这些问题是特色文化城市建构必须回应并加以用某种方式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是中国城市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占位的障碍。以往的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主要关注生产活动中的价值链体系,特色文化城市研究不仅关注全球国家和城市间的政治、宗教、区域空间的价值链关系,还关注包括城市文化产业结构、城市国际化开放度、市民社会文化与行为关系等方面的价值链内容,这类区别于一般产品价值链的价值体系与内容会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产品、技术、生产活动和商品流通走向世界能极。而我们要提出的是,无论是从产品视角研究全球价值链,还是从全球价值链本身的意义上研究价值链的构成,在本质可以这样认识:“全球价值链的要素、节点及与价值链条的表现方式,无不是以城市作为载体或单元,并以城市区位为社会空间属性的。”⑩城市作为国家的经济载体的主体形式,是全球价值链的连接节点和空间表现。在全球化整体的发展中,区域性经济体和城市可能通过区域与“城市的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全新的区域经济体和单体城市的价值与能级,继而通过国际化的经济与“文化资本再生产场域”的建构,创造区域性“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文化产业簇群,实现城市在全球价值链网络中从低价值生产向高价值生产的转型。
二、特色文化城市理论研究的文化属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城市、研究城市和驾驭城市提供了科学新手段和观察视角。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表现了自我更新、自我创新及自我认知的城市文化人格化的自觉进化,在全球城市化的竞争中,“城市文化资本”作为城市的实体资本和象征资本引发的文化再生产,促进了城市对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个性文化的自我呼唤与创新。“城市文化资本”作为城市的公共性、可创造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动力,构成了特色文化城市和城市特色竞争力建构的核心要素,也可以说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主体就是创造“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形成的产业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集聚空间(11)。
1.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维度与范畴
“特色文化城市”建构是一个全新的文化行动,必须多以下几个维度:
核心价值建构维度。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的建构为前提,为城市发展的民族化、本土化及现代化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动力和道路;以文化产业的新国际化劳动分工为要点,为中国的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创造一条以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有效路径;以特色文化城市为载体,创造时代的文化核心价值,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和文化范式,进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找一条健康稳定的道路;以中国特有国情为依据,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本土建构提供一种理论思考,重拾、重掇、重组、重构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城市发展理论,提出新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文化城市发展战略;以本土化的理论创新为“源文化”,创造“特色文化城市”的研究范式,创新中国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样板,为中国的城市文化模式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参照体系。
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运用维度。以科学的学理性和学术性研究为主导,以市场调查和相关现代技术分析为基础手段,以采纳、总结市民意愿为辅助分析因子,运用专家群的智慧和类型学比较的方法,在创造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为单体城市的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分类指导和解决方案,在理论与实证化结合的研究中,为中国式特色文化城市建构提出操作化、对策性的研究范本手册。
主体文化强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相结合维度。强调引导城市有效进行“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市民扎根城市的土壤,挖掘城市资源,梳理城市文脉,开发城市特色,围绕城市精神理念、市民精神、文化行为和政策环境等核心要素构建完整的“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场域,提升城市进入国际城市价值链的高端介入能力。
学科与学理的建设维度。在“特色文化城市学”建设及应用价值方面,打造具有中国本土化价值的“特色文化城市”全球案例库,总结归纳国外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方法和实践路径,为中国特色文化城市的理论和学派建设打造提供借鉴。提出“文化联合区域体”、“城市文化首位度”、“城市文化发展极”、“城市文化”、“特色文化城市双核理论”等“概念类”的提出,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特色文化城市学”体系,织造特色文化城市的全球价值网链,从产业合作、地理联系、文化共享、社会文化网络等不同视角和属性上寻找不同城市间的特色文化价值,为全球范围的城市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文化引导。
有机生态秩序维度。倡导城市发展“天人合一”的自然关怀和人文关怀,创造城市发展的“有机秩序”,让文化的嵌入表现为生态城市文化、幸福城市文化、民主城市文化和智慧城市文化等多样化特点,使特色文化城市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普遍模式。
世界城市文化发展规律的认知维度。全球性城市体系正在形成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共识,包括宗教文化对特色文化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新价值与合理性等。发达国家城市文化创意阶层的兴起,是城市发展的转型标志。区域“文化发展极”正在形成,并成为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都市圈与都市文化圈的发展正在形成双重整合,包括地域文化差异和政策文化差异的整合,城市文化圈的辐射具有跨国际性,如东京、首尔的动漫和影视文化产业等,城市正在成为国际文化的综合表现地。全球文化生态和生态文化的建构成为后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标志,如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等。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消亡与新城市文化西方化“一边倒”建构所面临的挑战。
传统文化挖掘与“城市文化资本”再造维度。强调守望城市地方文化传统和挖掘、保护城市历史文脉,鼓励特色文化城市在继承上创新,既能够保护城市的历史记,又要创造当代人建构的未来的城市集体记。
2.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创新入径
特色文化理论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老课题,相关成果多,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研究范式,因此说,其研究范畴与途径的设定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其视角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需求的意义上,创造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基本入径逻辑。
唯一性与个性视角的介入。在总结、梳理中外特色文化城市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中国本土思路”资源唯一性的价值,并总结城市文化历史资源价值、城市空间价值、城市经济价值、城市环境价值、城市文化价值与城市特色竞争力之间关系,分析城市文化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发生的机制与问题,提出文化作用城市发展的途径和个性化方式。这就需要对处于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和类型的城市进行个案研究与针对性设计,通过类型学的视角选取不同的特色文化主导因子对城市进行“城市文化资本”的注入与再创造。
创新研究视角参照“通道”与入径。研究世界特色文化城市的发展历程、历史上存在的特色文化城市的功能意象、人类理想城市的模型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比对形成的叠加效应,抽绎出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建构一个特色文化城市发展需要的标杆体系,为中国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创造多类型的参照体系。
地方精神特质与文化模式建构篱笆。提出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治理型解决方案”,直接从理论分析层面,跨入应用模式建构层面,包括分析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既有问题,明确未来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再根据特色文化城市主导因子不同排序及类型,设计特色文化城市研究与建构的结构图示。
全球文化劳动分工竞争的价值链高端介入入径。在全球范围内建构差异化、唯一性、垄断性的“城市文化资本”,是特色文化城市全球城市价值链介入的前提和竞争力的核心。因此,要有意识地把“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路径和特色文化城市价值网链进行有机结合,并使之结构化,这就可以在全球化的文化新劳动分工找到市场和位置。
3.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质性”特色
特色文化城市“质性”的研究,强调微观与宏观层面的双重质性的链接整合研究,如其中的方法之一是:将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视野向两级扩展,微观扩展到城市的特色文化社区,这是特色文化城市的“土壤”和特质表现;宏观扩展到特色文化“城市-区域”和特色文化都市圈,建构更普遍意义的特色文化区域社会共同体——并且,通过创造更大范围的特色文化认同和更小范围的特色文化特质系统研究,检验区域体内特色文化个体城市的真实价值所在,在这一基础上,创造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缩放自反检验系统”——从微观实践再造,到中层设计,再到宏观整体扩展研究的模式建构,形成特色文化的“社区-城市-都市区域”结构关系。
通过文史互证和跨科学交叉研究的方法:充分运用文献收集和历史研究的叠加分析方法,统合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文化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历史学、城市景观学、城市规划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特色文化城市”。特别是要继承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的优良传统,运用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比较法、案例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等多种手段,通过嵌入性的生活实践研究、实地走访等不同的形式对不同的特色文化城市主题进行深层次的体验性研究。通过“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内在逻辑归类创新,寻求特色文化城市一般成长规律和个体特质发生规律,进而创造更多特色城市文化资本类型,让更多的城市“特”起来,表现历史性的有机风格。同时,力求在“城市文化资本”可量化的层面上,通过系统分析法归类与归因,提出特色文化城市本质性的、中国化的核心价值与多样化的特色文化类型。
三、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范式的实践属性
塞缪尔·亨廷顿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引用格龙多纳·马里亚诺在《经济发展的文化人类》的一段话:“一个国家必须能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式度过诱惑关头。……国家必须具备那种有利于抵制诱惑而做出的正确决策的价值体系,才能实现持续的、迅速的发展”。(12)中国式的特色文化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是抵御单纯经济价值诱惑、重构中国核心价值的具体步骤。
1.特色文化城市研究与“中国新文化核心价值”的建构
这里提出的是“中国新文化核心价值”,强调的是“新”字。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造21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新文化核心价值”。罗马历史学家萨拉斯特在2000年前断言:繁荣也完全有可能“耗尽智者的思想”。(13)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不是以功利为目的,其终极目的应该是重构中国主体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让中国的市民社会成长、成熟起来,并能够犹如西方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那样,形成中国式的城市文艺复兴,并向西方、向整个世界传播中国新文化中的优秀核心价值。
让高尚与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这包括重构中国城市文化精神与城市哲学、城市时代文化价值、城市人职业文化道德、城市人现代伦理文化和城市人文明礼仪等,都是特色文化城市建构中必要的主体内容。我们反复强调,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在本质上是在传播一种文化价值观,亦如西方的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的西方价值观一样,是在重构中国的新“文化根柢”,建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伦理和高尚行为时尚,创造社会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步结构,从现代化建设,转为现代性的建设,在让民众在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同时,对现代化的进步产生文化认同,并产生主动参与建设的动机与行动。
让尊重和被尊重成为一种义务。这也是特色文化城市的必要内容。“现代化的结果形式之一就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性就是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任何现代化的任何社会进步,都是人的现代化,都是以人的现代性为象征的。因此,必须动员民众,鼓励民众参与、重构中国市民社会的优秀行为,让人本主义、尊重和被尊重深入日常生活体系之中,让每一个人的价值实现成为社会价值实现的最高体现。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体系中,处处体现尊重和被尊重,而不仅仅是追求最低层次的体面生活。
让诚信与礼仪成为一种生活自觉规范。这是特色文化城市的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建构现代性基础上的诚信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只有建立健全诚信社会体系,社会发展才会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会产生幸福感,有了“城市如家”的感觉,特色文化城市的建构才有可能。礼仪是社会现代人内化的外在形式,是人的现代性内在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诚信与礼仪有机结合,才具有真正的现代性意义,诚信与礼仪不仅仅停留在信仰层面,必须要渗透到制度和规范层面,创造现代社会的“法礼”和“礼法”关系,提出规范化的文化行为制度和制度行为文化。对于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发展状态来说,只有让文明礼仪具有制度规范性、职业规范性,再加上社会文化的时尚性引导,才能真正重建中国礼仪之邦的价值。
除此而外,还需要建构一个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精英阶层和创意阶层,这与1954年美国的白领阶层首次超过蓝领阶层的数量一样,具有划时代的社会转型意义。当代世界七大最先进工业国中半数的工作人口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服务产业。创造广泛意义上的特色文化人才阶层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文化是特色文化城市成长的原动力。文化创意阶层产生于市民社会的土壤之中,在生产新型文化产业的同时,也创造物化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创造精神文化和生活的样板。
特色文化城市必须创造“中国式的特色文化流”,亦如韩国自己提出“韩流”文化一样,开辟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之路,建设“文化工厂”、创造文化再生产的社会体系——创造“中华文化流”,通过“软文化力”的“柔性生产方式”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在参与世界新文化劳动分工的竞争中,必须尊重人的价值、必须尊重并保护知识创造的价值,同时也要会应用知识创造价值。可以按照“文化创意阶层-文化创意情境-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城市-文化创意城市网络”的演进模式,建构中国式特色文化城市发生与发展环境,为特色文化城市的创造寻找再生动能。
特色文化城市的理论研究,创新性研究在于学理性、技术性和应用性三位一体的取向。从理论研究、理想模型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条不同的研究路径出发,通过三方面的交叉分析和思考,得出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城市的一般理论、理想模型和可操作模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行为主体根据特定的空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进行区位选择,不同的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聚集。(14)特色文化城市的建构就是在创造区域的“文化发展极”,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事实证明,经济增长极不能够完全代替“文化增长极”,相反,“文化增长极”完全可以替代经济增长极,有“文化发展极”功能的城市,必然是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强调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又一个理论依据和文化价值所在。
2.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应用逻辑
创新,最简单的理解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本文尝试提出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应用逻辑范式:
第一,以问题为导向。分为八个层面,即提出问题、理论建构、实践经验、入径选择、案例比对、标杆设置、重点问题、解决方案和分析检验。在这八个层次的递进研究中,对特色文化城市建构问题的针对性解决包涵在所在的研究节点之中,并形成方案型的理论“解构与结构”过程。
第二,用以核心价值为主导的指标主线贯通控制研究过程。在明确特色文化城市的核心价值的意义上,建构特色文化城市上的主线体系,包括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认知体系、案例体系、市民认同体系和操作层次体系,即形成普适的基础价值模式和特色化的具有城市个性的操作模式。
第三,以“双核理论”为带动——“普适文化功能核”与“特色文化价值核”结合的辩证统一。全球城市社会时代的到来,迫使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必须建构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全球化竞争体系内,迫使中国必须寻求新型的城市化动力和社会转型,因此而导引出特色文化城市的发展战略。为了建构全新的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与应用体系,根据时代要求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结合国际案例经验,提出了特色文化城市研究体系建构国际化“普适文化功能核”和以本土化特色为外在特征的“特色文化价值核”结构,一方面寻找人类的“善”的共同价值,一方面寻找中国持有“善”的特色文化价值,双体结构、中西合璧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和个体应用性,这也是一对基本结构与范畴。好的城市文化理论不能代替一个城市文化的好理论,“双核理论”就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互补视角为中国城市化和特色文化城市发展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
第四,以“三维资源创新”整合为参照。即先赋性、后致性及先赋与后致并举的特色文化城市。以国外城市发展为例:第一层次是先赋性主导的特色文化城市。包括自然文化环境先赋型,如“薰衣草之乡”普罗旺斯;宗教文化信仰先赋型,如“先知圣城”梵蒂冈;地理区位文化先赋型,如“港口之都”鹿特丹;历史文化先赋型,如“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第二层次是先赋性与后致性结构创新的特色文化城市。包括自然环境先赋因素创新型,如“阳光与海滩的自由之城”普吉;宗教文化信仰先赋因素创新型,如“日本佛教之城”奈良;产业传统先赋因素创新型,如“博览会之母”“世界书城”莱比锡;历史文化先赋因素创新型,如“童话之都”布拉格。第三层面是后致性主导的特色文化城市。包括专业性特色文化城市,如“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综合性特色文化城市,如“未来之城”迪拜。这些特色文化城市的成长史,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第五,城市文化类型整合与分类指导的政策与操作方式创新。从对历史的还原(抽象)中获得类型;再将类型结合具体场景还原到具体的形式(具体→抽象→具体)。参考日本高山岩男的《文化类型学》、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的研究视角,建构中国特色文化城市的地点精神。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城市类型学》中为我们提供理性研究的思考模式,从城市理性和个性人格的双重视角引导出中国本土的城市文化性格和城市理性化特质。面对中国城市正在丧失“中国文化根抵”的现象,从类型学的角度,为当前中国660座城市找到差异化文化发展模式,并找到适应个性化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从“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圈→文化模式→文化类型”发展序列上,提出个性城市的个性化文化思维。
第六,以全球范围竞争作为特色文化城市定位的场域。并从多个子系统研究中建立特色文化城市的支撑体系,进而编制“中国特色文化城市建构原理与手册”,形成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的样本。重点围绕城市特色文化竞争力和特色文化认同、城市文化多样性、社区文化规划、城市特色空间营造和景观创新、特色文化“城市-区域”和特色文化都市圈、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文化主题营销、城市未来经济结构等方面加以研究。更重要的是创造一整套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入径”,围绕特色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制度可持续”和“市场可持续”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分类建构,最终达到特色文化“城市文化资本”价值网链的自我复制与循环发展目标。
3.特色文化城市地方精神建设的现实性与历史性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地方,能够称之为“这个地方”的城市,其认知的前提就是这个地方有某种文化特质(cultural trait),即以文化的最小单位证明的城市文化,进一步说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是特色文化构成的要素和因子。鲁迅曾试问“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在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很多时候是失去了中国人的自信的。我们城市特色文化的消失,在很多时候表现在城市“地点”、“地方”的文化特质消失。现实中我们看到中国城市中那些费解的西方地名——什么罗马城、米兰城市、托乐嘉街、马斯兰德、巴黎城,西方地名在中国城市中泛滥,中国城市地名的西方化,是中国城市特色文化丧失的代表性之一。我们不完全反对中国某些地方用西方的地名,但是,如果所有的城市都这样,所在的城市地方都如此的话,那就真的是“国将不国了”,如此,不用说是有否特色文化城市,就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会没有的!
通过历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爱琴文明的城市消亡了、古希腊的城市消亡了、古罗马的城市衰落了,西方中世纪重新崛起的城市,继承、创造了典型时代的西方文化——在创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契约社会的基础上,建构了近代资本主义文化而进入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的城市以全新的历史风貌创造了西方现代城市文明,当代后工业社会的城市正努力追求城市回归自然的人类共同理想,而让我们思考的是西方文化从古典时代开始牟“西方草根”的文脉延续到现在仍然直接而深远。
中国城市自远古以来历经磨难、沧海桑田建构了地域性的历史风格、地域文化和“城市草根”,“齐鲁风”、“楚汉风”、“江南风”——创造了多样化的空间结构和意象,构成属于“这个地方”城市的文化要素。随意拾吉光片羽,摘取文化片段和不同城市的文化符号都可以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进而为创造特色文化城市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北京元素”、“上海元素”、“杭州元素”乃至一个江南小镇——“周庄元素”都可以构成具有惟一性的中国文化要素,这些惟一性的文化要素必然构成特色文化城市的“城市文化资本”,但很多时候,这些资源仅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风景和一种文化黑客的单纯感知。
必须言明的是,在中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及一个村庄,都可能创造地方性的特色文化——“城市草根”或是“乡村草根”,这是中国文明得以千年延续的力量所在!但是,同样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很多城市中的“特色文化”、惟一性文化要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更没有得到充分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斯宾格勒曾说:“我看到的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其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景象印在它的材料上、即它的人类身上;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情,自己的死亡。这里是丰富多彩,闪耀着光辉,充盈着运动的,但理智的眼睛至今尚未发现过它们。”(15)这种论述饱含着一种激情,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正是这种原因,才需要我们能够从新的社会发展高度认识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意义,并能够发现、能够创造、能够设计特色文化城市和城市特色文化。而这种设计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物化”与“非物化”结合的双重设计,即建构属于城市的一种新的文化关系、一种文化模式、一种文化意识。(16)
幸福与快乐是特色文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高低错落的楼房,纵横交错的道路,是城市空间的一种文化,但是多少年来,城市空间、阶层的区隔和隔离,使城市人的陌生成为习惯,也成为一种失望。城市人期待的是:“虽然居住在不同的高度,却可以有同样的欢乐。”洛杉矶市政厅外墙上的铭文是:“城市出现是为了保护生命,它让生活变得美好。”(17)我们创造特色文化城市,同样也是在保护生命,创造正义和公平,创造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
在深层次上,创造特色文化城市另一个目的“是让城市生活更加自由,让城市充满选择的机会”。城市的魅力在于包容,在于创新,在于能够通过文化整合生成新的文化要素与价值,让每一个个体充分显示并获得价值。这个城市价值就是能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又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并行不悖。或许我们设想的是:在城市中回望经典自然的旧影,在经典自然的旧影中找寻城市的新梦,创造现代城市品格与品位,让城市生活成为艺术——这虽然是中世纪以来就有的人文主义者的梦想,但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毕竟在实践、感受着这种梦想。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现代化的结果,未来的人类永远生活在城市中,但是,未来的城市应该是原生态的城市,是自然中的一棵树,而在思想文化的驰骋中,我们理想的城市就是自然中的森林……
索亚(Edward.W.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的第三章中引用了I.钱伯深的一句话:“要走出这些流放的凄凉故事和痛苦灵魂灰色的、多雨的乡下,就是要在城市建立一种如家中的感觉……”(18)这种认识观与我们创造特色文化城市的目标相吻合。“天人合一,千年不朽”是我们对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追求,亦如罗马被称为“永恒之城”、“不朽之城”(eternal city)一样,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城市应该是与自然同一,与万物为一,形成中国特色文化的千年不朽之城。有一种城市,就有一种生活!(Where is a city,there is a way),幸福的城市各有各的幸福!(Happy cities,happy ways)这就是对特色文化城市最好的诠释!
注释:
①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3页。
②花建:《文化产业集的集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
③正如吉登斯所说,“全球化不仅产生向上的拉力,而且也产生了向下的拉力,给地方独立带来了新的压力。”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④⑩张鸿雁:《全球城市价值链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论——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战略》,《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⑤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周振华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3—116页。
⑥单霁翔:《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建筑与文化》2007年第8期。
⑦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鈷、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⑧伊夫·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⑨参见伦敦市政府网站:http://www.london.gov.uk/lcsg/what-we-do
(11)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2页。
(1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13)Saint Augustine.The City of God.New York:Modern Library,1993,602.
(14)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15)奧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9页。
(16)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滕首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17)(18)Edward.W.Soja:《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包亚明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3、86页。
标签:中国模式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本土化论文; 城市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