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抗战文化资源与“文化北碚”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碚论文,文化论文,战略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碚,在抗战时期作为陪都重庆的迁建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 业等云集于此,众多文化精英荟萃,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内蕴丰富的临时文化圈——抗战 时期北碚文化圈。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此文化圈进行整体梳理和理论反思。此文化圈 抗战八年所积蕴的丰厚文化资源,对民国时期北碚文化的塑造、繁荣和提升,以及对建 国后北碚发展的深远影响,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其中,诸如卢作孚、卢子英兄弟 的社区建设实验,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的民众教育启蒙活动,各迁碚文化事业机 关团体的文化教育活动,北碚实验区的对外交流、借鉴与示范等等,对于今日北碚发展 战略,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照价值。全面清理北碚抗战文化资源——包括精神资源 和物质遗址,“绘制”出抗战时期北碚文化地图,从而提出合理保护北碚抗战文化资源 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北碚”的视角提出北碚开发新构想。以抗战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北碚”,实现北碚文化战略新发展;以“文化北碚”促北碚文化旅游,以北 碚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抗战精神作为北碚展示自己、走向世界的精神内核。
一、北碚文化圈的形成
(一)卢作孚的文化奠基
1927年前之北碚,盗匪横行,商旅不通,迷信重重,人民愚昧。虽在1918年由地方人 士成立过峡防营、峡防司令部,1923年成立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地方 仍不安宁,无大改观。1927年2月15日民族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出任峡防局 长,着手组建峡防常备队、特务队、手枪队等,肃清匪患,整顿市场,使一土匪啸聚之 地逐渐归于安宁。培训青年方面,先后训练多期学生队、少年义勇队、警察学生队,为 峡区事业服务。大兴市政建设,兴办地方医院,平民公园,民众体育场,温泉公园,填 洼清污,整扩街道,设置路牌,打破神庙,建立博物馆,成立西部科学院。设立民教处 ,成立民众夜校,修筑民众会场,创办峡区图书馆、实用小学、兼善中学,成立石印社 ,兴办刊物《学生周刊》、《工作周刊》、《嘉陵江日报》、《北碚月刊》等。卢作孚 还以“化匪为民,寓兵于工,建设三峡”为宗旨,大办实业,创办天府煤矿,三峡染织 厂,兴修川北铁路,等等。十年生聚,锐意开拓,北碚市政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秩序井 井有条,经济、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注:参见:《峡区事业纪要》,峡防团务局印,1 933年8月,无出版社;《峡区事业纪要》,峡防团务局编辑发行,1935年3月,无出版 社。)而卢作孚立足于北碚的乡村建设实验(1936年正式成立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 乡村建设实验区,其弟卢子英任区长),在今天看来,类似于西方现代社区建设。提倡 集团生活,营造公共空间,建构公共理想。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注:卢 作孚在民生公司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做事有两重目的:第一是自己尽量的帮助事业 ;第二是要求事业尽量帮助社会。”民生公司刊物《新世界》第85期,收罗中福、李萱 华、唐文光、罗成献、龙世和编《卢作孚文选》,西南师范大学1989年,第249页。)改 变一团散沙的社会格局。北碚的乡建实验通向卢作孚极为宏阔的文化理想:乡村现代化 ——国家现代化。即“在这一乡村里为中华民国作小小的实验,供中华民国里小至于乡 村大到国家的经营的参考,其经营止于一点,其帮助则愿意到各方面。”(注:卢作孚 :《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集》,华中师范大学19 91年,第284页。)10年乡建,北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初 具规模,为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划北碚为迁建区准备了颇具实力的社会基础。由此可 见,卢作孚的北碚乡建实验也不同于后来到此间办学兴教,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 育活动的晏阳初、粱漱溟、陶行知等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是整体入手 ,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互相倚重;后者诸君走的是兴办教 育一途,资金主要靠募集。因此卢氏事业是真正社会化的乡村建设,非同于后者的乡村 教育和民众教育。
(二)抗战时期北碚文化圈的生成和繁荣
国民政府1937年底迁至重庆,北碚水陆交通便利,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山多林茂,利 于防范空袭,被陪都政府定为迁建区。大专院校、行政机关、文化团体、工矿企业等大 量涌入,专家学者云集,一时北碚被喻为“陪都的陪都”。(注:周顺之:《抗战时期 迁驻北碚的国民政府机关和科研文教单位》,北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 的北碚》,1992年印行(内刊),第1页。)卢氏兄弟所开创的北碚事业继续发展;而“外 来的和尚”们以大量的、经常的演讲、演剧、电影等活动和社会调查研究,给不断生长 中的北碚文明注入新鲜血液。北碚生活方式因此发生着深刻变化,北碚文化圈也因此在 卢氏兄弟的现代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基础上得以生成。抗战八年,北碚不但成为日寇轰炸 期间陪都重庆安全的“后院”,而且,在陪都政治和抗日战云的历史机缘之下,北碚文 化圈以其高度密集的精英集聚而光华四射!其生成和繁荣也成为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现代 史上一个极为典型地文化个案。显然它不同于抗战时期另外的文化重镇昆明、桂林、香 港等。一则乡镇与都市有别,北碚是真正泛着泥土气息的民间;二则乡镇虽小,却在陪 都左近,以“小陪都”之谓浓缩了从民间到官方的复杂、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处都 市虽大,却尽是一群“江湖”流亡者,难比北碚社会的“立体感”。
二、抗战时期以抗战文化为主体的北碚社会历史文化的构成
北碚文化圈层次复杂,包蕴丰富,但其社会历史文化的构成至少包括如下内涵:
(一)卢氏兄弟以北碚为中心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现代社 区运动,推行集团生活,注重社会秩序,强调工作效率,以人为本,注重训练人的素质 ,发挥人的潜能。北碚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公共空间和北碚人强烈的公民意识使北碚成 为民国时期中国的一个极为典型的文化个案,它为中国乡村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 宏大命题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范本和理论启示。卢氏事业自抗战前兴起,一直延续至民国 的终结,它既超越了抗战的时代主题,又是对抗战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改造的一种极为务 实的个体性探索。它以民间参与的方式,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承担意识和公民精神,这正 是抗战中国维系存亡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内核,因此,卢氏事业理所当然地纳入北碚抗战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晏阳初、粱漱溟、陶行知等人在北碚歇马场、金刚碑和北碚附近的合川草街子开 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育活动的文化教育事业。三人此前分别在河北定县、山东邹 平、江苏晓庄等地试办乡村教育。他们一致选择了走进民间,在占中国版图绝大部分的 乡村,对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平民施教。抗战烽火的驱赶和卢作孚以实业促教育的乡村建 设试验模式的吸引使他们与北碚结缘。他们虽然主要采取学校教育的方式,但把整个民 间社会作为课堂,使得他们比“五四”文化启蒙的呐喊、比30年代知识精英关于“大众 化”和“化大众”的讨论更为务实。他们是民国时期众多“教育救国”的教育家之杰出 代表。其工作既应和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又超越了民族抗战,指向中国人“作新民 ”(晏阳初等创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宗旨之一)的人的现代性嬗变和最终的国家现 代化。抗战时期的北碚有幸成为他们贯彻教育理想、实现济世抱负的人生舞台。
(三)北碚成为迁建区后,各机关团体和个人在此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它成就 了抗战时期北碚文化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如果说卢作孚的文化奠基是北碚文化由中世纪 式的蛮荒向现代嬗变的首次飞跃的话,来自各界的名流贤达在此的为数众多的演讲、宣 传则给北碚抗战生活注入了新鲜血液;各高校和文化团体所出的抗战壁报、所开的抗战 时事晚会、所演的抗战话剧、所进行的抗战民众教育宣传,以及在峡区所掀起的轰轰烈 烈的志愿军从军运动、志在保家卫国的滑翔运动等等,都使北碚抗战文化呈现出精彩纷 呈的面貌,具有强烈的战时文化气息。正是这种郁勃蒸腾的浩然正气使中国人能八年如 一日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支撑到最后胜利。
由此可见,抗战时期北碚历史文化构成当中,抗战文化是其主体。这既与重庆作为战 时首都,北碚则成为“陪都的陪都”的特殊地缘关系和政治文化氛围有关,也与北碚响 应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御侮民族斗争的大环境有关。北碚文化圈在开发民智、民众 启蒙的基础上,自然被超越于众声之上的抗战乐章所牵引,谱写出了具有“北碚气质” 的壮阔的抗战篇章。
三、北碚抗战文化的保护
由对北碚抗战文化的梳理可以确定,对北碚抗战文化的保护应以北碚市街为中心,兼 及周边乡镇,形成一个可以参观游览的网络。以北碚市街为例,承担抗战教育与宣传的 公共设施应该连线挂牌:包括民众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平民公园、民众体育场、民众 会场、滑翔机场、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博物馆、老舍旧居(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会所在地)等等。即使遗址无存,也应树碑挂牌,以言简意赅之文字,记录彼时彼地所 发生之事,及其意义。如有遗迹,则应尽量保留原貌,以整旧如旧的理念加以修缮加固 ,永作瞻观之用。另如抗战爆发后,中国许多城市及省份相继沦陷,嘉陵江三峡乡村建 设实验区署因此作出一项简单然而重大的决定:以沦陷地地名重新命名北碚街道,一地 失陷,即以之命名一条街或一条路。今天我们走在北碚街头所看到的北京路(原名北平 路)、天津路、南京路、上海路、广州路、黑龙江路、吉林路、辽宁路等28处此类街名 ,命名出发点即源自于不忘国耻、唤起自救的民族主义爱国情怀。可以在这28块路牌上 分别标明其沦陷时间及命名时间,做法看似简单,却有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再如北碚 在抗战期间共遭遇过四次轰炸,北碚市街遍布的防空洞以及复旦大学旧址的孙寒冰(注 :孙寒冰,江苏南汇县人,1938年来北碚,时任复旦大学教务长,法学院院长,1940年 5月27日日机轰炸北碚,寓所王家花园被炸,遇难身亡,时年37岁。)墓就是北碚人民不 屈抗敌,付出血的代价的历史见证。如何开掘这笔珍贵的“防空文化”,进行国难教育 ,大有文章可作。当然,对北碚抗战文化的保护,应该而且也只能纳入到北碚整体发展 战略中,才能加以实施。今天的北碚市政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文 化保护的难度,因此调整北碚整体发展战略,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建与开发, 重视“文化北碚”品牌的定位,成为目前北碚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北碚抗战文化的开发
开发北碚抗战文化,弘扬北碚抗战精神,是今天北碚爱国主义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方式 ,文化旅游之路成为既契合当今时代特色,又发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消费文化与历史 文化联姻的良好方式。以北碚为中心,可以开发以下文化旅游线路:
(一)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各项事业,包括行政、教育、经济、卫生、体育、文 艺等各方面,这是本土的。
(二)内迁各高校、中学、保育院、慈幼院、出版机构等文化单位,比如复旦大学、江 苏医学院、国立歌剧学校、国立剧专、国立体专、国立音专、中国私立乡村建设学院、 育才学校、勉仁文学院(抗战后兴办,它是为卢氏事业和峡区这块乐土上积极的抗战气 氛吸引而来,也应算作北碚抗战文化一分子,而且抗战文化不应狭义地以抗日战争的起 始为时间界限)等。
(三)内迁各其他行政、经济等机构。
(四)名人旧居,比如老舍旧居、雅舍(梁实秋故居)、潜庐(陈望道故居)、晏宅(晏阳初 在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宿舍)、美龄堂(宋美龄纪念堂)等。
(五)挖掘北碚风景名胜之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昔日温泉公园,今天的北温泉公园 ,缙云山,当年国民党党国政要蒋介石夫妇、秘书陈布雷、党主席林森等,共产党人周 恩来、叶剑英等,以及中外各界名流来碚,莫不来此参观游览、一涤凡尘。温泉公园的 温汤池、数帆楼(今数帆宾馆),缙云山的绍隆寺,莫不留下他们留连的身影。注入文化 内涵,这些景点无疑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吸引观光者的眼球。(注:参见:《嘉陵江三 峡游览指南》,峡防局编印,1933年8月,无出版社;《北碚游览指南》,北碚管理局 编印,1945年10月,无出版社。)
五、“文化北碚”的意义
抗战时期北碚文化圈所含蕴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北碚人民永远的精神财富。纷至沓 来的文化精英们和北碚本土人民在这里所共同谱写的北碚抗战文化,将永远留存于历史 当中。合理利用北碚抗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北碚”,成为今天北碚文化发展战略的 天然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北碚从烽烟滚滚、丰富而痛苦的历史中走来,又必将走进 更为丰富、灿烂的新的历史。
今天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城市化的趋势使得小城镇建设成为可行之路。但小城镇建 设不等于都市建设“摊大饼”的翻版“摊小饼”,如何利用既有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设 定城市发展主题,以独特的地域性(空间维度)和历史性(时间维度)确立自身身份的坐标 系,逐渐树立城市品牌意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竞争与交流中立于 不败之地,已成为今天城市发展中的紧迫问题。北碚的文化定位不但惠及北碚发展,也 可以给众多正在建设中的小城镇的规划发展注重文化生态、提高文化品味、拒绝片面追 求经济效益、切实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六、附录:北碚抗战文化遗址索引
1.抗战期间迁北碚及周边村镇的机构:(注:参照:杨家骆主编《北碚志稿》 (1945年),北碚管理局印行;《重庆市北碚区志》(1989);北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驻今北碚朝阳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一览表:(注 :参较:北碚区人民政府朝阳街道办事处编《重庆市北碚区朝阳街道志》,2003年印行 (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