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351146
【摘要】:新课标提倡课堂实践教学中要有动态生成的要素,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学生动态的生成,智慧应对这些状况,引导学生回归预设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学思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生成、引领疏导、回归、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1]传达了这样的理念:“课堂教学要站在高处,用动态发展的心理意识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是老师和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生命传递的天地,不仅影响学生智力发展,也对学生生命认知产生价值,所以要把课堂动态生成,看成是合理的现象尊重并接纳。”现如今,新课改思想深入人心。时代不一样,教育理念也会发生改变,学生从以前的知识被填塞者,教师从以前的知识伺养者,两者角色都发生了改变。“我爱我的老师,但给我更爱真理”这样的呼声越来越响,在这样情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随地提出疑问,打乱预定的课堂教学环节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课前准备好的教案,定好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不了,完全成为了一纸空文。
一、创设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 “生态环境”。
世间的规律都是每件事情有准备就容易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要有预设的准备,也要有生成的思想意识,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客观存在,预设做得好,生成也要有一定的良好效果。从另一个方面说,对生成估计不够,预设肯定也不符合教学的实际,失去了课堂生机和活力。没有准备好的预设这一环节,无规律的课堂容易产生混乱无秩序的课堂场面,教师一言谈,没有生成情况出现的课堂,表面上有条理,实际上没有生气,缺乏生命个体意识的展现和自我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一片思维飞翔的天空,在这片天空里,学生交流,探讨,碰撞,唯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好课前所做的准备,有了充分的预先准备,在必然的指引下,巧妙转化出现偶然性,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不遗漏,并能有一定的拓展延伸。
1、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准则,是教学的依据。通常情况下,教材的编制是给普遍的教师学生使用,并不是给某一个特定的教学风格老师或是某个个体学生来使用。综合上面所讲,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要对教材吃透,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对教材料理内容进行调整,教学目标设定好,教学就有方向不会摸黑,这个可以帮助我们不再课堂教学上毫无目的的进行,这是完成一节高效课的基础,我们也要看到教学发展以后的效果,不仅要做好眼前,更要预见未来,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设计好,既要考虑到当前的技能训练需要,也要考虑到方法的传授使用,更要考虑到学生情感的发展,要做一个本班教学最好的掌舵人。
2、扎实掌握学生情况,仔细预设可变方案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全面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节课教师往往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预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预设精要的课堂提问,预设若干弹性教学环节,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预留空间和提供条件。例如当课堂上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时候……不妨为学生预设弹性方案,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发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活动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学生实际情况决定了教学的实效性,细心掌握学生各种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是进行教学预估的先决条件。传统课堂中,教师要由易入难,化繁为简,从通俗易懂的生活场景入手,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几个提问,给教学更大的自由空间。当课堂教学出现了估计以外的情况,比如学生早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就可以建议老师在给教学设计上,要有这一情况的准确估计,这,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而且教学活动是对现有课程资源是有选择权利的,学生的答对和答错都可以都可以产生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的课程资源只会越来越多,不仅包括统一课程资源,也包括每一节课堂个性生产的资源,所以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教学资源,在比原有更多,面对这么多的资源,教师要有选择性,也可组织本班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的资源,甚至可以做一个课前学需调查,来指导教学资源的选择。
例如有一位教师曾经在教“比例尺”这一节时,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换算公式,而是课前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他们熟悉的地图,(如本地市的地图)进行实际的演算,而教师所做的是收集学生不熟悉的材料,尽量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有更多的尝试,演算,从课前发现规律,课中自我的演练,从而发现比例尺的奥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可他每一次的偶然都会成为教学成功的意外收获,从教多年我和几位同行都知道教学是有生命的,意外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刚从教师可能自尊心作祟,总觉得下不来台平心静气之后一味的否定是不能长远的,不如都系里的接纳不一样的想法爱护孩子们的智慧门呀,不要让它们枯萎在阳光洒满大地之前那么你的课堂,永远没有只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教学的孤独是教学生命力的丧失,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这对教师的本身要求是很高的,快速捕捉孩子们想法中的有利点加以引导思维的误区,加以规避,灵活转变教学手段比如可以采用激励举一反三逆向思维等教学方法,或许将问题讨论方式抛给学生,让学生互问互撕苦逼覆盖,归纳结论
二、妙解课堂的偶然情况,促成教学的意外收获
从教多年,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有生命的,意外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刚从教时,可能自尊心作祟,总觉得学生提出反对声音,是最下不来台,平心静气之后,觉察一味的否定是不能长远的,不如都因势利导,换一个角度,尝试接纳不一样的想法,爱护孩子们的智慧萌芽,不要让它们枯萎在阳光洒满大地之前,否则你的课堂,永远只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教学者的孤独,是教学生命力的丧失。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因势利导对教师的本身素质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能快速捕捉孩子们想法中的有利点,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规避偏离教学目标情况,建议可以灵活转变教学手段,比如可以采用激励、举一反三、逆向思维等教学方法,最好用的方法是将问题以讨论方式抛给学生,让学生互问互思,互批互改,归纳结论。
1、做个教学的有心人
往往与教学无关的意外,只要教师有心,都能成为教学很好的切入点。举个例子,在教学《时,分,秒》时,上课期间一个孩子要去上厕所,教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责怪孩子打乱课堂节奏,而是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看墙上的时钟,算一算他往返用了多少时间?”结果学生们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趁机启发学生:“为什么大家算的都不一样?有长有短,到底谁才是正确的呢?”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翻开课本,让学生自己对比课本上的知识点,发现对错,这节课化抽象为具体,教学的步骤轻松直达的关键点。
个别事情的发生,不能当作常态,只是偶然,值得赞扬的是老师细心发现亮点,去掉不和谐的因素,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烦恼的案例,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2、捕捉有益信息,促进教学生成
听过一节《认识时间》公开课,教师原本按传统的方法教学生按五分钟一个节点,数出时钟上的时间。全班正在安静听讲时,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了,班上有位女生举手说:“老师这样太麻烦了,不是只要记得是12,6,9,3四个数字就可以了吗?”场面一下子尴尬。可教师将学生的答案置之不理,也并没有按既定的模式教下去,而是请这个孩子走到讲台上,把她的想法教给其他的同学——12,6表整和半,3,9对准15,45,孩子的聪明赢得得了课堂阵阵的掌声,其他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纷纷提出自己认识时间的巧妙方法,这样的课堂,不仅没有违背本节课的教学初衷,更是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从上面的情况反映出,这些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在教师有效引导激励下,学生学习开悟,突然的思维火花,一下子点燃整节课学习热情。保护一个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没有扼杀学生的天性,也激发了课堂的生命力,让课堂活力源源不断。
三、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孩子,他们总是在犯错,知错,纠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课堂没有对错,孩子们的想法要加以引导,教师不要和学生争是非,下定论,给学生贴上“你就是错的”标签。
再举一个案例,在“梯形的面积”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基础上,然后教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求这样一个梯形的面积:上底10米,下底12米,高2米。此题的一般计算方法是:(10+12)×2÷2=22(平方米)。有一个孩子快速的写出了答案10+12=22(平方米)。“那么这个答案对不对呢?不是不符合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吗?”教师没有一下子否定孩子的答案,而是抛出这样的问题让全班同学讨论,其他的学生答案也是22,“那么是不是所有解决梯形面积问题都可以这样做呢?”老师继续的追问。同时又举出一个例子:求这样一个梯形的面积:上底10米,下底12米,高4米。那么这个答案是不是就是10+12=22(平方米),答案显然是错的,正确的解法应该是按照梯形面积公式,答案(10+12)×4÷2=44(平方米),然后同学们就发现了,只有在高是2米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最初那个同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有特定条件的。这一切的结论,都是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了不合理,自我改正错误,理清了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允许错误的宽大之心,为学生营造自由学习的课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有趣的实践体验,反过来验证知识点掌握正确与否,这一切是学生亲身经历,今后这一个知识点自然在学生的心里根深蒂固,学生不会再犯错,从长远来讲,反而是减少了老师巩固复习的难度,学生也学得开心,是真正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
布鲁姆曾有过这样的建议:“没有意外结果的课堂教学,也就不能称之为高明”。所以,看似一片焦田下也有勃勃的生机,教师就像一个垦荒者,在学生心灵的荒漠上种出美丽的花朵,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的不怕辛苦,不怕失败,更不要怕学生搅乱一池春水,允许他们的偶尔的“不安份”,积极引导,才能收效甚大。
多年的课堂经验积累,我的教学有了自己的主张,我认为教师备好课很重要,但也不要为教案和预案是从,应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机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宽容学生的爱生之心,更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打破旧认知旧经验的束缚,不断学习新知,用一颗不会变老的智慧之心,细心呵护课堂的每一棵思维的小芽,让他们摆脱温室小花的唯唯诺诺,等待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成长,终将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支撑我们的数学课堂在动态生成扬帆。
【参考文献:】
[1] 叶 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 .教育研究. 2003(10)
论文作者:黄金存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梯形论文; 要有论文; 老师论文; 情况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9年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