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远东: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贸易关系国际研讨会--中国对外开放与上海对外贸易发展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中国与远东:经济体制改革与地区贸易关系国际研讨会——中国的对外开放与上海外贸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远东论文,对外开放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由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与远东:经济体制改革与地区贸易关系国际研讨会”于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举行,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等国的专家、学者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代表共40多人。

前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教授、著名美国学者杰弗里·萨克斯教授作了主旨报告。报告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地区各国经济转轨与地区经济贸易合作的诸多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在研讨会上先后发言的有:蒙古证券交易所、中国信托投资公司、上海社科院世经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塔什干国立经济大学、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经济分析研究所、上海社科院欧亚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银行、俄罗斯科学院、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家经贸委、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以来的140多年时间里,上海一直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中心地位。在8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后的10年中,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下降。但1990年中国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来,上海作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开始重新确立,并正在带动中国长江流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一、双重体制下的上海对外贸易(1980~1990)

从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体制处于过渡时期的双重经济体制阶段,上海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受到挑战,而确立新的贸易中心地位的条件又尚未成熟,故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这一时期上海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可分为以下2个阶段。

表1 1952-1993上海外贸出口相对地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

第一阶段为1980~1985年,中国外贸体制由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大规模地由中央向地方下放外贸经营权,原来集中到上海口岸出口的货物由各省市自行出口,故上海作为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口岸的作用大大削弱。外贸出口额在统计上呈连续5年的负增长趋势,上海外贸出口额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从1975~1980年的23.6%下降到1980~1985年的12.5%,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应该承认,这一阶段上海外贸出口状况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制性因素引起的,通过这一阶段的调整,1985~1990年各项统计数字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本地生产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相对实力地位。

第二阶段是1985~1990年对外经济开放条件下,外贸分权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外贸经营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区域竞争和区域封锁,再加上上海本身在产业结构、外贸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上海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如表1所示,1985~1990年间,上海外贸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海外贸出口额在中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1985年的12.5%下降到1985~1990年的8.4%。

造成80年代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地位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倾斜的对外开放战略造成贸易中心南移。80年代中国实行的是以区域推进为特点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而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外开放又向沿海南部地区倾斜。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的特殊政策的结果,是这两个地区的出口迅速增长,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及毗邻地区。

如表2所示,1980~1990年,上海的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5%,而福建和广东分别高达20.1%和17.5%。其结果如表3所示,1980~1990年,上海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从23.5%下降到8.9%,而广东和福建两省所占的比重则从14.1%上升到21.3%。从1986年起,广东取代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基地。

表2 1980-1990上海、广东、福建外贸出口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

表3 1980-1990上海、广东、福建外贸出口地位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

广东、福建两省出口的迅速发展,使毗邻这两个地区的香港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对外贸易中心。据统计,1990年,香港来自中国大陆的出口转运货物达142.2亿美元,占同年中国出口总值的22.9%,大致相当1980年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第二,对外贸易国家统制的残余和区域分割的市场阻碍了上海作为贸易中心功能的发挥。在进口方面,由于仍然实行严格的国家统制,大部分产品的进口权集中于中央,所以上海作为进口货物转运口岸的功能受到抑制。据统计,在整个80年代,上海地方进口额在全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足5%,基本上仅仅满足本地生产企业的部分进口需求。在出口方面,由于受市场地区分割的限制,上海的出口基本上依靠本地产品供货,很难发挥出口转运功能。

第三,上海的产业结构限制了本地出口生产发展。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形成了以进口替代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出口产业方面,大致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就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30多年来,这种出口商品结构非但没有提升,而且在80年代中期以后还有强化的趋势。而另一方面,上海的重化工业部门始终没有越过进口替代的阶段,成为真正的出口支柱产业。对上海这样一个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又大量依靠其他省市提供价格不断上升的原材料的加工工业城市来说,轻纺工业必定是一个相对衰退的部门。再来看全国的情况,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各沿海省份凭借其大量农村廉价劳动力和农业原材料的供给,大力发展轻纺工业产品出口。从80年代中期开始,轻纺工业也成为全国的出口支柱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外贸部门依靠本地区已属衰退产业的轻纺工业与其他省份外贸部门争出口货源和出口市场,当然是力不从心,在中国外贸出口地位的不断下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参见表4)。

表4 上海与全国出口商品结构比较(1980~1990)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991,《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1991。

第四、上海的外贸体制和基础设施还不具备成为全国贸易中心的条件。长期以来,上海作为一个实行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最为严密的城市,本身的外贸体制还带有非常强烈的国家统制的色彩。再加上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超负荷运转。这些都使上海在整个80年代不具有作为一个中国贸易中心城市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综上所述可知,在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由于受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的双重经济体制的限制,上海尚不具备成为中国贸易中心城市的条件。而香港,以其特殊的地位,实际上发挥着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城市的作用。

二、中国经济市场化与上海对外贸易

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中国经济的这一变化,为上海重新成为中国的贸易中心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事实证明,上海作为中国贸易中心城市的地位正在崛起。

1.全方位对外开放与上海对外贸易。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开始作重大调整。即从80年代的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战略转向以沿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1990年中国宣布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这一战略转变的标志。这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中心地区将从8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移向9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如表5所示,从1990年起,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大量进入长江三角洲地区。1985~199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致相当,但从1990~1992年的情况来看,前者明显超过后者。再从出口增长情况来看,如表6所示,从1992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增长率开始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超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倍,但到1991~1993年,后者的增长率开始明显地超过前者。

表5.1985-199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表6.1985-199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进入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崛起同时也推动了上海对外贸易的增长。1993年,上海的外贸出口增长率近30年来第一次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出口额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经历了近30年的不断下降以后第一次有所上升。

2.城市功能转变与上海对外贸易。为了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确立上海在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上海本身对其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调整的目标是使上海从一个单一功能的生产性城市转变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城市。这种战略性的转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打破在长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自我封闭的发展格局,实行对内对外两个开放。仅据1993年的统计,全市新批外资项目3630个,协议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70亿美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81%和109%,来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从1992年的40个增加到56个。新批内联企业4641家,投资金额达到163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95.7%和56.7%。

②建立全国性的大市场。目前全市已有证券、外汇、金融、粮食、化工、石油、建材、汽车等11个交易所(市场),全年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元(1993年)。其中证券交易额达5200亿元,金融交易额达3889亿元,有50多家海外证券商进入上海证券市场。85%以上的交易所会员和70%以上的投资者来自全国各地。证券、金融等交易所与同类市场实现信息联网,并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央登记结算系统。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0~1993年,第三产业以平均每年35.6%的速度增长。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以1990年的30.8%上升到1993年的37.8%,平均每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金融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发展最为迅速,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1%;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9.0%;金融保险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5.5%。

3.全国统一市场与上海对外贸易。依托全方位对外开放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通过转变城市功能,上海作为全国贸易中心城市的地位正在形成。表7列出了1980~1993年上海本地进出口值和海关进出口总值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整个80年代,上海口岸在全国外贸中的地位呈不断下降趋势。海关进出口额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28.3%下降到1990年的15.0%,但90年代以来,上海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略有提高,同一比重从1990年的15.0%上升到1993年的15.8%。特别是在出口转运方面,海关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14.0%上升到1993年的15.2%。这显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出口加工业的兴起有关。但是也应该看到,上海在全国对外贸易中作为一个进口转运口岸的地位仍在下降。1990~1993年,上海海关进口额在全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6.2%下降到13.4%,本地进口额在海关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24.4%上升到31.5%。

表7.1980-1993年上海作为进口口岸地位的变化(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上海统计年鉴》1991、1993。

标签:;  ;  ;  ;  ;  

中国与远东: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贸易关系国际研讨会--中国对外开放与上海对外贸易发展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