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肢负重训练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_杨凡

陕西省勉县医院 724200

摘要:目的:探讨患肢负重训练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除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外,加强患肢负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运动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肢负重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其中,下肢功能改善最为明显。

关键词:患肢;负重训练;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Topic:study from th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limb recovery training and load

Subject:the nursing profession(Professional)

Applicants:Yang Fan

Tutor:Professor Gu Wei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patients after stroke limb recovery training and load Methods: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in addition to the motor function training,strengthen the limb weight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routine motor function training,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of limb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strengthen the limb weight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legia limb function,wherein,the lower limb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keyword] stroke hemiplegia limb weight training the brain function recovery

Type of thesis:Application Research

1.脑卒中康复理论与实践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CVA),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而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是主要的残疾病症,偏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功能状况和生存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1.1 患肢负重训练

患肢负重训练,即将身体重心稳定地保持在患侧,而不立即转移到健侧。包括患侧上肢负重训练,如坐位下患手撑床负重,磨砂板训练,手膝跪位训练等,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包括起坐训练,患腿负重健足前后迈步及上下阶梯,侧方步行等。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探讨患肢负重训练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0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或MRI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塞22例,采用单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塞12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2±4.8岁,对照组20例,脑出血10例,脑梗塞1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4.7±4.4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种、性别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2.评测方法

躯体功能测量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表)[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记录表和功能独立检查表(FIM)[3],测量分治疗前、治疗后两次,由专人评侧。

2.1治疗方法

运动功能训练采用Bobath[4]和PNF及运动再学习(MRP)[5]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训练,包括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床上四肢关节被动和主动活动、床上翻身及移动、从卧一坐一立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对照组进行此内容的训练。实验组另外加强患肢负重训练,包括坐位下患手撑床负重、磨砂板训练、手膝跪位训练、反复床边起坐训练、电动起立床上患肢负重训练、患腿负重健腿迈步训练及阶梯训练等。以上训练从周一至周六,每日一次,每次40~55min。

2.2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者为对照组,实施患肢负重训练者为实验组,观察治疗结束(1月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2.3 资料分析

将上述资料输入SPSS13.0,应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P<0.05视为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3.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MA得分见表1。实验组经以上PT治疗及患肢负重训练,FMA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其中下肢功能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对照组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也有很大提高,但改善的程度不如实验组。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IM见表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 指数评分和FIM得分增加比较(得分)

 

4.讨论

基于脑的可塑性和神经功能重组原理,已有许多报导患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神经康复中物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运动功能,即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尽管神经运动系统损伤后出现的肌力及运动控制下降可导致显著的运动功能障碍,但很大程度上由于某些传统的物理治疗观念的长期持续影响,在过去几十年的治疗中很多方案并未包含肌力训练,即患肢负重训练。首先,传统观念认为力弱是由于拮肮肌痉挛而原动肌低张力造成的,而不是直接由于下行传入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冲动减少所致。其次,肌力训练、患肢负重训练被认为会增加痉挛、协同收缩及异常运动模式而被禁用。上述观点虽然已不具备科学理论及临床证据的支持,但目前仍然盛行,很多临床医生及康复治疗师依然维持这种康复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表明进行患肢负重训练并不会增加痉挛、联合运动、协同收缩或被动运动阻力,而且会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痉挛、减轻代偿,再者,常规康复治疗通常认为肌力3级方可进行患肢负重训练,在此之前,只进行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及被动、助动基本动作训练,否则可因过度费力而出现足内翻和尖足畸形、膝过伸、全身痉挛

临床上关于何时进行患肢负重训练及步行训练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究其原因,与传统物理治疗观念的影响不无关系。我们在长期的康复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通过对照比较,患肢负重训练能增加肌力、增强患肢本体感觉的恢复、有效提高偏瘫患者功能状况。如果坐等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可能会使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延缓恢复。

5.结论

患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有显著改善作用,特别是在下肢功能恢复方面提高较多。

参考文献:

[1]全国脑血病会议,各类脑血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2]贾子善,吕佩源,闫彦宁主编,脑卒中康复,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140.

[3]原著Janet H carr,Roberta B shepherd,主译,王宁华,董永禧,黄真,脑卒中康复—优化运动技巧的练习与训练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78-179.

论文作者:杨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患肢负重训练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_杨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