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符号,作为对客观事物的一个根本性标志,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表达出了人们对其的看法及感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过程中将其运用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包括高层建筑在内的城市建筑不断增多和日趋复杂的深刻带动之下,作为整个建筑建设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已经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因为就一种建筑设计而言,其所表达的不仅是设计师的理念,其在另个层面上还应该全面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本土元素及本土风格。就如我们国家来说,其所具有的五千年文化历史必然有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符号,而这种符号应该被很好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呈现出来。
1、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简述
我国经过5000年文化传承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符号,是对历史进行传承的另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建筑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的珍贵资源。我国传统文化符号历史十分悠久,历经5000余年的传承之后其本身所寄托的文化寓意越发深厚[1]。而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建筑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流传了诸多建筑奇观,例如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以及布达拉宫等,这些建筑物在古往今来的建筑领域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此同时,这些文化符号与物质文明均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
传统文化符号,现如今可以被分为显性与隐形两种,其中显性文化符号主要代表我国的历史文化文字以及文学等,而隐性文化符号则表示为儒家、道家、法家等代表性思想文化。然而,以上这些形式的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历经了十分漫长的时间演变,导致部分内容已经完全成为残垣断壁,无法实现完整的传承。
在任何设计领域内,都无法抛弃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观念,是,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如何将二者的结合进行优化,为人们呈现出更为完美的建筑文化符号,是现如今乃至今后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思考的一个内容。
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在秉持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对西方设计理念进行了借鉴,尽管坐在实现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为了真正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继承,涉及人员必须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一些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不仅对历史意义进行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历史的国度,这种悠久的传统文化到了如今的现代建筑之中则是以一种建筑符号的方式呈现出来。所谓符号就是用甲事物表征乙事物,并且通过甲事物来传达关于乙事物的讯息,符号是某种代表意义的标示。其实建筑就是一种符号的表征,象征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信仰。从原始社会创造象征着神鸟飞翔的人字坡屋顶起,中国的建筑象征文化内容就不断的丰富。建筑设计是指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符号,使建筑物的结构、形态、色彩、质地、空间站组合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实用艺术表达。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要运用建筑符号传达建筑的文化价值,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3.1与地区的建筑或者民居建筑的关联
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而言,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融合,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的空间和具体形式上,并且总是和同一地域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而言,同一地域的民居,家族大院和园林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并且是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因此传统文化多种多样,色彩斑斓,并且各具特色。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中国建筑设计理念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
3.2与官式建筑或者与非当地地方建筑的关联
上世纪初,中国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即将西方理念下的建筑理念和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元素相结合。例如天津、广州等地的洋楼的屋檐上,会有类似中国殿宇的飞檐、拱形设计等。人民大会堂在建设时,设计者就融入了传统建筑文化中大屋顶式的建筑理念。这些创新曾经获得较为良好的收效,并且实现了成本降低、与周围环境友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政治动乱,经济凋敝,无法承受建设成本和达到施工的技术要求,因此很多设计也没有达到原有预期的效果。
3.3复原性、重建性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
3.3.1群体性建筑重建上的运用
复原古建筑,古书和文献记载是一手资料,也是最有信服力的资料。一般建筑的修复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但有时文献记载不完全或信息失真,因此往往需要结合传统建筑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规划复原。天津鼓楼的复原,是在建筑复原中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一个例子。天津鼓楼复原,不仅将其进行较为完整的复原,并在其周边设计修建了商业中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商业中心吸引人流的能力很强,而且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天津市的做法,不仅使历史古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而且吸引人流。从另一个侧面,也促进了历史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3.2单体性建筑重建上的运用
除了群体性建筑的复原重建之外,单体性建筑的设计重建,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武汉黄鹤楼的复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最大限度地回复历史原貌的例子。其完全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九省通衢”历史文化特色。而时代总是在进步,建筑理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建筑学界普遍认为,恢复历史原貌,离不开对其进行创新。
3.4模仿性建筑--新型的、新兴“历史文化名城上的运用
为提高自身知名度,增强历史厚重感,很多城市在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宣传历史名人,并兴建故居、纪念馆等,纪念这些当地名人。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扬历史文化,又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再有就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建方法。
3.5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色彩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的拔地而起,其色彩符号已经成为建筑消费群视觉认知符号系统的必要元素。设计师利用建筑的整体配色方案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人们在接收建筑色彩符号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实用功能,而且现代建筑色彩视觉文化符号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审美享受。由此可以看出,将中国传统的色彩符号元素融入到现在建筑色彩符号方案中,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红色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色彩,它代表着喜庆、温暖、热烈、浪漫,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在上节已经提到的中国馆,它的整体外观运用了大红色,这种大红色又被成为中国红,是从故宫的红色中提炼出来的,非常符合我国古建筑的营造法则。
3.6空间符号
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除了形象符号之外,空间符号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通过空间符号的有效运用,可以更加明显的反应建筑工程设计当中组织艺术特点。传统文化符号在空间表现方面,具有很强的力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空间设计提出了更具艺术性的要求,因此现在更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都是将空间艺术作为主要设计方向,在此基础上遵循设计的有关原则,致力于体现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空间感,运用最具代表性的空间符号,使建筑物能够呈现出空间大小以及曲折变化。
3.7形象符号
对现代化建筑进行设计时,当人们看到建筑的那一刻起,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建筑设计的形象符号,形象符号当中主要包含了建筑工程图像符号与结构构建等内容。因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历史十分久远,所以在对现代化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融合了一些传统建筑元素为设计师提供灵感。一般古代建筑设计主要是以当时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现实状况为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在建筑工程基础形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然而符号却是一直体现在建筑当中的主要元素。人们可以利用符号对建筑风格进行了解,由此也可以理解为建筑工程设计与符号二者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所以在时代变迁和建筑形式改变的基础上,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例如我国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通过使用形象符号,可以让人们对江南地区生活环境与风土人情进行了解,由此也可以体现形象符号在现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4、现在和传统建筑符号的结合
4.2使用传统建筑元素
我国传统建筑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元素,例如斗拱、花窗棂等,都可以作为地方特色建筑符号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当然,除了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元素之外,一些传统的建筑色彩和材料也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为了彰显建筑设计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将一些传统建筑中所使用的色彩搭配与材料作为表现方式,例如白色抹灰墙面与灰砖线脚的结合,将灰色与白色作为主要基调,再搭配木、竹等材料进行装饰,以此凸显现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4.2继承传统人文理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极为注重,即“天人合一”,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现在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地域环境和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虑,在设计当中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在人文性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真正落实为人服务的思想观念,这也是体现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现代化建筑当中彰显“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并非只是在复古的建筑造型当中予以体现,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进行融合,从而真正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人文美。
结束语
世界不同国家的建筑都显示出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符号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式多样,更利于建筑设计师在实际设计活动中取用。本文通过阐述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符号,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承,既能提高建筑物品味,还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邵秋红.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装饰,2012.
[2]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争鸣,2016.
[3]刘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J].山西建筑,2011.
[4]胡敏嘉,张善庆.现代园林空间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作者:李小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符号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我国论文; 传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