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论文_杨斌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论文_杨斌

浙江尹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结合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技术手段,通过对区域内空间的合理改造与布置,创造了一个优美、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和价值取向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因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从全新的社会实际出发,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创造理念,全面优化园林景观建设水平。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完善建议

引言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自然也需要提升生态园林的设计要求。因此,应重点认知该项配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通过相应的配置原则确保其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进而提升该项园林的观赏价值。对于该项园林的设计人员而言,其更应该具备足够的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美学和安全知识,借此不仅可以促使生态型园林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推动该项理念实现延续性发展。

1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1.1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

随着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污染逐渐加重,这不仅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城市需要加快园林景观建设步伐,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存氛围。具体来说,园林景观建设的优势有:通过大量绿色植物的栽植,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调借空气湿度,还能够减少噪音的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园林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减少有害物质和废气对人体的伤害。

1.2体现了城市文化发展内涵

园林景观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多,如建筑小品、园林建筑、铺装等,且随着区域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的不同,其所展现的布局和装饰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过不管是哪种建设风格,其宗旨都是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进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传播城市文化,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2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设计是一种艺术,并非只是简单种种树、栽栽花而已。正确来说,是提供一定范围的土地,以水体、建筑小品、山石、植物等元素作为素材,遵守相应的规律及原理,创造出供人们休息的场所。园林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是城市建设的产物,这种艺术是综合性的,以生活中的植物作为造型构图素材,“美观、经济、适用”作为指导思想,形成“3D”的时空关系。

2.1重视细节,科学规划

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立意,并拟定科学规划,将项目放置在总体规划中,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园林形式、功能、性质。并且还要做好多个“协调”,包括构建景色的要素,园林建筑和小品与周围环境,园林绿地与周围环境、园林绿地与城市绿地,这些协调均要从色彩、体量、质地方面加以考虑。园林布局需要和景物相互呼应、前后连接、明确主次、对比烘托。明确规划后,设计者的想法与理念要透过细节传达并表现出来。园林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景观,要经得起考验,承受得了大众的点评。园林景观不能过于随意,细节才能展现出园林的独特魅力。

2.2 经济适用,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绿地的实际情况,如四周的环境、地形等。这样的园林设计才能节约成本,让设计更有韵味、富有变化,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当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政府财力极为有限,园林设计既不能盲目追求奢华,也不能没有原则地照搬西方国家城市园林。当前阶段,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居住环境,让人们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所以,园林需要以林荫型为主要形式,做好小区、游园区、广场及道路的庇荫效果,让绿地拥有更多的色彩。将原有平面、扁平化的绿化改造为立体型绿化格局,拓展绿化范围,如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让城市空间突出多层次的绿化格局。

2.3 以植物造景为主

通过植物的多元化,实现景观的丰富性及多层次性,例如,在植物配置方面,不能只是简单地铺设草坪或种植树木,需要乔、灌、藤、花草相结合,构建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群落。将植物色彩、姿态完美呈现,结合平面、立体化设计,常青与彩叶树种相互配合,使绿地呈现出动态美,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让人们常年可见绿色,在春天、夏天、秋天,甚至是冬天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花卉,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这样的园林与自然更为接近,能让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结合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的结合既需要了解生态学原理,也要遵守美学的相关原则。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运用科学的造园方法,如巧于因借等,展现出园林极具画意的文化品味。以此实现生态性、观赏性,绿色和美观,艺术价值及服务功能相统一。运用平衡法、节奏对比法、和谐统一法、黄金比例法、直线曲线结合法等形式,营造园林的意境美。

2.5 以人为本,与地方特色结合

以人为本指的是园林设计需要满足市民需求以及多元化审美情趣,绿地需要体现可融入性及可参与性。发挥园林陶冶性情、慰藉心灵、安抚人心等功能,同时,还需要融入地方特色,才能更好地唤醒人们对城市的认可。简单来说,地方特色原则是需要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地域特点,把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中,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貌以及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有的微生物、动植物,引入和当地生态条件以及景观相适应的植被。

3完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

3.1 引进艺术观念,考虑经济成本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加入艺术视觉元素,艺术元素的丰富,势必会导致成本的提高。鉴于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在成本控制和审美水准间找到均衡点,不但要展现审美特性,还要掌控园林景观创建的资本投入,经过对两者间的有效均衡,实现艺术效果和经济成本的统一,符合现代园林建设发展要求,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整体水平。就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而言,园林不仅具备人们活动的娱乐休闲功能,而且城市风格与艺术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然而怎样高效地掌控成本,尤其是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急需解决的首要难题。因此,相关设计者要在全面调查的前提下,依据城市发展建设要求,提高建设速率和水准,从而达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要求。不仅要提高园林设计艺术性,还要保证设计的经济适用性。

3.2 科学搭配色彩,展现坐标作用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依据城市发展要求与城市特点,正确运用色彩元素,让园林切实变成城市地标,展现其文化和生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要先从色彩着手,色彩是人们接触事物的首要感官。诸多设计者提出:城市园林设计的基础色彩必须要以绿色为准,没有其余的创新空间。此观念片面,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利用亭廊、花朵和水塘等不同色彩因素的有效结合,能实现视觉设计效果,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有序性与丰富性。在实际设计进程中,要重视视觉要素的整合与引进,积极借鉴其余设计行业的色彩设计经验,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提高设计的层次性和合理性,予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重视色彩要素的搭配,不但要主动革新,还要遵守色彩搭配的基础原理,经过高效创新,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实现理想设计效果,提高设计整体水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具体实践中,若想完善色彩要素的搭配,还要结合气候与地区特点考虑,运用季节和天气的转变,打造出不同视觉转变效果,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整体水平,使之符合当代城市发展要求。

3.3 发挥创新认识,整合设计元素

在设计工作进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要展现创新设计精神,整合设计元素。在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时,存在各种各样的视觉承载媒介,通过在基础设计内引进这些设计要素,能使总体设计更具立体感与多元化特点,进而产生纵深性的视觉体验,让人们在城市园林景观里获得别样感受。在设计进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勇于创新,开发思维,进而提高设计的丰富性与合理性,符合当代设计标准,提高设计的高效性和艺术效果,促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迈上更高台阶,符合人们愈来愈高的审美要求,提升艺术设计水平。在引进各种艺术设计元素进程中,设计人员要深刻遵守城市园林设计的基础原理,充分考虑审美与实用性能,深入研究城市发展特点,综合城市整体规划,提高整体建设水准。在此种发展环境中,设计人员要打破以往思维固式,在设计过程中积极添加不同媒介元素,实现多样性的设计效果,促进现代城市园林建设领域进一步发展,经过艺术性的策划,提高城市人文性,从而利用园林景观建设城市品牌,形成品牌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设是城市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样是优化城市环境的主要途径。即使我国现代城市园林起步较晚,然而在将来城市规划中却对其予以了高度重视,因此拉近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建设水平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 邓创奇,林雪茜,吴铁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江苏科技信息,2017(4)

[2] 马树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8)

[3] 石英浩.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住宅设施,2018(4)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论文_杨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