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尼采研究的新动向--兼论尼采著作新版本及其研究方法_超人论文

国外尼采研究的新动向--兼论尼采著作新版本及其研究方法_超人论文

国外尼采研究的新动向——关于尼采著作的新版本以及研究尼采的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尼采论文,新版本论文,新动向论文,著作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84年4月底,尼采曾经写道:“我认为,将来总有一天会有很多的教授为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开设很多的讲座。而在目前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的查拉图斯特拉不予以重视。如果在我生命的余年能够遇见五、六个胸怀我的理想的人,我会多么惊奇呀!”①100多年以来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问题的核心已不再是是否接纳尼采哲学的问题,而是怎样正确理解尼采思想的问题。

在尼采死后的近一个世纪中,他深深地影响了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里尔克,赫塞,托玛·曼(T.Mann),斯蒂芬·乔治(S.George),萧伯纳,纪德,萨特,马尔卢(A.Malraux)这样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流传于德、法语区域,而且远远流传于北美、南美、亚洲、澳洲、非洲。

尼采大无畏地反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系统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性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庞大思辨体系;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间的价值,并且视自然界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血液,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体系解体,哲学由非存在转变为存在,从天上回到了地上,由神奇莫测,玄而又玄转变为引起亿万人心灵的无限共鸣。

尼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中。现在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的存在主义便与尼采思想有很密切的渊源。海德格尔有四部著作专门论述尼采哲学,最著名的就是那个两卷本的《尼采》(1961年,甫伏林恩)。由于这本书影响很大,后来成为德国和瑞士大学哲学系学生们的必读书籍,他在极负盛名的演讲《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中宣布:“查拉图斯特拉教导我们超人的理论,因为他是关于同一物的永远轮回理论的教员。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查拉图斯特拉教导我们关于同一物的永远轮回的理论。因为他是超人的理论的教员。这两个理论属于同一个范畴”。“同一物的永远轮回”与“超人”在尼采的思想中是一致的。但是海德格尔是从“存有”的观点去作解释的,而事实上尼采恰恰是反对“存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他是从生动变化的观点进行解释的。

目前在世的研究尼采哲学的著名权威、柏林的米勒-劳特教授(Wolfgang Mueller-Lauter)同样看见了“超人”的宣告者和“同一物的永远轮回”的宣告者。他把这两个理论看做是超人的既相对立又相关联的两种类型:统治者的超人和用简单材料制成的超人。②米勒-劳特教授的观点代表了本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研究尼采哲学的正统的学院派观点,很有研究价值。德国的奥特曼教授(Henning Ottmann)和皮波儿教授(Annemarie Pieper)是欧洲研究尼采哲学的正统的学院派观点的后起之秀,对于奥特曼来说,《查拉图斯特拉》是一部神话般虚构的故事,是一个荒诞的寓言。③皮波儿教授认为尼采的超人理论超出了人类理解力的地平线,人类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自己超越自己。皮波儿教授还多次把查拉图斯特拉和耶稣、苏格拉底相比较。她认为查拉图斯特拉和二者很相似,都渴望向人类传播真理,都被愚昧无知、安于现状、故步自封的人们所拒绝,所不同的是查拉图斯特拉被当成一个逗乐的丑角受到嘲笑,耶稣和苏格拉底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法国著名尼采研究专家G.德利兹认为:“尼采视虚无主义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对于虚无主义概念的分析,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④德利兹还认为只有查拉图斯特拉扮演了阿婆罗神的有条件的新郎和迪奥尼索斯神的无条件的新娘。……他就是超人之父和同一物的永远轮回的原因。

英语世界研究尼采哲学的专著中较著名的有如下书籍:G.A.摩根:《尼采的意义》(1994,纽约),W.考夫曼:《尼采--哲学家、心理学家、反基督者》(1950年,纽约),A.丹托:《哲学家尼采》(1965年),R.夏哈特:《尼采》(1985年),A.尼罕马斯:《尼采的文艺生活》(198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

在尼采著作的英译本方面,出版了不少尼采著作的单行本或全集,其中较著名的是考夫曼与荷林达的译本,非常可惜,他们是根据已作废的旧版的尼采全集翻译的。目前英语世界正在翻译出版新版的尼采全集。有一点应该肯定,考夫曼教授无论是在尼采著作英译本的翻译上还是在尼采哲学的传播上都在英语世界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尼采的杂志有几种。其中由米勒-劳特教授主编的尼采年鉴《尼采学习》是国际上研究尼采哲学的权威杂志。读传记也是一种从历史环节上了解尼采的好办法。瑞士人C.P.雁茨所写的三卷本的《尼采传》是公认的好版本。

无论是研究尼采哲学还是翻译尼采著作,首先涉及的都是版本问题。一个高质量的、真实可信的、全面的版本是保证整个尼采研究建立在一个正确的基石上的最重要的前提。从1967年以来,全世界公认的尼采全集的唯一标准版本是由阔里(Giorgio Colli)和蒙提纳里(Mazzino Montinari)两位教授编辑的,由德国W.D.格律特出版社(Walter deGruyter)在柏林(当年为西柏林)和纽约同时出版的。为了讲明这个新版本的重要性,也为了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新版本的两位编辑阔里和蒙提纳里两位教授,我在此简述一段动人的历史。

整整50多年前,在意大利中部的小城鲁卡(Lucca)包括蒙提纳里在内的一批中学生组成了一个哲学小组,他们十分敬爱的哲学教师阔里在这个小组里对他们进行欧洲古典哲学的启蒙教育,从阔里那儿这些中学生们第一次听说了尼采的名字。他们不仅向阔里学习哲学也学习反抗法西斯。这个小组中的有些成员后来直接投身到反抗法西斯的武装斗争中去了,剩下的人则因参加反法西斯的民主运动全都被学校开除了。在意大利法西斯当局的追捕之下,阔里被迫逃到瑞士去了。在1943-1944年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这些被开除的中学生们常常在蒙提纳里家中聚会。他们策划着一个又一个捉弄法西斯分子的恶作剧,同时也坚持学习柏拉图、康德等著名哲学家的著作。他们反复读了尼采的《查拉图特斯拉如是说》。“那个荒唐的数学公式,尼采=法西斯主义,在我们这些反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中学生中根本不适用。我们与尼采著作始终保持着无忧无虑的联系,即使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尼采在法西斯的故乡沦为替罪羊时,我们仍然没有改变对尼采著作的态度。”⑤1985年,这些当年哲学小组的成员和他们的教员阔里又重逢了。那时阔里在比萨大学教授古典哲学,蒙提纳里在佛罗伦萨工作。恰好这时意大利图林的艾因奥迪出版社请阔里提供尽可能完整的、正确的尼采著作的意大利文本。阔里分别和他当年哲学小组的成员以及法国的R.罗斯,德国的K.施莱希塔讨论了此事。大家都想知道截止到那时为止,在所发表的几种版本的尼采全集中到底有多大的可靠性和确实性?特别是那篇被尼采妹妹(Elisabeth Foerster-Nietzs-che)极力推崇的《权力意志论》中到底有几段话是出自尼采的?当时尼采著作的版本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在阔里和蒙提纳里两位教授之前出版过以下三种版本(另外还有一些小版本,不外是以下三种版本的衍生物。)1.由尼采妹妹编辑的大八开本版本(Elisabeth Foester-Nietzsche-Ausgabe)。2.穆萨里欧版本(Musarion-Ausgabe)。3.施莱希塔版本(Schlechta-Ausgabe)。这三种版本都是不真实的,不可信的。

第一种版本,即最早的版本是尼采的妹妹编辑的。当她终于完成了对尼采著作(特别是未完成手稿)的任意删改添加之后于1894年首先在瑙姆堡(Naumbung),1897年又在魏玛建立了尼采档案馆,并由此出版了大八开本的尼采全集。这套尼采全集从1894至1926年在莱比锡先由瑙曼出版社,后改在克列纳出版社出版。全集为20卷。自从尼采全集于1894年开始出版以后,那些主编们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了尼采妹妹的信任。差不多每出一集都要换一个主编。尽管主编们被换来换去,尼采妹妹的20卷的宏伟出版计划还是完成了。

第二种版本是穆萨里欧在这个大八开本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全集为23卷。从1920年到1929年在慕尼黑(Muenchen)由穆萨里欧出版社出版。

以上两种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穆萨里欧在他的版本的第一卷中发表了经他“核对”的尼采在1858-1868年间的手稿,此外,穆萨里欧还把尼采的另一篇文章《真理的激情》作为全集的前言。

这两种的相同之处是混乱和不真实。阔里和蒙提纳里对照着阅读了以上两种版本的尼采全集,对每篇文章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核对,发现了惊人的混乱。两个出版社出版的同一题目的文章在内容上有不少差异。特别是在尼采的未完成手稿方面的差异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例如《权力意志论》的第一个版本是1901年出版的,即在尼采妹妹的八大开版的尼采全集中。它包含了483个箴言。但是在穆萨里欧的版本里,同样在《权力意志论》的标题下,却变成了1067个箴言。而且在这1067个箴言中还有17个曾出现在第一种版本中的箴言消失了。毛病还很多。再举一个例子。尼采的妹妹在大八开的版本中曾把尼采的25个相互关联的、非常重要的文章割断,扩大为55篇文章,穆萨里欧也模仿了她的荒唐做法。总之这两种版本都是混乱的、不真实的、不可信的。这两套全集的巨大宏伟性与其真实可靠性恰恰成反比例。对此,不仅阔里和蒙提纳里两位教授在50年代看出来了,早在1906-1907年,E.霍勒内佛和A.霍勒内佛30年代的W.奥托以及50年代的K.施莱希塔都表达了相同的见解。

K.施莱希塔在改进前两种版本的基础上出版了他编排的尼采文集。先为三卷本,于1956年在慕尼黑出版,后改为五卷本于1969年出版。施莱希塔的版本在真实性方面比以前的版本有很大改进,他大致恢复了遗稿的原来顺序,但仍有许多混乱之处,举一个例子:人们在这个版本的第三集中,在标题为《来自八十年代的遗作》中发现了与第一种版本(即尼采妹妹的大八开本的版本)中的《权力意志论》一模一样的文章。这个致命的错误使他的版本马上遭到了学术界的拒绝。为此,他的版本就从严肃的学术版降为休闲时的文学读物,而且《来自八十年代的遗作》(即《权力意志论》)这部著作被作为不可信赖读物。作为尼采文集(而不是全集),他这套文集中的其他许多文章还是基本忠实于尼采原著的,也正因为此,人们目前在德国的书店里还是可以买到这个版本。但仅仅是作为休闲读物,翻译、论述尼采著作均不可引用此文集。

前面已经提到图林的一个出版社请阔里把尼采全集译成意大利文。那么,到底该用哪个德文原版本翻译呢?另外在尼采的未完成手稿中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文章呢?这时,阔里和蒙堤纳里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对尼采的全部手稿进行检查。这就是他们以后完成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艰巨工作的开始。1961年4月蒙提纳里来到德国(原东德)魏玛的哥德和席勒档案馆,找出了被小心翼翼地保藏着的尼采的全部手稿。在德国古典文学国家研究和纪念馆负责人H.霍尔兹豪厄和K.H.汉斯的友好帮助下,他用了14天的时间对尼采档案进行了第一次的清点并得出结论:“我们需要一份完整的新的尼采选集”。阔里就此说了一句极著名的话:“由于没有别的可能性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将独自地把整个遗稿出版。更确切地说,为出版一个校勘本的尼采全集做准备,因为这对别人也同样有用。总之我们的计划超出了最初的框框。”⑥从最初只想把尼采全集从意大利文翻译成德文,到后来编辑出版德文原版的尼采全集,在这巨大的质的变化中除了难以想象的艰苦劳动外,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怎么估量也不会过高。在随后的几年阔里和蒙提纳里一边整理尼采档案,一边为找经济担保和出版社而到处奔波。在先后得到巴黎的格里马尔德出版社和米兰的艾迪磋尼出版社分别用法文、意大利文出版他们的版本的许诺和经济担保之后,幸运之神终于向他们微笑了。大名鼎鼎的德国W.D.格律特出版社(Walter de Grayter)对他们二人的工作表示兴趣。这家出版社很快得到了出版这两位教授编辑的尼采全集的合法权力:它分别从法国和意大利的那两家出版社买下了用德文原版出版由阔里和蒙提纳里主编的尼采全集的新的校勘本的版权。从1967年起格律特出版社开始独家出版这套著作。从此揭开了全世界哲学界研究尼采哲学的新阶段。这个版本是举世公认的最新、最全、也最忠于原著的版本。27年来应世界广大读者的强烈需求曾多次再版印刷,并被译成各种文字全世界发行。这个校勘本(以下简称新版)的尼采全集分为精装本和简装本两种版本。精装本(Friedrich Nietzsche Kritische Gesamte-ausgabe)共33集,分八个部分,包括尼采书信集。简装本(Friedrich Ni-etzsche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共15集,不包括尼采书信集。尼采书信集(Friedrich Nitzsche Saemtliche Briefe)单独以八集形式出版,有简装和精装两种版本。著作全集和书信全集统一缩写为KGW/KGB(Kritische Ges-amt Ausgabe Werke Briefe von Colli Montinari,Verlag de Gruyter)。

新版尼采全集的特点是忠实于尼采的原著,对尼采的手稿不做删改补充,如实地把尼采的文章呈现给读者。新版的全集还严格按照原稿的时间顺序编排。众所周知,尼采的著作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尼采在世时发表的手稿。对此,新版和旧版差别很小。(二)尼采未来得及发表的完成手稿。各种旧版本对此或多或少做了一些修改。而新版本的两位编辑,阔里和蒙提纳里对此只字未改,全文照发。(三)尼采的未完成手稿(写于1869-1889)。对此,所有的旧版的编辑们都做了大量的变动、删节和补充,有些甚至把大段的文章搬来移去;有的还以尼采的名义写了长篇的内容放到全集里。他们的篡改确实已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而新版的两位编辑仍然按其文章的原来面目予以公布。人们会发现,尼采的某些未完成手稿与其说是文章,不如说是一些提纲领契的句子;有些甚至东一句西一句很不连贯。以上就是尼采全集新版与旧版之间的区别。很显然,用新版完全取代旧版,不是出版界中常见的一本书的再版问题,而是由于旧版严重失实,已经公认作废,完全由新版取代旧版的问题。

自从1967年新版的尼采全集问世之日起,它就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承认和高度评价。这个版本,使在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的尼采著作成为现实;这个读物被当做每个关于尼采哲学论述的基本前提;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第一次建立起了整个尼采研究和尼采翻译的真正大厦。1979年阔里教授去世,八年以后蒙提纳里教授也离开了我们。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由于这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的终生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新版尼采全集,而这正是使全部尼采研究奠定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的前提。

由于种种原因,尼采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我国很多读者只听说过尼采的“超人”,但不知“超人”思想并不是尼采的唯一哲学思想,他还有一些别的重要哲学思想,例如关于同一物的永远轮回的理论,这是他的“不合时宜的思考”的核心。作为一个学说,它具有很深的模棱两可性,内心矛盾冲突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存在于这样一些无目的圆圈之间,这些圆圈包含着具有非凡意义的人类的存在与那些形成宇宙无罪论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些圆圈是一个意志世界,这个意志世界包括了彼岸世界的善与恶。

投机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总爱问,在尼采那儿什么是最重要的?是他的著作呢?还是他的遗作呢?我认为两者同等重要。著作和遗作(包括未完成手稿)处于一种相互补充和联系之中,二者是尼采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举个小例子,人们可以在《悲剧的诞生》中注意到两个相互区别的思路。一方面是关于相互对立的阿婆罗(Apollo太阳神,这儿表示和谐适度)-迪奥尼索斯(Dionysus酒神,这儿表示如痴如醉)的详细阐明;另一方面是奥里屁德(希腊悲剧诗人)美学中的苏格拉底主义,即关于悲剧的死亡。如果人们同时再阅读一下尼采为写“悲剧的诞生”所做的准备工作,就会发现悲剧著作的老核心是希腊悲剧衰败的起因和对苏格拉底主义的分析。这两个思路在《悲剧的诞生》中并不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了。当然,对尼采的处女作(指《悲剧的诞生》)的讨论没有盖棺定论,欢迎发表不同见解。再举一个小例子,如果人们把《偶像的黄昏》和《反基督》连同1887-1888年间的未完成手稿相对照,就没有人再相信由尼采妹妹“编辑”的那个《权力意志论》了。第三个小例子,如果人们想了解写《查拉图特斯拉如是说》的时代背景,只需看看1882年秋天到1884/85年冬天的遗稿就一目了然了。

作为尼采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人们应该不仅仅从他的著作而且还从历史方面去理解他。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是当时哲学、文学、艺术的融合的结晶。研究尼采就应寻找他的原始材料,阅读他本人所列举的书目,了解那些曾与他对话的同代人,特别是那些尼采非要与其辩个明白的同代人。此外还应了解尼采的前代、同代及后代人(不是指血缘关系)。例如要了解尼采时代的政治运动,就必须掌握俾斯麦;要想了解尼采的哲学来源,就少不了叔本华;要想了解尼采时代的艺术状况,首先要读关于瓦格纳的书。尼采在语言学方面的论述如同他的哲学著作一样出类拔萃。他在巴塞尔大学语言系教授时的讲稿都收集在他的遗稿中。阅读这些成美的散文诗般的讲稿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这里还要提一下P.D.佛尔茨的新作。佛尔茨医生在她的新作《尼采在他的疾病的错综复杂中》(1990,维尔茨堡)力排众议,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尼采在晚年并没有患精神分裂病,而是在多年器质性病变的折磨下非常痛苦地死去。她还在书中出示了大量的证明材料,特别是那些曾为尼采治病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

从1967年起,新版的尼采已成为各国的学者和读者阅读、研究、翻译尼采思想的唯一原著。旧版本已自行作废。各国的学者和出版界无论是写关于尼采的著作,还是翻译出版尼采著作,若不采用新版本就得不到承认,也没有出版、发表的机会。这是国际尼采思想研究界和出版界的约定俗成,27年来一直如此。国际著名尼采研究专家、国际尼采研究学会的常务理事、德国的皮波儿教授在1994年7月5日给笔者的信中再此重申“目前国际上承认和通用的尼采著作是KGW/KGB(由阔里和蒙提纳里编辑,由格律特出版社出版的校勘本的尼采全集和尼采书信集)。旧的版本虽然还可以阅读,但是不能作为引证的来源。如果您想把尼采著作翻成中文,请您务必以校勘本的尼采全集作为基础,这是最佳选择。”

很显然,新版的尼采全集取代旧版的尼采全集,这不是出版界中常见的一本书的再版问题,而是由于旧版严重失实,已经公认作废,完全由新版取代旧版,新版与旧版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极大差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出版界及图书馆界对这个27年前的变化可能还不太清楚。某些哲学工作者至今还在继续使用旧版的尼采全集进行研究工作;有些出版社至今还在根据旧版的尼采全集翻译出版中文的单行本;有些图书馆保存的还仅仅是旧版的尼采全集。笔者随便翻阅了几本最近十几年出版的尼采著作中译本,发现有的是根据旧版的尼采全集翻译的,而且是二手货,即是从尼采著作的原日译本和英译本翻译过来的。这个日译本和英译本是根据旧版的尼采全集翻译的。原版就错了,再加上两重翻译的错误,拿到读者手中的中文译本已是面目全非了。还有的译本不符合出版译作的基本规则:不标出原著是哪个出版社何时何地第几版出版发行的,以至于当笔者将这部译作与德文原著对照时,发现它既不与新版的尼采著作相符,又不与几个旧版的尼采著作相符,那么它究竟是根据什么版本尼采著作翻译的呢?还有一个《权力意志论》的中文译本是根据施莱希塔的版本翻译的,前面已经谈到,由施莱希塔出版的《权力意志论》与尼采妹妹篡改、歪曲杜撰的《权力意志论》是一模一样的,因此是不真实、不可靠的,是被国际哲学界拒绝的。而这部中文译作恰恰翻译的是这部作废的出版物;另外,译者在翻译这部著作时还全文对照了1929年伦敦出版的英译本,1929年伦敦出版的这个英译本是根据旧版的德文原著翻译的。这样一来,这个中译本的德文原版错了,对照参考的英译本也错了,那么这部中译本的价值何在呢?看来翻译尼采著作,不光要懂得德文,还要懂得尼采哲学,更要详细了解国际上,尤其是德国和瑞士哲学界尼采研究的状况。为此,我想冒昧地提几个小建议:图书进出口单位从德国进口新版的尼采全集;出版社根据新版的尼采全集重新组织翻译;翻译出版时要标明根据什么出版在何时何地的版本;翻译时要从德文原版翻,而不从英译本、日译本等等翻译;出版者要对译者进行审查,要考察译者的专业知识;研究尼采著作一律以新版本为原著;按照国际上的统一标准对于在写关于尼采著作的评论或翻译尼采著作采用旧版本者,一律不予以承认。只有当人们阅读了新版本的尼采著作时,才会真正发现其思想的本来面目!

注释:

① 选自《尼采书信》第八卷,幕尼黑,德国格律出版社,1976年,第579页。

② W.米勒-劳特:《尼采·当代的他的哲学和他的哲学的当代》,柏林/纽约,1971年,第138页,第186页。

③ H.奥特曼:《哲学和政治在尼采那儿》,柏林/纽约,1987年,第373页。

④ 德利兹:《尼采与哲学》序言,法兰克福,1985,第7页。

⑤ M.蒙提纳里:《新的校勘本的尼采全集》,选自《阅读尼采》,柏林/纽约,1982年,第10页。

⑥ M.蒙提纳里:《新的校勘本的尼采全集》,选自《阅读尼采》,柏林/纽约,1982年,第20页。

标签:;  ;  ;  ;  ;  ;  ;  ;  ;  ;  ;  

国外尼采研究的新动向--兼论尼采著作新版本及其研究方法_超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