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安阳 456500
摘要:中、小城市的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还认识不足,施工企业应该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节能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保护纳入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建筑活动,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风向标。绿色建筑节约土地资源,节约建筑材料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开创建筑施工社会建设的新天地,引领建筑活动的新趋势。
1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意识和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所有市场主体的发展目标,它也是建筑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此可知,绿色施工管理必将成为未来施工管理创新和企业建筑施工发展的方向。高能耗、低能效使得建筑业成为我国资源浪费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建筑用能加重环境污染”。传统建筑施工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完成各项指标是其主要目的,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则处于从属地位。当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发生矛盾时,建筑企业不惜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取高的经济效益。显然,固守传统的施工模式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1.2降低PM2.5和治理城市雾霾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必须坚持“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理念,采取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改善室内环境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资源消耗,控制城市化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只有发展绿色建筑,完善绿色建筑政策,普及绿色建筑技术,才能加快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节能减排成效,为PM2.5的治理作出巨大的贡献。
1.3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建筑企业采取绿色施工,在履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时,企业自身的成本也减少了,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可以说,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派生出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实现了良好的企业综合效益。绿色施工管理是绿色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要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绿色施工思想,将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以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淡薄。目前,全球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对于平时不太被人们关注的施工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的绿色管理理念淡薄。无论是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还是在施工一线从事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没有形成较强的绿色管理和绿色施工理念,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绿色施工可能会更耗时、耗财、耗物,有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采取绿色施工管理。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色施工管理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不长,相关的体制、体系不健全,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现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绿色施工管理缺少必要的体系支持。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审批的通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较多误区存在于绿色施工的各市场主体之间,往往将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划等号。“责任清晰、目标明确、考核便捷”的政策、法规和促进实施体系在政府、投资方和承包商各方尚未形成,使得绿色施工难以落实到位。同时,我国缺乏推进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尽管建筑企业有推进绿色施工的热情,但是,在控制成本的巨大压力下,也只能望而却步,阻碍了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的推进。
2.3对绿色施工管理不够重视。在绿色施工过程中,经济成本的增加、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较长的工程耗时都会影响企业的选择。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往往不考虑绿色施工管理的环保优越性,所以,不会选择这样的工程管理方式,进而阻碍了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不绿色”。绿色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绿色性能。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机械种类比较多,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绿色性能评价技术和标准尚未形成。大部分施工设备只能满足生产功能的需求,其耗能、噪声、排放等指标仍然比较落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2.3.2建筑施工工艺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宗旨。但从目前情况看,在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仍然是以质量、安全和工期为目标的传统技术,“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技术缺乏支撑,针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也比较少,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基础、地基、装饰等环节的绿色技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2.3.3建筑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水平不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建筑业,提升绿色施工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建筑产品质量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现场作业量大,建筑工人的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比较大,信息化施工推进速度慢,尚处于探索阶段。
3对我国建设企业绿色施工管理的建议
3.1建立系统、科学的绿色施工法规和制度体系。科学、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政府部门的参与、引导,制订切合实际的法规都是很必要的。只要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法规体系的制订和强大的推动力的形成,才能让相关企业自下而上的积极响应这一管理理念。绿色施工的法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以是环境保护法规的分支,也可以是施工现场管理的规定,它的制订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的参与协商。
3.2制订完善的激励政策。制订有效的经济体制是促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税收调节、政策扶持,可以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方法的研发、运用,以此降低应用成本。为了鼓励承包商主动实施绿色施工,充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提高绿色施工技术手段,必须要尽快制订完善的激励政策。为此,《绿色施工导则》中有“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这一独立章节――鼓励各地区加快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推动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建筑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促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快速发展,绿色施工的内容被加入相关的建筑工程评优中,起到了一定的强化激励作用,进而不断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3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施工理念。对施工单位的全体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绿色施工教育,加强培训,加大绿色施工的宣传力度,使全体员工更新理念、提高认识,营造绿色施工氛围,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在宣传教育中,建筑工程各方全面要正确理解绿色施工,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提高建筑企业的职工素质,强化对建筑工人的教育,对承包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使它们从中受益。同时,要加大对绿色施工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确立绿色施工教育贯穿于从工程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理念。
结束语
企业若要在新时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积极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并利用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推行的关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丁荣花,高明华.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河南科技,2016,(16).
[2]郝薇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
论文作者:刘智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业论文; 我国论文; 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