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微创手术治疗的实践研究论文_刘红春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更具优势,其可使患者血肿清除率得到明显提高,且具有较高安全性,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颅脑出血;微创手术;保守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因血压水平升高而使动脉破裂所致,可使血肿形成,并发生占位效应。该疾病患者多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等状态下发病,具有起病急骤的特点,临床以恶心、呕吐、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失语、血肿对侧偏瘫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消除患者血肿,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目前该疾病临床治疗方式多种,常用的有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等,但临床关于两种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比保守治疗患者与微创治疗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以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7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1-67(52.82±6.07)岁;出血量4-20(16.28±3.22)mL。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2-68(52.31±6.20)岁;出血量4-21(17.33±3.74)mL。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所选患者均表现为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头晕等,且无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属自愿入组。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药物保守治疗,对患者进行吸氧和降颅内压治疗,针对血压在200mmHg以上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给予止血药物和物营养神经药物支持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

观察组采用钻孔微创手术治疗,入院后行CT定位检查,对血肿位置进行局麻处理,颅锥钻孔直至硬膜,将引流管沿血肿腔缓慢钻入,后固定引流管,进行血肿抽吸,首次抽吸量在出血量的20%-50%之间,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有新鲜出血可进行稀释去甲肾上腺素冲洗,夹闭1h后开放引流管,若无新鲜出血可根据抽吸情况注入尿激酶(2-4万U)并夹闭约2-5h,液化血凝块以便引流。注意抽取时不可压力过大,避免再次出血发生,封闭引流管后,连接无菌引流袋,并采用敷料进行包扎处理。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治疗5d后的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采用百分制,100分表示患者完全独立,0分为完全依赖,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x±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3.08±5.62)分,对照组(61.53±6.3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8.162,P=0.000)。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研究调查显示[2],约有75%的患者在治疗后可发生不同程度残疾,而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脑出血形成脑血肿后,会使患者大脑实质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脑损伤,此外血肿凝结液化分解也可产生诸多有害物质,对大脑形成继发性损伤。临床常采用的药物保守治疗尽管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血肿清除效果并不理想,微创手术作为一种新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案,可通过CT检查定位,对血肿进行引流及抽取,同时还可借助尿激酶清除血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提示微创手术能够提高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减少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与临床研究结果相似[3]。微创手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创口面积小,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不需要暴露脑实质,因此对患者脑器官损伤较小,安全性高。本研究中,观察组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亦说明微创手术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预后。但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血肿量较大、严重水肿,且有明显移位者则不适用,临床还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合理选择[4]。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提高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万兴忠.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7):116-117.

[2]苑亚东,靖明,夏云忠,等.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7-58.

[3]王森林,李志峰.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9296-9296.

[4]梁翠兰.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4):45-46.

论文作者:刘红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微创手术治疗的实践研究论文_刘红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